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朝廷:巡幸与清朝统治的建构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1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
版权信息
〔精〕每日阅读–344
马背上的朝廷:巡幸与清朝统治的建构(1680-1785)
张勉治◎著
排版:阿獴
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开本:720×1280/768×1024
印数:电子书册,不限量。
声明:本书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如对本书产生兴趣,请购买正版书籍。
任何对本书籍的修改、加工、传播、收费,请自负法律后果。
阿獴读书·阅读经典
序“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
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
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刘东
1988年秋于北京西八间房
致谢
呈现给读者的这本书看起来似乎很光鲜,但我自己知道从最初的想法到最后的完成经历了怎样的困难。一路走来,我感谢每一位给予我支持与帮助的人。
1990年代,我很幸运认识到了怎样才能成为专业历史学家,当时我在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身边有着一大群这样的人。差不多十五年来,周锡瑞(Joe Esherick)一直教育我真诚做人。其间,他教导我应该追求的是:论点令人信服、条理清楚,叙述精心构制,论证严密,材料翔实。我只希望这本书能接近他的学术高标准。像所有好的导师一样,毕克伟(Paul Pickowicz)总是给予我更多的指导。有次在一个重要的场合,他平静地说,“事情最后的结果并不总是我们所想的那样”,这话让我不再担心失败,也开启了我学术上的一些大胆想法;毕克伟一直鼎力支持我,是智慧建议的来源,使我不仅学会生存,而且茁壮成长。高彦颐(Dorothy Ko)带领我经历了文化与语言的转变,永久改变了我的思考方式。那是令人陶醉的日子,我进入了思想的殿堂,她对我的学术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怎么说都不为过。她任职的学校一直在变,可是每当我需要时,她总提供灵感,并且向我展示了,解释过去也是一种体验当下、展望更为开放的未来的方式。在圣迭哥拉荷亚镇,我总是盼望着上藤谷藤隆的课;我一直视他为学识渊博、慷慨大度、幽默与敬业的楷模。柯素芝(Suzanne Cahill)、王岗培养我立志成为汉学家和书籍爱好者,我一直心存感激。我也从同学那里学到了太多的东西,他们是Julie Broadwin,James Cook,董玥,Mark Eykholt,Susan Fernsebner,Joshua Goldstein,刘璐,Cecily McCaffery,Andrew Morris,Charls Musgrove,Elena Songster,汪利平。本书中的许多想法和观点都是出自我们共有的经历以及讨论课内外常常是很激烈的讨论。
我会永远记着与贝杜维(David Bello)、 Jeanette Barbieri在北京与南加州时一起的日子,尤其感谢贝杜维,当我还在“数羊”,也就是埋头清点备办乾隆南巡的各种人财物的时候,他提醒我注意家产制(patrimonialism),也感谢他在档案馆、骑车途中、书店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对面艾德熊快餐店的陪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些回忆。也要感谢我的启蒙老师,他们为我开启了思想与制度的大门,送我走上自己所走的道路:F.Jane Scott,Naoni Duprat,John Waters,Perry Link,周质平,袁乃瑛,唐海涛,Marvin Bressler。感谢陆西华(Gertraude Roth-Li)十多年前在伯克利精彩的夏季课程,这是我第一次隐隐窥识学术的堂奥。也要特别提到欧立德(Mark Elliott),让我分享他的幽默,从而在“权威”面前不感到拘束;他对我的研究有兴趣并给予了积极支持。
国际大学项目的老师使得我在台北收获丰厚;周长贞、吴咸义所做的安排,使我在台北的生活有声有色,帮我度过了一段极艰难的日子。也是在台湾,庄吉发、陈捷先慷慨同意我加入他们的课堂,分享他们的知识与见解。在北京,郭成康也是如此,并且给出了重要建议,使这一课题更加可行。黄爱平总是拿出时间,见面讨论我的研究。夏宏图在档案馆陪我,她幽默风趣,学识丰富。
如果没有以下机构的许多知识丰富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帮助,本书是不可能完成的:“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傅斯年图书馆(台北),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北京大学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与约翰·克鲁格中心(华盛顿特区),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马萨诸塞州剑桥),犹他家谱学会家庭史图书馆(犹他州盐湖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乔治·梅森大学图书馆馆际借阅部。这里无法一一开列以各种方式帮助过我的人,但我还是要特别感谢以下几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李静、朱淑媛;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的居蜜、Judy Liu;约翰·克鲁格中心的Prosser Gifford,Les Vogel,Peg Christof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马背上的朝廷:巡幸与清朝统治的建构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