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文学课:如何阅读与写作》(作家榜经典文库)毛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2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序言:毛姆叔叔
导读:看《总结》的一种角度
名流
小人物
初衷
取材标准
“我”
我的家族一直从事法律工作
父母往事
迟来的英文课
繁与简
写作的目标
论清晰
论简洁
论悦耳
今日的写作
人生的模式
人与文
善与恶
成为医生
病房中的人性
人之多面
我什么都读
有限的天赋
幻想
论文化
书痴
如何看待批评
年轻作家
旅行的意义
学点儿外语
剧院风情
舞台之上
我开始写戏剧
赢得观众
喜剧作家
一个好的剧作家
现代观众
如何传递观念并避免说教
了解你的观众
写一出真实可信的戏
导演是一门艺术
我不会感激观众
剧本的局限
与小说结缘
小说试验场
做一个富有的作家
饿死的风险
走上职业作家之路
成功之蔽
艺术家的回报
精神自由
创作《人性的枷锁》
当你厌倦了生活
从欧洲到南海
病房中的领悟
旅行的收获
形式的奥妙
如何从生活中提取原型
论技巧
论情节
建设性批评
艺术家的多重人格
人各有职
与哲学结缘
构建你的哲学
信仰的自由
最好的哲学是最适合你的那个
身体与思维
论罪恶
上帝是否存在
检验你的信仰
我该如何存在
决定论
年轻与衰老
论死亡
论真理
论美
论善
附录: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序言:毛姆叔叔
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关于毛姆的小文章,取名《我的叔叔毛姆》。接下来几年,时不时会有朋友笑我,哎呀,还真有人把你当毛姆侄女!我自己呢,也在网上看到过,上了当的人明白过来骂我攀龙附凤。
真要攀龙附凤,用得着舍近求远?不过,几年下来,因为朋友和我说到毛姆,总加一句“你叔叔”,搞得我上课说到毛姆,也自然而然说“毛姆叔叔”。所以,孙戈译完《总结》注1,让我帮我叔叔说几句,我居然有点责无旁贷的意思。这个,属于走火入魔吗?
1938年,毛姆写完《总结》的时候,离他本人最后被上帝总结走还有近三十年。不过,他无数的作品已经写出,无数的地方已经走过,无数的人事已经经历,他一辈子干过的事情,我们十辈子也干不了。他愿意坐下来,和我们谈谈人生、谈谈写作、谈谈小说、谈谈戏剧、谈谈真美善,我们还能不洗了耳朵听!现在,毛姆六十四岁,我四十九岁,叫他一声“毛姆叔叔”,不能更恰当。天气不坏,他心情不错,毛姆叔叔穿着睡衣,要把他这辈子读过的作家作品都点评一番。瓦尔特·佩特,在他那精巧、优美的句子后面,我能体会到一种疲惫、苍白的人性;斯威夫特,完美!然而,完美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就是很容易乏味;《道连·格雷的画像》,书页间的奇妙字眼曾经让我沉醉,让我带着纸笔去大英博物馆,记下奇珍异宝的名字,但我很幸运,没找到什么机会用这些材料,它们还躺在那本旧笔记本中,为想写废话的人预备着;《圣经》,至于《圣经》……
毛姆叔叔是那么傲娇,亨利·詹姆斯、司汤达都不在他眼里;甚至契诃夫,甚至简·奥斯汀,甚至福楼拜。我刚想为自己最爱的奥斯汀和福楼拜分辩两句,他却自嘲说:我二十几岁的时候批评家说我野蛮,三十几岁的时候他们说我轻浮,四十几岁的时候他们说我愤世嫉俗,五十几岁的时候他们说我能干,现在我六十几岁了,他们说我浅薄。
话都让他自己说了去,听他一路臧否人物,那种目空一切的表情的确让人觉得批评家说得没错——他野蛮、轻浮、愤世嫉俗、能干、浅薄。不过,毛姆叔叔拉紧衣衫,罕见地郑重说道:我尽力整理自己关于各种主题的想法,并不要求谁来赞同我的意见。
不仅不要求别人的赞同,毛姆傲慢又冷静:我不在乎读者,我也决不会感激观众,尤其我对剧院观众越来越没耐心,虽然我全部的名望和财富都来自观众的欢呼。接着,他背过身去,更加决绝:我厌倦了,我不仅厌倦了人,也厌倦了长期盘踞在心中的思想,厌倦了和自己生活的人,以及自己所过的生活。
“厌倦”,对我们常人来说,基本也就完蛋了,但是对毛姆而言,厌倦不过是激情的另一次振翅。因为厌倦,他加入英国情报处,到俄罗斯当起了特工;因为厌倦,他跑到南海、跑到中国,重新发现生活的熊熊烈火。所以,他断言,一个好的作家,必须比读者先感到厌倦。
天地良心,我真想把这句话裱起来,送给中国所有的电视剧编剧:你必须比观众先感到厌倦。大把大把的台词炮制者,让毛姆告诉你:戏剧家也是哲学家或许不错,不过事实上这和他们也是国王的可能性一样小。因此,写作者的座右铭必须是:能删则删,删了再删,直抵观众注意力的顶点。
所以,毛姆很喜欢讲这么个故事:一位年轻的东方国王,急于得到全世界的智慧,所以派人把四方智慧集合成书,三十年后,使者们带着五千册书返回。淹没在大量国事中的国王随即让他们回去压缩这五千册,十五年后,他们又回来了,这次是五百册,但还是太多。十年后,他们带回五十本,但国王老了,要求他们弄成一本就好。最后一次他们来时,国王快死了,哪怕读一本书的时间也没有了。
这个故事来自阿纳托尔·法朗士的《文学生活》。毛姆叔叔说,他所寻求的就是这样的书,一本可以一次性回答所有困惑的书。而对于读者来说,《总结》,作为毛姆野心的至高表达,就是这么一本书。
2020年11月26日
注1 即《毛姆文学课:如何阅读与写作》,下同。——编者注
导读:看《总结》的一种角度
《总结》(The Summing Up)成书于1938年,毛姆时年64岁。此前,他写作这本书断断续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最终在他计划的印度之行前完成。
“偶尔瞥一眼《泰晤士报》的讣告栏,就会意识到六十多岁已经是很不健康的年纪了”,所以,使“一生的工作有个圆满的结尾”驱动了毛姆写完这本最终取名“总结”的书。只是毛姆大概没预见到自己此时才刚过完人生的三分之二。这时去做“人生总结”似乎早了些。但如果不从时间上考虑,而是从总体上来看毛姆丰富的著述:以《总结》为界,此前的1932年,《谢佩》(Sheppey)结稿,毛姆就此封笔共创作了二十九部的戏剧;三部游记中的最后一部《客厅里的绅士》(The Gentleman in the Parlour)也已在1930年出版。而1938年之后,毛姆计著有长篇小说六部(共二十部),短篇小说集两部(共九部),以及随笔七部(共九部)。可以说,毛姆在此时已经完成了一生中几乎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毛姆文学课:如何阅读与写作》(作家榜经典文库)毛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