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混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第一篇
第1节 寒春苦夏的混饨之初
第2节 混沌之初到“第十三名”
第3节 从“状元府”走向“墓地”
第4节 在高山之谷修筑“宫殿”
第5节 “四路通”通向了“大墙”
第2节 从“土城”押往茶淀
第3节 火与冰同流
第4节 “作茧自缚”的第一天
第5节 逃号张志华回来了
第6节 我的书与梦
第7节 挖湖造山的记忆
第8节 第一次回家探母
第9节 三月十五日这一天
第10节 步入“桃花源”
第11节 “桃花源”的风情史
第12节 “桃花源”对岸的那位老人
第二篇
第1节 天堂与地狱相隔并不遥远
第2节“文革”的苦戏
第3节 送“反革命”母亲还乡
第4节 远行者在大沙漠的足音
第5节 安身立命于阴山背后的小屋
第三篇
第1节 重返老巢后的沉郁岁月
第2节 在西荒地“五八二”
第3节 “高尔基”、“低尔基”与一个女盲流
第4节 夜宿“北砖窑”的停尸房
第5节 与贼同醉
第6节 与牛为伍的三十多个夜晚
第7节 吕荧之殁
第8节 三个同类相继驾返“瑶池”
第9节 生命档案中的灵肉之裸
第10节 生命档案中的“马拉松”之役
第11节 “一号战备令”与一个猪圈
第四篇
第1节 初识冰冻的汾河
第2节 高筑狱墙与“骆驼样子”
第3节 祸起萧墙与“豆”“箕”相煎
第4节 四月雪与四月血
第5节 生死轮回无常――死者生,生者死
第6节 在王铁匠家栖身
第7节 我成了“煤黑子”的时候。
第8节 地下遇险与狐狸引路
第9节 李建源与“龟驮碑”轶事
第10节 背起了瓦斯检查器,走入犯人世界
第11节 难以忘却的两个犯人
第12节 再见了,乌金山
第五篇
第1节 长治轶事:制坯工、铣工的日日夜夜
第2节 英木兰的生命传奇
第3节 逃犯姜葆琛的驿路风尘
第4节 不知道自己被判死刑的朱希
第5节 我的一次生死劫难
第6节 魂去来兮
第7节 随风飘逝――蒲公英飞过了黄河
第8节 伍姓湖――我的最后一个劳改驿站
第9节 “死门”与“生门”
第10节 无水的干湖与有水的深井
第11节 不能割裂的尾声
文轩人气书店
[点击链接]
——————2014年畅销TOP——————
自卑与超越
[点击链接]
第一篇
第1节 寒春苦夏的混饨之初
这是一个短命的春天。
4月11日《人民日报》刚刚发表《继续放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的文章,5月1日《人民日报》又刊登党中央整风指示。就在文章墨迹未干之时,毛泽东在5月15日就写出了《事情正在起变化》,6月8日毛泽东又起草了《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的党内文件;同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至此,知识分子的苦夏开始了。
1957年的早春时节,知识分子还沉溺在科学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春浪之中,中国几百万立志振兴中华的知识分子,对毛泽东于3月12日《在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当时的讲话,不是后来发表出来的修订稿)欣喜若狂。事态的急转直下出人意料,直到他们蹒跚着踏上条条风雪驿路,才开始琢磨出“阳谋”和“引蛇出洞”字眼中的含义。
大梦醒来迟。他们在改造生涯中泯没着报效民族的才情,磨损着人生中最宝贵的年华,还要不断地写着喊着:
“反击右派是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我不该反党,我有罪!”
有的故作虔诚。
有的真在悔罪。
但也有的当场就表示了抗议。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北京日报》一个名叫徐钟师的普通编辑――《走向混沌》三部曲理应从他落笔。
当时,我虽然已经步入文坛,但行政关系还留在的《北京日报》。记得,批斗徐钟师的大会召开时,正是“香山红叶色更浓”的晚秋时节。我坐的地段,是右派专席。有漫画家李滨声,画家王复羊(原名王复祥)、骆拓,郑嘉,小品文家杨凡,记者、编辑梁沙军、李道一、唐锡阳、张穆舒、张沪(我的妻子)、丁紫(徐钟师妻子)、赵筠秋、辛大明……虽然,此时我们已经是被当成老虎打过的死猫了,仍被会场的庄严气氛所威慑。
徐钟师是年长我一轮的老编辑了,我和他在一个记者组里共过事。他工作兢兢业业,平日沉默寡言,是报社里最不显山不露水的人。但是他也被揪了出来,被当作挖出来的右派分子.
他走进会场,顿时使我吃了一惊:昨天他低头走路时,浓密的头发还披在额角;此时昂首站在审判席上的他,竟然成了亮晶晶的光葫芦头。老徐不但剃光了头发,还刮净了脸上的胡子。特别吸引我注意的是,他脱去平日皱巴巴的四兜制服,竟然在这样的大会上,穿起中式蜈蚣扣儿的蓝布裤褂。一种“士可杀而不可辱”的神色,溢于须眉之间。会场死寂了几秒钟后,沸腾起来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
沉默。
“你是蔑视反右斗争!”
还是沉默。
“打垮徐钟师的猖狂反动气烙!”口号在会场轰鸣起来。
一呼百应,连我们这群人中也发出讨伐之声。
“先整他的态度!”
“叫他低头!”
“这老右派是花岗岩脑袋!”
我的心怦怦乱跳,情不自禁地朝丁紫望去。她面色苍白如纸,嘴唇连连翕动。情绪沸腾的会场,淹没了她的声音。她焦急、尴尬、茫然不知所措。
好在因为徐的态度极端恶劣而使会议中途夭折。当愤怒的群众举着拳头高呼“打倒”、
“严惩”之类的口号时,徐钟师竟然连连拱手抱拳,微笑,向群众致谢:“感谢各位关照!
感谢各位关照!”没有几天,徐钟师被送劳动教养。案由么,据说是同意大右派储安平的“党天下”谬论,态度恶劣至极。
其实,批斗徐钟师时,已至反右后期。但在当时,他是我们中间处理最重的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是,报社刚刚落成不久的四楼礼堂,是以新闻工作者协会集会,声讨刘宾雁的右派罪行――刘宾雁的好友戚学毅,以跳楼表演了“士为知己者死”――为开端(当然他的死还有其他原因);徐钟师又以嘲弄反右会场,作为报社反右斗争的收场。
1957年的初夏来得特别早,刚进6月,礼堂就已闷热如蒸锅。斗争刘宾雁那天,正是炎炎夏日,我坐在后排靠窗户的地方,已热汗淋淋。高高个儿大鼻子的刘宾雁,站在批斗席上不断地抹汗。粗粗的男低音和尖利的女高音组成的讨伐声,正在大礼堂里回荡之时,突然坐在我前几排座位上的一个男人,离位站起。当我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时,他猛然登上四楼窗台,像高台的跳水运动员那样,鱼跃而下。麻线胡同一个挎着篮子买菜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走向混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