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孙晶著. --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 4
ISBN 978-7-5594-5467-6
Ⅰ. ①为… Ⅱ. ①孙… Ⅲ. ①家庭教育-教育心理学Ⅳ. ①G7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241645号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孙晶 著
责任编辑 李龙姣
策 划 靳 凌
封面设计 李林寒
版式设计 姜 楠
出版发行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南京市中央路165号,邮编:210009
网 址 http://www.jswenyi.com
印 刷 唐山富达印务有限公司
开 本 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印 张 8.5
字 数 182千字
版 次 2021年4月第1版
印 次 2021年4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594-5467-6
定 价 42.00元
江苏凤凰文艺版图书凡印刷、装订错误,可向出版社调换,联系电话025-83280257
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Part one 宁要高质量的独处,不要低质量的陪伴
故事一 不会拒绝的人没有朋友
故事二 有刺的才是玫瑰
故事三 不敢看她的眼睛
故事四 非同寻常的吸引力
Part two 被讨厌也没关系,不内卷的人生需要自我认同
故事一 “妈宝男”的诞生与蜕变
故事二 全能高手的难言之隐
故事三 小丫头竟然有两副面孔
故事四 “学神”的心理阴影
Part three 学会善待自己,停止自我攻击
故事一 为“情”所伤
故事二 “私奔”的青梅竹马
故事三 六个房间
故事四 迟来的“中二病”
Part four 不顺从是被低估的习惯,很听话是被高估的美德
故事一 裙子恐惧症
故事二 凡事都要哭一哭
故事三 阳光的人竟然偷偷写遗书
故事四 巴掌与抑郁症
后记
自序
时间的脚步从不停歇,分分秒秒从书角笔端滑落。
二十年来,我作为一个潜心聆听者,陪伴着数以千计的人走过成长路上的沼泽与沟壑。
心理发展越接近成熟,积累的成长问题就越凸显,也就越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
回顾与分析多年来进行心理辅导的数千案例,发现在青春期阶段出现问题的孩子当中,自幼属于乖顺类型的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好孩子”“乖孩子”,反而更容易在成长中出现问题。
“乖孩子”的一般特点是敏感度高,情感丰富,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和情绪反应,很少违拗父母和老师,凡事尽可能让别人满意,因为不愿意被批评而尽力不犯错误。如果是聪明、能力强的乖孩子,很容易成为家人的骄傲、老师的依仗和小小学生领袖。如果学习成绩、才艺、管理能力等方面均差强人意,而又和顺听话,则很少会受到关注,甚至被严重忽略。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乖顺的孩子因为长久的自我抑制,迟早都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发展状态好的乖孩子容易在青春期自我意识迅速觉醒,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自我意愿与外界因素互相矛盾的冲击,会出现很多自身难以解决的疑惑和矛盾,如果乏于应对会直接影响学业,甚至影响身心健康。而乖孩子往往依赖性强,自主能力差,离不开父母的指导与帮助,缺少必要的锻炼和考验,相对来说常常在小学阶段就会出现一些情绪和行为问题,但是大多问题因为对他人不会造成影响而被忽略,也因此得不到充分的关注和及时的帮助与引导,到了青春期很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或者行为偏差。
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的健康观念,其中心理健康更是健康的核心和灵魂。它不但影响着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水平,还决定着人们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任何人而言,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漫长的人生岁月中,良好的心理状态都是生活美满幸福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帮助孩子们营造健康的心理世界,是家长和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完成这使命一样的引导任务并非易事,需要系统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更需要一颗切实关爱孩子们成长的真心,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和一对能够听到异常声音的耳朵。同样的,成年人帮助自己完成内心的疗愈,也是拥有更美好人生的开端。
本书是我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倾心之作,我在丰富的案例储备中,选取了16个比较典型的通过压抑和改变自我来获得他人认同的案例,叙写为疗愈故事讲述给读者。同时,也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出很多有价值的建议,以期促进家长和教师的反思与改变。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孩子们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帮助孩子们实现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
学校的个别心理辅导不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后者是针对孩子们的成长问题和适应问题进行工作,既严格遵循心理助人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原则,又有很强的引导性和主动干预特点,其重要目标之一是预防障碍性问题的出现。同时心理教师还要作为出现障碍性问题的孩子可以运用的外部资源,配合其接受心理治疗和医学治疗,帮助和支持他们积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心理疾病,携手为患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恢复身心健康而不懈努力。本书中的案例故事,将来源于长期实践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咨询心理学的基本技术和心理辅导的重要策略溶解到字里行间,可以为普教系统工作的心理教师提供借鉴和启发。
陪伴孩子成长并非易事,既需要持之以恒的信心、百折不挠的耐心,还需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慧心。成长之路无人可以替代,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无法牵着孩子们的手把他们安全地带过充满风险的成长之路,这条路必须由他们亲自去走。但这个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并非束手无策,更不能冷眼旁观。家长和老师要了解孩子的特点,要给不同的孩子创设适宜的成长环境,要提供经验和建议,更要适时要求、评价和指引,同时告诉孩子们听取和接受建议与否,一直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做出选择是他们自己的责任。无论在家庭还是在校园,一方面要让孩子们借由挫折获得勇敢坚强,一方面要避免可以避免的苦痛深伤。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预防的意义非同凡响。
而如果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却没有得到及时的校正与帮助,也不要放弃自己,因为自愈是一种更强大的治愈力。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消极生活,要正视自己的问题,探寻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