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朝廷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
马背上的朝廷:巡幸与清朝统治的建构(1680-1785)
作者:
(美)张勉治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10月
ISBN:
9787214233400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录
序“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致谢
绪论
家产—官僚制帝国:前近代国家形成的一种模式
嵌入了民族意义(意识形态)的家产制
清民族—王朝国家的系谱
巡幸与清朝统治的形成
第一章 巡幸的历史与多重意义
上古的出巡、狩猎与战争
战国时期巡狩的“开化”
作为君主—官僚间紧张关系突出表现的巡狩
帝制官僚与对巡幸的贬斥
帝制联盟与执着于季节性迁移
明朝的巡幸
结论
第二章 “法祖”:巡幸乃民族—王朝原则(1680年代和1740年代)
进谏与因应之一:康熙皇帝最初的南巡(1668—1671)
康熙皇帝恢复巡幸(1680年代):经典模式?
乾隆皇帝恢复巡幸(1740年代):家族的传奇故事
进谏与因应之二:汉御史的抗议(1758年12月)
乾隆皇帝评论妥帖睦尔(1767年):历史的回响
结论
第三章 将朝廷置于马上:移动朝廷的后勤与政治
皇帝的扈从与巡幸路线
安排驻跸事宜:一种旗务
作为武力象征的营帐
以战争规模动员各省
应对大众的南巡认识
结论
第四章 安不忘危与帝国政治:战争、巡幸、武备
乾隆皇帝推崇军事价值(1785年)
忧惧八旗衰落(1670年代—1730年代)
乾隆初年的军事危机(1730年代—1740年代)
作为满洲人尚武习惯的巡幸
马上朝廷的壮观场面
身为射手的皇帝
阅武
领导层危机与八旗持续衰败(1750年代)
南巡与准噶尔问题(1750年代)
帝国与南巡中的耀武扬威(1762年)
结论
第五章 “还淳返朴”:南巡与商业化时代精英内部竞争
培植商业财富
乾隆皇帝抑制奢靡的话语
士人的焦虑与皇帝话语的“为我所用”
结论
第六章 南巡的文化包容:推崇诗歌与迎合汉学
召试
推崇诗画以笼络精英
苏州的文化经纪人沈德潜
苏州紫阳书院与迎合汉学
模棱两可的迎合
结论
第七章 乾隆皇帝巡幸江南的诗歌写作与政治
愉悦在前:皇帝的矛盾态度
精英文化内部的紧张:十八世纪对“抒情论”的贬斥
解读乾隆皇帝南巡诗作
初相遇:在江北厘定“江南意”
与金山相遇(一):引出景致与否认欲望
与金山相遇(二):调和并抒怀月下长江
日益深入:宣称勤政,拒斥愉悦
正统话语:马上“观民”
结论
第八章 大众认识与民族—王朝政治至上(1765—1785)
乾隆皇帝水利认识的再考察
政治至上(1770年代)
对民族—王朝合法性的侵蚀(1765—1778)
民族—王朝回应之举:恢复巡幸(1780—1785)
结论
尾声 最后的巡幸(1800—1820)
民族与清统治的历史机制
附录A 乾隆南巡的地方备办情况
附录B 乾隆南巡全部支出的估算
附录C 南巡召试的量化分析
征引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序“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
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
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刘东
1988年秋于北京西八间房
致谢
呈现给读者的这本书看起来似乎很光鲜,但我自己知道从最初的想法到最后的完成经历了怎样的困难。一路走来,我感谢每一位给予我支持与帮助的人。
1990年代,我很幸运认识到了怎样才能成为专业历史学家,当时我在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身边有着一大群这样的人。差不多十五年来,周锡瑞(Joe Esherick)一直教育我真诚做人。其间,他教导我应该追求的是:论点令人信服、条理清楚,叙述精心构制,论证严密,材料翔实。我只希望这本书能接近他的学术高标准。像所有好的导师一样,毕克伟(Paul Pickowicz)总是给予我更多的指导。有次在一个重要的场合,他平静地说,“事情最后的结果并不总是我们所想的那样”,这话让我不再担心失败,也开启了我学术上的一些大胆想法;毕克伟一直鼎力支持我,是智慧建议的来源,使我不仅学会生存,而且茁壮成长。高彦颐(Dorothy Ko)带领我经历了文化与语言的转变,永久改变了我的思考方式。那是令人陶醉的日子,我进入了思想的殿堂,她对我的学术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怎么说都不为过。她任职的学校一直在变,可是每当我需要时,她总提供灵感,并且向我展示了,解释过去也是一种体验当下、展望更为开放的未来的方式。在圣迭哥拉荷亚镇,我总是盼望着上藤谷藤隆的课;我一直视他为学识渊博、慷慨大度、幽默与敬业的楷模。柯素芝(Suzanne Cahill)、王岗培养我立志成为汉学家和书籍爱好者,我一直心存感激。我也从同学那里学到了太多的东西,他们是Julie Broadwin,James Cook,董玥,Mark Eykholt,Susan Fernsebner,Joshua Goldstein,刘璐,Cecily McCaffery,Andrew Morris,Charls Musgrove,Elena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马背上的朝廷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