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汝瑰回忆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Contents
一、青少年时期(1907—1925年)
家庭和家教
憎恨人生路不平
成都联合中学
到广东革命去
二、在黄埔军校(1926—1927年)
到黄埔去
北伐频传捷报
升学和迁校武昌
血花剧社的一幕
在宁汉分裂声中提前毕业
黄埔同学会
三、奉命回川(1927—1930年)
我的堂兄郭汝栋
亲历四川军阀混战
随郭汝栋部队出川
我的婚事
四、在日本(1930一1931年)
到日本去
进日本士官学校
备受歧视
日本军制种种
五、在陆军大学(1932—1937年)
退学回国
陆大的性质和简况
陆大的课程、训练、校风
我任陆大研究员和教官
陆大在蒋军建军和作战中的作用
六、在抗日战争中(1937—1945年)
双十二事变前后
七七事变时庐山所见
淞沪战役
南京失守
珞珈山干部训练团
武汉战役
听覃振谈宋美龄的婚事
参谋长会议
任暂编第五师师长参加长沙第三次会战
在国防研究院学习
到英国考察
在军政部工作
参加受降
七、在停战谈判中(1945—1946年)
参加三人会议谈判
随军事三人小组出巡
东北停战协商
停战谈判尾声
八、蒋军整军及改组军事机构(1946—1947年)
对国防部职权的争夺
我一年三迁的闹剧
整军的夭折
“十三太保”与“十八学士”
九、在国防部第三厅和徐州陆军总司令部(1947—1948年)
任国防部第三厅厅长
出任徐州陆总参谋长
大别山作战会议
徐州陆总的暗淡结局
再任第三厅厅长
作战检讨会议
济南战役
十、亲历三大战役(1948—1949年)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十一、率部起义(1949年)
设法脱身
周旋和伪装
蒋介石召见
宜宾起义
十二、在川南行署(1949—1950年)
十三、在南京军事学院任教二十年(1950—1970年)
赴南京途中
到达南京军事学院
临淮关河川演习
在合同战术教授会教学组
在司令部工作教授会
在军事史料研究处
十四、追求入党和我的入党介绍人(1946—1980年)
十五、满目青山夕照明(1970一1996年)
住巴县十年
移住重庆市北碚区
主编《中国军事史》
主编《中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史长篇》
我任全国政协委员(第四至七届)
在黄埔军校同学会
最后的追求
附录1//1937年8月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表
附录2//1946年至1947年蒋军战斗序列变更表
附录3//国防部组织系统及厅、局、司长以上姓名表
附录4//我对蒋介石军事思想的批判
附录5//原国民党第二十二兵团司令郭汝瑰起义历险侧记(梁佐华)
附录6//杜聿明著《淮海战役始末》摘录
郭汝瑰回忆录
郭汝瑰/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郭汝瑰回忆录/郭汝瑰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5
ISBN 978-7-5098-0204-5
Ⅰ.郭… Ⅱ.郭… Ⅲ.郭汝瑰(1907~1997)—回忆录 Ⅳ.K825.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030073号
书名:郭汝瑰回忆录
作 者:郭汝瑰
责任编辑:吴 江
出版发行:中共党史出版社
社 址:北京市海淀区芙蓉里南街6号院1号楼
邮 编:100080
网 址:www.dscbs.com.cn
经 销:新华书店
印 刷:三河市南阳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170mm×240mm 1/16
字 数:380千字
印 张:22
版 次:2009年5月第1版
印 次:2009年5月第1印刷
书 号:ISBN 978-7-5098-0204-5
定 价:29.80元
如有印刷质量问题,请与中共党史出版社发行部联系
电话:82517249,82517244
序
我如愿以偿,有幸成为这部书的最初读者。从我认识作者的那一天起,整整四十个年头过去了。这部书把我带回了往昔那些充满危险而又充满希望的艰难岁月。作为郭汝瑰同志的老友和他重归革命队伍的见证人,我重温了好多亲切的回忆:汝瑰同志原是国民党内的一位热情奔放的爱国将领,在抗战中及胜利后一直和全国人民一样坚定地追求祖国的民主进步,繁荣富强。可是,国民党当局至今还指责他为“共谍”,把他的活动说成是“戡乱”失败的原因之一。
记得在抗战将胜利和内战未爆发的前夕,我爱人任廉儒同志,两次安排了他和董必武同志在我家会见。汝瑰同志其时是国、共、美“三人小组”会议国民党方面代表张治中将军的副手。他对马歇尔的“调停”寄以厚望,甚至还幻想蒋介石“放下屠刀”,化干戈为玉帛。他的想法是真诚的,也是很天真的。但是,无论董老或是廉儒同志,在和他倾谈时,都没有去打破他的幻想,他们要让蒋介石和马歇尔给他上一课,以事实告诉他:“此路不通。”因此,我要说:要不是国民党抗战末期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使他失望的话,他是不一定要去找共产党的;要不是国民党粗暴地在抗战胜利后,践踏了包括郭汝瑰同志在内的亿万民众渴求和平的愿望,他也不一定非脱离国民党不可。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回忆录是令人信服地回答了台湾当局的唧唧喳喳。
我所以称汝瑰同志为回归者,乃是因为他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时,便是共产党人吴玉章的秘使,他的使命是回川到他堂兄郭汝栋部队从事革命工作。哪想到大革命的失败,反把他推入了军阀混战的漩涡……激进而非常幼稚的青年军官郭汝瑰,在国民党“清共”的压力下,东渡日本求学,企望“读书救国”,可是“九一八”事变粉碎了他的梦想。他愤然终止了学业,而国内等着他的却是“一·二八”淞沪抗战被“政治解决”的灰烬。直到“七七”事变爆发,他才找到了报国的机会。他的军事才能逐渐受到陈诚、蒋介石的器重,从此青云直上,跻身上层。而由此他也就痛切地目击了、感受了国民党上层统治集团的腐败。他洁身自好,当了一个好官,然而一个好官无补于“党国”的病入膏肓。于是他想组织少壮派军人的造反小团体,之后又热衷于英国工党的“社会主义”,醉心议会民主,如此等等。然而,这一切尝试都被国民党的法西斯专制独裁所一一否定了。正在这“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他意外地和大革命时代的老朋友、地下党员任廉儒同志重逢,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给他的机遇一下重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郭汝瑰回忆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