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心病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医临床心病学/杨学信,黄华,刘建平主编.—银川:阳光出版社,2013.11
ISBN 978-7-5525-1098-0
Ⅰ.①中… Ⅱ.①杨…②黄…③刘… Ⅲ.①心脏血管疾病—中医治疗法 Ⅳ.①R259.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68176号
中医临床心病学
杨学信 黄华 刘建平 主编
责任编辑 屠学农
封面设计 郭俊
责任印制 郭迅生
出版发行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
出版发行 阳光出版社
地 址 银川市北京东路139号出版大厦(750001)
网 址 http://www.yrpubm.com
网上书店 http://www.hh-book.com
电子信箱 yangguang@yrpubm.com
邮购电话 0951-5044614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印刷装订 宁夏飞马彩色印务有限公司
印刷委托书号 (宁)0013719
开 本 720mm×980mm 1/16
印 张 17
字 数 350千
版 次 2013年11月第1版
印 次 2013年11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525-1098-0/R·26
定 价 30.0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目录
前言
上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心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一、渊源于《内经》
二、孕育于仲景《伤寒杂病论》
三、发展丰富于魏晋隋唐金元时期
四、明清时期论心病
五、心病学说的近现代研究
第二章 中医心的生理学特性
一、心的生理功能
二、心与形体官窍五液及五志的关系
三、心的生理特性
四、心与其他脏的关系
第三章 中医心病的病因病机
一、外感寒邪,心脉受损
二、药物中毒,损害心质
三、情志失调,损伤心气
四、久病体虚,劳倦内伤
五、年迈体虚,心脉不用
六、脾胃受损,痰湿内阻
七、它脏损伤,累及于心
第四章 中医心病的辨治特色
一、心病的辨证纲要
二、心病的主要症状
三、心病的主脉
四、心病的舌象
五、心病的中医治疗特色
第五章 中医心病的预防及护理
一、心病的预防
二、心病的辨证护理
第六章 中医心病与其他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二、心与脾
三、心与肝
四、心与肾
第七章 中医心病的现代研究
一、中医心病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二、心气虚的现代研究
中篇 临床诊治
第一章 中医心病常见病证
一、胸痹心痛
二、心悸
三、心水
四、脏躁
五、不寐
六、多寐
七、头痛
八、眩晕
九、口疮
十、自汗
十一、缺血性中风(脑梗死)
十二、更年期综合征
第二章 中医心病危重病证
一、神昏
二、厥、脱证
三、癫病
四、痫病
第三章 其他脏腑相关病证
一、脾胃疾病
二、肺系病证
三、肝胆病证
四、肾系病症
下篇 特色诊治
第一章 冠心病特色诊疗方案
第二章 高血压病特色诊疗方案
第三章 心律失常特色诊疗方案
第四章 中医心病临床常用方剂
一、常用中药
二、常用方剂
附录
一、杨学信简介
二、学术思想
文轩人气书店
[点击链接]
——————2014年畅销TOP——————
自卑与超越
[点击链接]
《中医临床心病学》编委会
主编 杨学信(银川市中医医院)
黄华(银川市中医医院)
刘建平(银川市中医医院)
副主编 梁岩(宁夏医科大学)
李志明(银川市中医医院)
王辉(银川市中医医院)
徐娟(银川市中医医院)
李霞(银川市中医医院)
李寅如(银川市中医医院)
编委 李防栋(银川市中医医院)
张骞(银川市中医医院)
师常喜(银川市中医医院)
唐利龙(宁夏医科大学)
陈宏(宁夏医科大学)
杜小利(宁夏医科大学)
前言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中医心病学重点学科于2009年10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十一五”中医药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的精心指导下,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成立了中医心病学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管理保障小组,对重点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制订了研究计划,2012年12月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的中期考核。
本学科具有连续稳定的研究方向:以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心律失常作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以各类心系疾病的发病机制、症候标准化、诊疗规范化为研究重点,坚持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开展各项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核心任务是提高心系疾病的中医药临床疗效和诊治水平。
中医心病学科注重学术传承,发展中医药防治心病理论。针对心血管常见病,以突出中医特色为主,不断实践和探索,在研究疗效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并形成完整的诊疗方案——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诊疗方案、高血压病(眩晕)诊疗方案、心律失常(心悸)诊疗方案。
《中医临床心病学》以研究中医心病为切入点,从古代论述到现代中医认识,系统论述了中医心病的基础理论、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特殊护理及养生调摄的古今沿革与发展。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综述中医心病学的概念与渊源、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预防与护理调摄,并阐述了中医心病的现代医学认识。中篇收载中医心病16个病种,以心血管病为主,涉及中医心病学相关的、主要的、常见的其他系统疾病12个病种,每一病种均按简介、临床表现、疾病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预防及护理等进行阐述。下篇总结了中医心病常见病的特色诊疗方案,附录选载了宁夏名老中医杨学信临证医案。本书的编写原则是从临床实践出发、以疗效为中心,内容实用,方法可行,临床实效,可称寓医理于临床,出版后可供执业中医师临床工作的需要,既为参考书,又具工具书的作用,既可系统学习,又便于临床翻检,是一部科学、可信、实用的专著。
由于时间紧,书中疏漏和不足之处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11月
上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心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一、渊源于《内经》
“心病”一词,始见于《内经》:“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医临床心病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