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西亚的孤儿》作者:吴浊流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9mb。
书籍内容:

《亞細亞的孤兒》吳濁流
本書概略    吳濁流
第一篇 苦楝花開的時節
    雲梯書院
    新舊思潮
    濁流
    內籐久子
    苦鬥
    故鄉的山河
    暴風雨的季節
    葬禮
    幻滅
    青春的慟哭
    遠涉重洋
第二篇 留學生涯
    異國之花
    重歸故國
    無可救藥的人群
    庶子
    友情
    新生活
    田園風波
    大陸的呼聲
第三篇 紫金山麓
    淑春
    示愛
    愛的復活
    淑春的轉變
    狂歡之夜
    狂飆
    幽禁
    越獄
    再會吧!大陸
第四篇 團欒
    「聖戰」的爆發
    強徵
    人間悲劇
    復原期
    慈母之死
    志願軍
    重逢
第五篇 日美戰爭
    新職
    如此協會
    高風亮節
    豺狼大本營
    「皇民派」的悲哀
    惡夢初醒
    犧牲
    瘋狂

《亞細亞的孤兒》吳濁流
《二○一二年十一月三十日版》
《世紀百強第二十三》
《好讀書櫃》分工輸入版

  本書由傅恩榮先生譯自日文原稿,並經黃渭南先生校閱。

  ───────────────
  中文版自序

  這篇小說,如小說中的主角一樣遭到很多苦難和知己。第一次日文版出版時,承印的《民報》因事被封閉,第五冊雖已印好,亦被封鎖在內,等了八個月,啟封後才知大部分已散失了。幸得校對原稿尚存,不然這篇小說就沒有機會和讀者見面了。

  這篇小說出版後,獲得很多知己。本省人士不消說,日本人亦不尠。其中京大教授工藤好美先生,極力慫恿在日本出版,於是介紹「雄鷄社」預約出版,不幸在過程中,該社遭到經濟困難,終於胎死腹中。嗣後雖有早坂一郎博士及曾受過日本新潮賞的女作家坂口䙥子女士,也想介紹給日本文壇,奈因該時日本的戰瘡未癒,無法兼顧,所以也不曾達到目的。

  一直等了十年,這篇小說又遇到一個知己,那是上野重雄先生,他很熱心地奔走,才找到出版社「一二三書房」,本篇在臺出版原名《胡志明》,因與人名巧合,恐被誤會,故改為《亞細亞的孤兒》而出版於日本,可是好事多磨,出版不久,該社社長中澤富美雄先生逝世,所以,再版又改由廣場書房出版,隨之改名為《被弄歪了的島》。同時又得了中國通的大家村上知行先生及中村哲教授的序文,又得都立大學總長文學博士矢野峰人先生之封帶介紹,因此引起日本文化界的注目。於是,《中央公論》昭和三二年七月號及《朝日新聞》(朝日畫報臺灣特輯號)對這篇小說大事評論,其他東京《內外時報》及《愛光新聞》亦有論評及介紹。尤其是有許多讀者來信,對我表示稱讚,在臺做過皇民奉公會本會宣傳部長的大澤貞吉先生,看過這篇小說後,很坦白地寫信給我說:

  「──我的讀後感想:是寫那樣的日文的苦心,換一句話來說,能做那樣的文章,在日本統治下被弄歪了的老兄之辛苦,我實在深深地表同情。完全是像那篇小說內容一樣的日本統治是事實的。到了現在,日本人官吏(從前在臺的)看到這篇小說,不知道有什麼感想呢?這是我感到興趣之一。可是對那樣官吏的作風共擔負了一端的我,也感覺到應該是反省的機會了──」

  還有一件真有趣的事,有一日,臺灣機械工業股份公司辛董事長,帶一個日本技師杉村敏夫氏來訪。他說:我在臺服務了三年,現在要回日本,因為看過先生著作的《亞細亞的孤兒》,深為感動,特來致敬。說罷,拉我的手,握了又握,很高興地回去。

  回想我寫這篇小說的動機,是因為我們在殖民地生存的本省知識階級,任你如何能忍耐善處,最少限度也要遭受到像這篇小說中的主角一樣的精神上的痛苦的。所以,我寫這小說來給有心的日本人看看,並且留給我們後代的人知道。

  說來,這篇小說真是富有數奇之命運,這次又幸蒙日本九州帝國大學法學士傅恩榮先生譯成中文,並得黃渭南先生校閱。

  這篇小說在日本出版時,為節省紙張關係,刪削很多,所以這次又再加入,並改訂多少,暫為定稿,才著手翻譯而付梓,於今,始與讀者見面,雖是一本小小的東西,可是已歷滄桑三十年,痛定思痛,我感到無上光榮和興奮。

      ──民國五一年三月序。

  ───────────────
  日文版自序

  世界如今又變成灰色了。如果探索它的底流,不一定沒有潛藏著可怕的事情吧!

  歷史常是反覆的,歷史反覆之前,我們要究明正確的史實,來講究逃避由被弄歪曲的歷史所造成的命運的方法。所以,我們必須徵諸過去的史實來尋求教訓。

  《亞細亞的孤兒》這篇小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即一九四三年起稿,一九四五年脫稿的,它是用臺灣在日本統治下的一部分史實來做背景。那時不論任何人都不敢用這樣的史實背景來寫小說,而把它照事實沒有忌憚地描寫出來的。

  原來胡太明的一生,是這種被弄歪曲的歷史的犧牲者。他追求精神上的寄託,遠離故鄉,遊學日本,飄泊於大陸。但,畢竟都沒有找到他安息的樂園,因此,他一生悶悶不樂,感到沒有光明的憂鬱,不時憧憬理想,但却反被理想踢了一腳,更又遭遇到戰爭殘酷現實的打擊,他脆弱的心靈破碎了。

  「唉!胡太明終於發瘋了!
   果是個有心的人,又怎能不發瘋呢?」

  寫到這裡,我本欲擱筆。忽然想起執筆當時的情境,覺得言有未盡之感,所以在此將當時的狀況敘述一下。

  一九四三年的戰爭,對日本是個存亡分野的戰爭。故不得不施行其極端的戰爭政策,因此自然而然分為時局投機者和厭戰者兩類,前者頌揚戰爭,推波助浪,後者被嘲為非國民。同時臺灣人也是同樣被分為皇民和非皇民的。

  在此矛盾中,難免發生不平、不滿、猜疑、嫉妒等情形,於是謠言百出。到了馬尼拉被美軍佔領以後,大家推測美軍再由什麼地方登陸呢?香港、臺灣、琉球等,總有一個地方被瞄準的。萬一在臺灣登陸呢?日本的軍部不知用何方法來動員臺灣人的知識份子,那是一個問題。知識份子都受到謠言的恐怖,戰戰兢兢不知所措,完全沒有主意了。

  可是,筆者對那個恐怖,却被心裏急著要完成這部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亚西亚的孤儿》作者:吴浊流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