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7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出版说明
陶渊明
导言
一、时仕时隐
五柳先生传
辛丑岁七月赴假 还江陵夜行涂口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选一)
和郭主簿二首(选一)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归去来兮辞并序
二、躬耕田垄
归园田居五首(选三)
读山海经十三首(选二)
闲情赋并序
连雨独饮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移居二首
饮酒二十首(选四)
三、慷慨多感
九日闲居并序
杂诗十二首(选三)
拟古九首(选二)
咏荆轲
桃花源记并诗
与子俨等疏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有会而作并序
挽歌诗三首(选一)
谢灵运
导言
一、入仕前后
述祖德诗二首(选一)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
二、情寄山水
过始宁墅
七里濑
登池上楼
过白岸亭
游南亭
游赤石进帆海
登江中孤屿
初去郡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石门岩上宿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三、最后的岁月
初发石首城
道路忆山中
入彭蠡湖口
拟魏太子邺中诗八首(选一)
临终诗
鲍照
导言
一、乐府诗
代东门行
代放歌行
代陈思王京洛篇
代东武吟
代出自蓟北门行
代结客少年场行
拟行路难十八首(选六)
梅花落
代春日行
二、其他诗文
赠傅都曹别
从登香炉峰
日落望江赠荀丞
咏史
拟古八首(选三)
学刘公幹体五首(选一)
玩月城西门廨中
芜城赋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编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水照 王运熙 王兴康 王维堤 史良昭 吕健 孙逊 朱怀春 李国章 张晓敏 张善文 赵昌平 袁行霈 钱伯城 徐洪兴 高克勤 郭豫适 曹旭 曹明纲 葛晓音 傅璇琮
出版说明
上海古籍出版社近六十年来形成了出版普及读物的优良传统。上一世纪,本社及其前身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策划、并历时三十余年陆续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与《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两套各八十种,在当时曾影响深远。不少品种印数达数十万甚至逾百万。不仅今天五六十岁的古典文学研究者回忆起他们的初学历程,会深情地称之为“温馨的乳汁”;而且更多的其他行业的人们在涵养气度上,也得其熏陶。然而,人文科学的知识在发展更新,而一个时代又有一个时代的符号系统与表达、接受习惯,因此本世纪初,我社又为读者奉献了一套“文史哲经典读本”,是为先前两套丛书在新世纪的继承与更新。
“文史哲经典读本”集结了普及读物出版多方面的经验:名家撰作,深入浅出,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固然是其基本特点;而文化传统与现代特色的结合,更是她新的关注。吸纳学界半个世纪以来新的研究成果,从中获得适应新时代读者欣赏习惯的浅切化与社会化的表达;反俗为雅,于易读易懂之中透现出一种高雅的情韵,是其标格所在。
“文史哲经典读本”在结构形式上又集前述两套丛书之长,或将作者与作品(或原著介绍与选篇解析)乳水交融地结合为一体,或按现在的知识框架与阅读习惯进行章节分类,也有的循原书结构撷取相应内容并作诠解,从而使全局与局部相映相辉,高屋建瓴与积沙成塔相互统一。
“文史哲经典读本”更是前述两套丛书的拓展与简约。其范围涵盖文学经典、历史经典与哲学经典;而在品种上,适应新时代知识浓缩的特点,又简约为文学三十种、历史十种、哲学十种,计五十种。既希望用最省净的篇幅,抉示中华文化的本质精神;又通过三部可分可合的组织形式,以适应广大读者的不同需要。
该套丛书问世近十年,已在读者中享有良好的口碑。为了延伸其影响,本社特于其中选取文学十种,历史五种,请相关作者作了修订或增补,重新排版装帧,图文并茂、印制精美,名之为“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以飧读者。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年6月
陶渊明
导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之五)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晋代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风姿潇洒、心定气闲的隐逸诗人。不错,这确实是这位大诗人最好的自画像。因为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留下了类似的抒写。从最初五柳先生的箪瓢屡空、忘怀得失,到临终前的从老得终、奚所复恋,从辞官归隐时的如释重负,到躬耕田垄后的无怨无悔,从在现实生活中与村民相处的自得其乐,到对理想境界桃花源的美好憧憬,无不一以贯之地表现了远离世俗尘嚣、安贫乐命的洒脱和闲适。所以他很早就赢得了“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的桂冠。
然而,当人们进一步走近他时,又不难发现其实诗人的内心,并不一直像他在多数场合所显示的那样静如止水。相反,在不少时候,他的情感又是十分激烈的。且不说少年时曾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之五)的激情,成年后在《感士不遇赋》中借古叹今,在《闲情赋》中抒发追求理想的执着,直到晚年,他还“慷慨独悲歌”,以激愤的心情赞美敢与命运抗争的夸父、精卫鸟,并在《咏荆轲》一诗中歌颂舍身报国的英雄。因此前人又说他的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熹《朱子语类》)。如果联系有关他辞官彭泽令是为了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入宋后没有一篇作品题刘宋年号的传说和实情来看,那么他的心高气傲和难忘世事,又是非常突出的。
怎样理解诗人在创作中显示出来的这种看似截然相反的矛盾呢?其实这也并不难解。因为人的本身就是诸多矛盾的集合体,再加上时代、社会、出身、个性、遭遇等因素的作用,写出的作品自然不可能面目一致。最可贵的是作家能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中,始终真实地再现真实的自我,不作掩饰地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坦诚地呈现出来。而陶渊明正是这样的作家,他的诗文也正是这样的作品。晋宋之交的时代使他看惯了动乱和篡夺,市朝竞趋的社会让他深恶虚伪和狡诈,名勋后裔的出身给了他高贵的血液,不受拘羁的个性促成他率直任真,初仕终隐的遭遇赋予他豁达的胸襟。他以真诚的人生来对抗时代的虚伪,以清新的自然来抵御社会的混浊,同时又以古人为榜样来笑对贫富生死,以朴素的笔墨来传写喜怒哀乐。他的诗文之所以倍受后人的推重,即与他这种处世为人和创作的同样真诚有关。诗文即人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这也就是历代和陶之作虽然汗牛充栋,却很少能够企及陶诗的原因所在。
在晋末宋初,陶渊明是一个极具个性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