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雷声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3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远方的雷声
作  者:王 樽
出 版 人:詹秀敏
责任编辑:林贤治 曹玛丽
技术编辑:薛伟民 陈诗泳
封面摄影:教卓瑞
装帧设计:林露茜
目录
版权信息
电影和王樽的文学世界(代序)
上帝的形象
救赎是疗伤的过程
有些事实无需证明
可怜的老马
烟花寂寞红
爱比死更痛
对他人世界的一无所知
太多的教诲令我迷乱
榜样的力量
不由自主
好运气与坏运气
梦想照进现实
悲欣交集的凝视
路易·马勒的关联
魔鬼附体的人
古代的电影
无边无际的侯麦
一代妖后
樱花之殇
生死两茫茫
物犹在,人已非
神圣的见证
车轮下的亡魂
东西与前后之间
围城内外的博弈
载不动许多愁
进退两由之
驶向垃圾山
情与貌,略相似
大河奔流
浮萍与浮萍
喧嚣的孤独
选择艰难
漫长的假期
风干的豹子
人生如蚁
人不如蚁
人蚁同工
蚁国魔幻
远方的雷声
后记
电影和王樽的文学世界(代序)
对王樽来说,电影是一个世界。
对电影来说,王樽是什么呢?是充满好奇的猎人?饱含激情的恋人?倾心交谈的朋友?精神相交的同志、同道、同谋——抑或,如他所说,一个“观影人”,阅读者?像猎人一样阅读林莽,像恋人一样阅读恋人,像朋友一样阅读朋友……
对伟大的艺术作品吹毛求疵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无趣的,就如同在劣质艺术品里寻找优长一样。王樽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面对伟大的电影,王樽有时也会脱帽致敬。
但并不迷失。他总能从大师们的世界里抽离出来,撷取一些有意味的东西,以文字的方式生发开去——他不仅延伸了电影,也颠覆了惯常的电影阅读,并构建了自己的文学世界。
王樽的每一本“电影随笔”都是他的文学世界的组成部分。王樽的文学世界与电影有关,但不归属于电影。
王樽的文学世界来自于王樽独有的智慧和心性。
王樽的笔是朴素的。他知道朴素的文字具有更为耐久的魅力。
也是诗意的。甚至是性感的。
又是自由放任的——他具有一种超常的联想力。这或许得益于他丰厚的积累:他不仅钟情于阅读电影,他对小说、诗歌、音乐、绘画的钟爱并不亚于电影。还有,他对人间烟火的敏感,也不亚于他钟爱的各类艺术。
还有——
柏拉图似乎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如果兼有异性的某些特质,他或她对人性精神和道德情感就会有更为健全的理解和感受。王樽具有这样的特质,并在他的文学世界里显现了这种特质。
如果我所说的没有错,我就有理由相信,王樽的文学世界不仅会更为丰富,也会有更大的格局。
杨争光
2014年6月2日于深圳
上帝的形象
神若不在,一切皆无。
——柏拉图
1
迟早有一天,人们都会面对关于上帝的问题。
按照我等肉眼凡胎的惯常思维,最简单直接的好奇也许首先会是外在形貌,即上帝究竟是什么样子?从小我们就叨念着他的名字,却从不知道其身高几许,样貌如何。在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画在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中,描绘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的部分颇为引人注目,画中的耶和华是一个银须白发的健硕老人,他侧脸凝望着自己的创造物,目光犀利而悲悯。两百多年后,英国大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也多次描绘上帝的形象,在1794年出版的诗集《欧洲,一个寓言》的卷首插图中,上帝也是皓首长髯的老者,须发飘飘,神态平和,赤裸的四肢显出肌肉雄健,背上的一袭红色似圣袍也似彩霞,他附身于一片璀璨金光中,手握张开的巨大圆规,正以开天辟地的能量,规划着神秘的宇宙。米开朗基罗与布莱克画中的上帝,符合人们的一般想象——够沧桑,够力量,够智慧。即使如此,在大多数人眼中,这只是画家和诗人的个人想象,上帝究竟是什么样子,仍有些说不清道不明。或者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上帝,因人而异。
《圣经》中,基本没有描绘过上帝的具体形象。《创世纪》的开篇就说“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可见其来无影去无踪的飘逸。威廉·布莱克在另一幅刻画上帝的彩印版画《创造亚当》中,上帝正匍匐着用泥土雕塑亚当,背上可见一对硕大的翅膀。《出埃及记》里记载着摩西与上帝的几次晤面,上帝的具象显现都只是些自然之物,比如岩石上的光、荆棘与火焰。当摩西看到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被焚毁,便说:“我要过去看这大异象,这荆棘为何没有烧坏呢?”而当他从荆棘里听到上帝呼唤他的名字时,他确信上帝就在那里——正如上帝自称的是他“父亲的神,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面对无所不能的上帝,此时的摩西只能自甘卑微,他“蒙上脸,因为怕看神”。在此后谋划和实施“出埃及”行动过程中,摩西几次聆听上帝的教导,却始终没有见过上帝的真面貌。
众所周知,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的,由此类推,上帝也该有着与人相似的容貌。米开朗基罗和布莱克笔下的上帝,就是此种逻辑下的创作。然而,在《圣经·旧约》的戒律里,上帝禁止人们为其雕刻任何偶像,因此千百年来,鲜少有对上帝形貌的刻画,其具体的样子,多只是通过只言片语的描述后的想象,千人千面,没有固定。
也许,无形就是最好的有形,因为无形可以想象,而只有想象可以达至无限。
作为宇宙万物的拥有者,上帝是一种无限的存在,人间任何具体的形貌都无法赋予和被赋予。
在美国大导演赛西尔·德米尔(Cecil B.DeMille)执导的史诗巨作《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中,细致描绘了上帝接见摩西的过程。几乎与《出埃及记》中所记载的一样,电影里呈现的上帝形象是“不见”——只有岩间的红光,金灿灿燃烧却不见消逝的荆棘。除了可以清晰听到其雄浑的声音,我们无法看到上帝的具体形象。只看到聆听过上帝教导后的摩西的变化——他从山上下来,发型仿佛被电烫过,毛发直立,原本的如漆黑发出现了数缕灰白,脸色凝重,神情自信而刚毅。应该说,此时的摩西已被上帝拣选,赋予其拯救的使命,同时也就开始了一个全新的生命。摩西虽然被上帝面授机宜,却完全只是跪地俯首倾听,他自己尚且无法亲睹上帝真容,后来者就更是难上加难。摩西有了与上帝的亲密接触,从形象到思想就今非昔比,超越凡人。
我们欲见上帝而不能,却从摩西脸上的返照中获得了来自上帝的痕迹。
2
在中国文化经典的概念里,所有被称为“博大精深”的,都几近 ............

书籍插图:
书籍《远方的雷声》 - 插图1
书籍《远方的雷声》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远方的雷声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