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读的关于信仰与人生的30部经典:从《忏悔录》到《复活》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前言
处境篇
1.心魔
2.诱惑
3.分裂
4.失落
5.空虚
6.绝望
7.荒凉
8.疾病
9.死亡
10.苦难
求索篇
11.追寻
12.方向
13.欲望
14.务虚
15.证悟
16.自省
17.延宕
18.牺牲
19.超越
20.仰望
信念篇
21.理想
22.智慧
23.良心
24.爱情
25.诗意
26.忏悔
27.思想
28.恩典
29.自由
30.永恒
后记
前言
跟书打交道这么多年,我最大的体会是读书要读经典。读一本坏书的最大坏处是耽误了同时读一本好书。“开卷有益”固然不错,但那是在有了扎实的精神底子之后。何况人生苦短,更不应该出租自己的头脑成为平庸思潮的跑马场,跑来跑去一辈子,弄得心灵反没了安顿,岂不可悲?
马克·吐温说所谓经典就是人人盼着已经读过却没有人愿意去读的作品。经典难读,那些最伟大的典籍拒绝人随意进出,它们以拒人千里之外的方式显明自身的深邃和高贵。
然而,经典无一例外都具备一种品质:质朴。只要你肯谦卑,肯花上时间一读再读,就发现它们不噱头,不炫耀,对人生有真知灼见,确实见证了人生的种种奥秘,错过它们就错过了人生那最瑰丽的风景、最庄严的境界和最微妙的慧识。一旦读进去了,它们就如清泉活水注入你心田,汩汩流淌一生。
只需要,只需要轻轻划开一道口子,一道小小的缝隙,那精神清流就会渗进来、流进来、冲进来。
本书的写作动因就是想推荐人生中最值得精读的文学原典,并提供“一道口子,一道小小的缝隙”,让经典的清泉滋润日常生活。早就有动笔的冲动,但怕解读不好反和一本又一本所谓“名著导读”一样糟蹋了名著,直到2004年遇见彭兄,他一再提及可以有这样一本书,甚至一套书,连书名都想好了,才使我下定决心承担下来。没想到,为写再读,经典自身的魅力竟消除了写的负担,又给了我那么多语言性的“惊艳”和精神的“颤栗”,我不得不稍微按捺一下,才避免过分唠叨。我内心充满了分享的冲动和喜悦。经典=语言(惊艳)×精神(颤栗)。
这是和经典的缘分,也是和文学的缘分。
这才是本书写作的最深动机。
巴尔扎克有不朽的作品,也有速朽的作品,果戈理有成功的作品,也有失败的作品,但文学总是美好的。我无法想象没有文学的人生,正如帕斯卡尔可以设想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甚至没有头,却无法想象他可以没有思想。
还记得小时候读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我根本不知道那本前边撕去几页的连环画叫什么名字,但里边的神秘和忧郁却深深打动了一个11岁孩子的心,他忘了本是到邻居家玩一会儿,然后马上要回家吃饭的。那一刻他明白了文学是可以移动的树林和无法洗干净的手。他走进了那神秘的黑夜,忘了吃饭,也忘了时间。在这个除了课本几乎没什么藏书的山村,谁也说不清这本奇怪的画册是怎么来的。
15年后,我选择了一个工作,能时时有机会在台上与人分享一本又一本文学名著。那种我能设想的最美好人生是书香弥漫的人生,那种我能设想的最心动时刻是遭遇好书的时刻。因此,除了名著,我最爱买的书是解读名著的书。
随意组合文字,是种诱惑。但文学是在与这种诱惑的搏斗中产生的。文学让语言成为路。像儿时黄昏,母亲唤着乳名喊孩子回家吃饭,一个个孩子沿着晚霞笼罩下的乡村土路,赤足回家。那炊烟下锅灶上的饭菜香是真的,那回家的路是真的。
文学和生活一样真实广阔。每一本打开的书页,和每一片落叶同样真实,甚至书页本身都散发着木香。在千百次感动过后,生活还跟原来一样,融雪在明亮阳光下滴落下来,鸽群在澄澈天空飞过。但又全不一样了。
谁说圣洁不可以成为一种美丽,生活的庄严不可以成为一种实际?谁说那最黑最黑的海底就一定没有那条最黑最黑的鱼?
那是来自神秘境界的消息,文学生于世界变成境界的刹那。于是:人,人着;生,生着。生活之壳破碎,心魂之翼张开,生活就意味着生活的可能性,人亦是。
帕斯捷尔纳克说:“书是一块立体的滚烫的热气腾腾的良心……精神世界没有书便不会延续,就会绝种。猴子就不曾有过书。”又说:“不久以前,人们以为书中的场面是编造出来的。这是误解。书何须那些场面?人们忘记了,我们惟一能够支配的事是使发自内心的生命之音不要走调。”
好书就是那些使发自内心的生命之音不走调的书。在一个处处走调的世界上,我们能认出那些好书吗?有时候,习惯于谎言的人们把真理也当成了谎言。
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质朴。那些伟大的名著是质朴的,它们自身强烈的精神特征表现为一种惊人的质朴,介绍它们的时候也需要这种品质。
文学不是一种专业,而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这里介绍的30本文学经典都和信仰、人生有关。但它们不因为和信仰、人生有关就不是经典。或者反过来说更对,经典难道可以和信仰、人生无关吗?经典是最多的精神含量和最自然的表达方式相乘,美是真理显露的动姿。那些不为了发表而为了探索心灵的书让我敬佩。
那些不只提供答案而且提供迷惘的书让我亲近。
看到那些以心灵的经历参与了历史进程的著作静静排放在书架上,就由衷激动而欢欣,沉潜而宁静,你知道面对的是无数种人生的可能,是无数颗滚烫的心。
身处斗室,让真理之光充盈,陪伴,粉碎了自我又成全了自我。
我愿意借着写成一本好书的努力来表达对好书、对文学的敬意。
还记得早年求学岁月吗?
很多次,坐在列车硬座车厢里,和邻座说够了话,而前边还有漫漫长夜要熬。有人在打瞌睡,咣当咣当的列车行进声中,你却难以睡着。这时,你总会拿出一本书,读着读着,一夜很快就过去了。甚至连座位都没有的时候都有,你站在列车拥挤的过道里看一本讲述人类苦难和温情的书,在昏黄的灯光下,竟不知不觉站着读了一夜。
人生不是可以在书中消磨一生的旅途。然而,在人类共通的苦难中,是书使你学会把自身的磨难放在一个合适位置,然后更有勇气承载它。
总有一方璀璨的精神星空,值得你去仰望。
这不是逃避,而是生活本身。
在可以陪伴你度过漫漫长夜的书中,但愿也有这一本。
这就够了。
以书会友,也以书为友。
以书为友,也以书会友。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一生必读的关于信仰与人生的30部经典:从《忏悔录》到《复活》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