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凤凰周刊2013年15期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5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捍卫中国人的生存安全
新疆三年
新疆极端势力内控报告
张春贤三年边疆布局
扎克伯格成立“前进美国”
中国斡旋巴以和谈内幕
美战斗机“魔鬼头盔”造价200万
中国应拓展南海“软权力”
何伟&张彤禾:书写非虚构的中国
中石化生物航煤商业化猜想
能源审批权下放隐忧
揭秘大陆私人飞机交易平台
开罗城记
美国二战经典照片背后
美国《信息自由法》是怎样通过的
《1942》引台湾网络论战
邱会作的起落人生
PHOENIX WEEKLY
版权信息
凤凰周刊第15期 新疆极端势力内控报告
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
© 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2014© 香港凤凰周刊有限公司2014
本书版权为香港凤凰周刊有限公司所有。香港凤凰周刊有限公司已授权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在亚马逊平台出版发行。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翻印、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或图表。
DNA-BN:ECFP-00110177-0015-140117
最后修订:2014年 2月 17日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体育场路347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10号
电子邮箱:service@bookdna.net
网 址:www.bookdna.net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为作者提供电子书出版服务。
本书电子版如有错讹,祈识者指正,以便新版修订。
©Zhejiang Publishing United Group Digital Media CO.,LTD,2013
No.347 Tiyuchang Road, Hangzhou 310006 P.R.C.
service@bookdna.net
www.bookdna.net
纸质版编目数据
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ISBN:1810-4770
捍卫中国人的生存安全
□ 周兼明
近日,北京城再度遭遇严重污染天气,继2月底后,气象部门再次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与此同时,外媒开始广泛报道“中国空气污染吓跑外籍经理”,称很多外籍的企业高管曾希望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工作和生活的经历可推动个人的事业发展,但现在他们当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离开,原因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危害健康的雾霾”;猎头介绍,吸引顶尖人才来中国工作越来越困难。中国欧盟商会也承认,外国经理人出于多种原因正在离开中国,空气污染总被列为原因之一。
曾几何时,发展经济一直是纵容或延缓治理环境污染的理由和原因。虽然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众所周知,但对于一直存在“发展紧迫感”的中国来说,为了保障经济增长目标,不少人愿意容忍污染,甚至有人提出先污染后治理是普世共同路径的不作为论调。毫无疑问,这种紧迫感和思路,以及地方官员对于GDP的热衷、资本对于利润的无节制追逐,正是导致生态环境快速恶化的主要推手。
现在,外籍经理和外资纷纷“逃离”中国,揭示了经济与环境关系的一个根本性转折信号:容忍环境污染已经不再是经济增长的助力,而已经成为阻力,“发展紧迫感”正在转变为“环境紧迫感”。
之所以发生这种嬗变,是因为中国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已经触及人类生存的底线,不少地方已变得“不适合人类居住”。空气、水和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而这些基本条件在许多地方都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指出,我国的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要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世界银行的估计更高,约为13%;单是空气污染一项每年就造成70万人死亡;全国70%以上的河流湖泊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一半城市的地下水严重污染,57%的地下水监测点水质较差甚至极差;同时土壤污染也威胁着中国的食物链。
不仅是投资撤离,大量经济学研究证明,环境污染会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环境污染不仅直接造成资源的损失,使民众为了安全不得不提高消费;还会使生产条件恶化,使很多资源减低或失去了开采价值;提高政府用于治污、救灾的费用,无限拉高政府开支;污染经济还会导致安全消费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此外,环境污染会对作为生产力最重要要素的人造成直接损害,催生各种职业病,导致过早死亡,增加社会医疗费和保健费的支出。污染经济意味着对资源环境和公众健康的不断透支……这种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虽然曾经发挥过一定的历史作用,但在资源能源进入瓶颈期的今天,中国已无法再忍受它所带来的风险,更难以承受它已引发并还将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不夸张地说,在中国很多地方,“适于人类居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目标。经济增长曾经是中国“最短木板”,而今天环境污染已触及国人生存的底线,无疑成了新的“最短木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当然应该将立即下全力、大力治理环境、控制和防止污染置于发展经济之前、之上。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人们都简约地说,“发展是硬道理”。现在,我们必须在这个硬道理下面,加上一句注脚:保护发展所依赖的人类生存环境更是首位的硬道理。
对今天的中国各级政府来说,只有保障每个人的生存安全,才能谈得上经济发展后的福祉。如果连生存安全都无法保障,又怎能谈得上更为远大的目标?以前人们常将改革、发展、稳定视为中国社会的三大目标,认为只要解决好了这三个问题,其他就能迎刃而解。现在有必要将环境保护也提升到这种高度,甚至置于三者之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前不久,最高法、最高检公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利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行为最高可判死刑。这种以重典下重手解决棘手热点难题的做法,获得舆论一片喝彩。但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原因的多样性,真正发挥效力、改善食品安全整体乱象,尚需时日。
而环境污染问题比食品安全问题更复杂,成功治理的难度更大。以获得广泛好评的伦敦雾都治理为例,从1952年底发生严重的“伦敦烟雾事件”催生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出台,到1975年通过多项治理将伦敦的雾日由每年的几十天减少到15天,历时长达22年。现在中国的污染遍及海陆空,严重程度已远非当年的英国可比,因此更须及早出手,尽可能地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香港凤凰周刊2013年15期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