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练习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风格练习
作者:【法】雷蒙·格诺
译者:袁筱一
品牌方:九久读书人
目录
版权信息
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
1 笔记体
2 重义
3 曲言
4 隐喻
5 反溯
6 惊叹
7 梦
8 预卜
9 词序混乱
10 彩虹
11 逻辑接力
12 犹豫
13 精确
14 主观视角
15 主观视角二
16 叙事体
17 造词
18 否定
19 泛灵论
20 字母移位
21 陈述差别
22 同声结尾
23 公函
24 新书宣传插页
25 拟声
26 逻辑分析
27 反复强调
28 不知道
29 不确定的过去
30 现在时
31 简单过去时
32 未完成过去时
33 亚历山大体
34 异形同词重复
35 头音节省略
36 尾音节省略
37 词中音节消失
38 我,我
39 感叹
40 于是么
41 造作体
42 通俗
43 问讯
44 戏剧
45 旁白
46 错误的同音节序列
47 幽灵
48 哲思
49 顿呼
50 笨拙
51 漫不经心
52 偏见
53 十四行诗
54 嗅觉
55 味觉
56 触觉
57 视觉
58 听觉
59 电报体
60 赋
61 字母交叉对调
62 词语交叉对换
63 希腊词源
64 集合论
65 定义
66 短歌
67 自由体诗歌
68 平移
69 字母避用
70 英语外来词
71 词首增音
72 词中插音
73 词末增音
74 不同词类
75 元音换位
76 前面后面
77 专有名词
78 屠夫行话
79 爪哇语
80 反义
81 伪拉丁语
82 同音异义
83 伪意大利语体(伪日语体)
84 “英格里希”(外国佬)腔
85 首辅音对调
86 植物学
87 医学
88 辱骂
89 美食
90 动物学
91 言不能及
92 现代风格
93 概率
94 肖像
95 几何学
96 乡巴佬
97 感叹词
98 故作风雅体
99 意外
卷宗 让—皮埃尔·勒纳尔
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
袁筱一
一、格诺与翻译的不可能?
现在想来,当初接下《风格练习》的翻译或许真的是一时脑热。出版社等了我三年,我等了自己三年,始终没有等来曾经期许过的那个“好的状态”。
我希望翻译《风格练习》的原因部分出于翻译上的野心:做一件真正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而另外一部分原因,说到底也还是翻译上的,是想知道,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前提下,作为译者的自己究竟能获得多大的自由度。
于是在三年中,无数次翻开《风格练习》,下定决心突破读者身份的时候,我却因为陷入深深的焦虑里,又无数次地放弃。好像有点不太愿意承认:且不论自己能获得多大的自由,做了那么多年的文学翻译,我似乎连从读者跨越到译者的这一步都迈不出去。曾经,我可是那么为格诺的文学主张所欢欣鼓舞啊:我真的认为(到现在我也不觉得我那时的想法很傻很天真),他可以给每一个文字工作者带来解放。
我最后还是得把怯懦的原因归结到格诺的身上,以减轻内心的负罪感。
格诺出生、成长以及成名都是在20世纪的前半叶,对于法国文学来说,或许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回光返照的时代——虽然这么说多少有些不谨慎。动荡的局势为文学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性和再认识自己的机会: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和迅速蔓延的物质主义。巴尔扎克和福楼拜预言的堕落不可阻挡地到来了。可问题是,预言变成了现实,文学本身的道路便被堵死了,曾经的道路由此失去了价值。对于在20世纪初出生的文学青年来说,在危机中杀开一条自己的道路是必然的选择。
超现实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当时文学的法国颇有些“壮士断腕”的决心,尽管与此同时,传统依然或多或少地在马拉美的弟子们,在罗曼·罗兰,在法朗士,甚至在普鲁斯特身上得到了继承。格诺开始时也被裹挟到超现实主义的洪流之中,为偶然性创造文学这一当时崭新的命题所吸引,但很快就与之决裂。如果我们赞同贡巴尼翁的判断,相信20世纪法国文学是由“波”的方式构成的,格诺或许就位于“超现实主义之波”与“塞利纳之波”之间,甚至自己也构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波”——我们难道不是把乔治·佩雷克看作他的继承人吗?
所谓的两“波”之间,往简单说,是指格诺也同样根植于20世纪法国文学的环境里。一方面,与瓦雷里、布勒东一样,格诺从开始就不能赞同“侯爵夫人五点钟出门”的小说模式。但另一方面,迷恋于文学各种可能性的他却并不把消灭“侯爵夫人五点钟出门”——实际上也消灭不了——的小说样式当作当代小说家或者诗人的宗旨。20世纪初法国文学异常复杂的状况的确可以为我们提出“文学的可能性”这样的命题式。
与超现实主义分道扬镳之后,格诺沉溺于语言本身。从他的兴趣来看,他把语言——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文学语言——放在符号的视野下来对待,这倒是也与20世纪现代语言哲学的蓬勃发展并行不悖。贯穿了他一生的关于语言的命题显然更小一些:那就是,偏离了口头语言的文学语言会陷入危机。他为此做出种种努力:包括他的写作本身——格诺是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包括他成为à利玛出版社的审稿人之后,对各类新的,突破性书写的发现,也包括以他为首成立的“乌力波”写作工场。
格诺到生命的最后几年不得不承认他在这个问题上走得有点远,与后来语言的发展并不吻合。语言多少以存在即合理为其信条,预言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所以将文学的宝压在语言存在本身,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压在政治、社会和人身上,的确是件危险的事情。实际上,尽管20世纪后半叶理论家们也不遗余力地解构书写语言,以及其中包含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指责这是人类偏离本真的开始,但这毕竟只是理论上的解构,绝非语言实践。语言真的重新开始再度接近所谓“本真”的口头语言,并不是借助文学这一书写语言最顽固的形式,而是需要等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才能够迅速“堕落”。只可惜20世纪70年代离世的格诺没有看到这一天,即便看到了这一天,这样的“本真”是否是他期待的本真,可能也真的需要打一个问号。
我们因而能够理解为什么格诺作品几乎没有中译的原因。如果将写作当成对语言的挑战,如果写作的内容本身就是语言,它在另一种语言中几乎是无法翻译,也无需翻译的。但必须承认,这也是我当初接受这一翻译的动力。贝尔曼所谓的译者 ............

书籍插图:
书籍《风格练习》 - 插图1
书籍《风格练习》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风格练习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