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的艺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谈判的艺术
作者:迈克尔·惠勒
译者:钱峰
ISBN:9787508654195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自《谈判力》出版以来又出现了很多不错的谈判书籍,但其基本框架主要基于关于利益、选择、环境和关系的静态假设,这些因素往往是变化的、模棱两可的。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印象,而是动态图像,来展现谈判如何随着时间变化而发展。这就是本书的目的所在。
——迈克尔·惠勒
心怀爱与感恩
为卡莉、埃迪和凯特写的这本书
推荐序
我们其实离不开谈判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不是孤零零的存在,与周围或者社区的人时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因为如此,每个人的言行和诉求,一定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也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再进一步,对于那些令人快乐的言行或者希望获得的利益,其实大家有着同样的偏好。在人与人相互联系和依赖,且各自都希望达成诉求的社会中,我们首先需要学会沟通,了解彼此的需求,然后学会协商,乃至谈判,最终解决问题。不过,即便我们愿意去沟通、协商和谈判,还要顾及对方的独特性,以及双方的诉求和关系的动态变化。如何在复杂而不断变化的情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达到个人目的,同时还能兼顾别人的利益?这还真是个难题。
《谈判的艺术》正是对上面这个难题的解答。这既是一本关于谈判的学术著作,又是一本有关人生哲学和处世技能的书。虽然是学术著作,这本书却很容易阅读,在没有罗列过多专业词汇的情况下,系统地介绍了谈判领域中的很多新理论,还吸收了大量行为决策、创造力、情绪、社会影响、人际沟通等领域的研究发现。
谈判似乎只存在于国与国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敌人与己方之间,听上去就充满戒备和此亏彼盈。事实上,人类的互赖性使得谈判必不可少,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谈判,但这个道理未必人人都懂。经常在国内的公共泳池游泳的人,可能会看到一些奇观:有人绕着泳池四周游,有人对角线游,有人横着游,如果没有浮线时有人还压着线游,多角度多路径横冲直撞。有一次在美国的游泳池,我正要跳入一个泳道,泳道里已经在游的一位女士见状快速地游向我,主动与我商定两人各占半边。我在国内游泳池被围追堵截的时候也曾两次尝试与人协商如何游泳,不料对方要么翻白眼说“你管得着我怎么游吗”,要么干脆不吭声,结果是双方不可避免地发生肢体碰撞。所以,即便一个小小的游泳池内也会有谈判的场景出现。
谈判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坐在谈判桌对面的人,和我们一样有利益需求、不愿被欺骗和被欺负、双方均难以支配对方。正因为如此,双方才要学会彼此协商和适应。同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结果,是自己与别人的态度、决策和行为共同作用造成的,而不只是由我们单方面决定的。谈判的理念在于通过联合决策、协调行动,达成各自的目的。任何一家企业在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并购计划、研发方案或市场推广策略时,如果不考虑其他企业的反应,就不可能成功。谈判是商业世界的有机构成元素,这也是谈判课程在西方主流商学院中备受推崇的原因。
商学院的谈判教学过于强调利益最大化,所谓双赢也是以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为前提的。而在学者的谈判研究中,设定了过于理想化的条件,探讨人们如何更加聪明而理性地获得自己的利益。相比起来,《谈判的艺术》所介绍的很多现实事例提醒着人们,谈判的行为和过程本身既然发生在人际交往场所,必然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例如,书中描述的阿文德·古普塔与莉兹和托尼·勒维夫妇在买房子时的行为,更符合现实场景中的人际交往。在国外学者以及我的团队从事的谈判研究中,曾让一位MBA(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生与求职单位的人力资源经理就奖金进行谈判,指导语告诉谈判双方,各自的开价不会影响到任后的工作。而在真实的场景中,求职者以什么样的方式谈判、要求薪酬的多少,是会影响到其日后与老板的关系的。在本书中,在分析凯伦对年薪的期待时,作者也提到凯伦需要顾及与未来的老板和同事保持良好关系的因素。在书的结尾部分,那位先生在美国东部大学如愿以偿获得终生教职后,却继续提更高的要求,结果被大学撤回职位。因此,本书对于谈判过程的讨论更贴近现实生活。
作者所阐述的优秀谈判者的做法,是一种有效的人际交流和社会互动的方式,值得读者在生活中去练习和实践。例如,由于在谈判过程中,各方需要集中精力关注对方的情感变化,以便进行恰当回应,因而作者将谈判描述成“学习、适应以及施加影响的过程”,贯穿于聆听与回应的始终,谈判者在面临对方的提议时,要能够“进行思考、证实、反驳、重塑并做出回应”。为此,谈判者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己事先设计的脚本当中,而要努力关注当下发生的事情。作者特别用“留意”这个词来描述个人的这种状态。我们曾以“用心周全”来形容关注当下发生的事态,以及注重事态的来龙去脉。我们发现那些用心周全的人在模糊的工作情境中,更容易做出好的业绩,其上司也认为这样的人更可能被提拔。
在人际场景下,个人只有留意别人的言行,才能够彼此建立默契。只有聆听对方的谈话,才能够理解对方的意图,也更有可能影响对方。但很多人未必明白这个道理,误以为要达到自己的目标,一定不要受他人的影响,有意忽视对方的诉求,最终却因自说自话而分道扬镳。所以,那些有影响力的人就像训练有素的谈判者一样,内心虽然具备坚定的意志和想法,却能够认真聆听他人,从对方的表述中发现其核心需求,然后将自己的诉求与对方需求连接,让对方不知不觉中接受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本书强调在谈判中要“学会配合”,甚至不惜帮助对方展现其最美好的一面。作者认为,就算对手比你说的话更多,你也可以支持他们的好想法,重塑他们的想法,从而引导交谈。最终,对手很可能会感觉到你接受了他们的提议,而事实上你则巧妙地借他们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的确是充满智慧的过程。多年前我针对市场销售人员素质的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点:中规中矩的销售者,只是向客户讲解公司的产品特性和优点,但却无法打动客户;相反,那些优秀的销售人员却愿意倾听客户的诉说,在识别客户最重要的需求之后,提出公司的产品正是针对这个需求而产生的。前者是单向的讲述,而后者则是一种对话。不过要做到如此潜移默化式的成功,谈 ............

书籍插图:
书籍《谈判的艺术》 - 插图1
书籍《谈判的艺术》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谈判的艺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