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主宰世界:支配世界的思想和权力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7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引 言
1988年12月,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一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讲话,冷战结束终于指日可待,千禧年也将由此摆脱冷战的阴霾,为世人带来更多对未来的期冀。在会上,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将在边境地区进行单方面的大幅裁军,他呼吁“世界新秩序”的到来,提议消除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苏联的这一转变无疑令世人瞠目结舌。美国的有识之士为冷战时期的结束而欢呼雀跃,与此同时,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也提出了他对于“意识形态一事”的看法。在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后不久,他向国会承诺尽快把军队调离伊拉克,并畅言未来:
世界政治终于雨过天晴……世界秩序也终于迎来了破茧成蝶后的新纪元:新时期的人类将从恐怖主义手中勇夺自由,世人必将更加坚定地追求正义与和平,世界也将会更加安稳康定。新时期的世界各国,无论东西南北,无论贫弱富强,都将实现繁荣发展,和谐共进。一代又一代的先辈不遗余力地探寻着通往和平的道路,而千余次的战争冲突却在不断摧残着人类的努力。今天,新世界终于在人类的抗争中到来了。
对戈尔巴乔夫和布什而言,超级大国间紧张局势的缓解开启了国际合作及联合国复兴的新时代。但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却意味着世界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专制专权。电视布道家帕特·罗伯逊(Pat Robertson)在其1991年出版的畅销书《世界新秩序》(The New World Order)中警告世人说,邪恶势力正在密谋着以人道之名接管世界。几年后,神父蒂姆·拉艾(Tim LaHaye)的《末世迷踪》(Left Behind)问世,这是一部预言世界末日的悬疑小说。小说风靡全球,书中的反基督角色被大胆地设定为英俊潇洒、能言善辩、魅力不凡的年轻联合国秘书长尼古拉·卡帕斯亚(Nicolae Carpathia),但现实中的尼古拉实际上是一个伪装成和平信徒的暴力狂,是个手段残忍暴虐的罗马人,他的目的是利用联合国建立全球集权的独裁统治。
一些不赞成发展壮大联合国的反对派人士被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Wells)的预言一语点醒。威尔斯在其1993年的科幻小说《未来发展趋势》(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中勾画了世界政府最终胜利的美好画面—他称之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唯一可行的方案”。这本书描绘了一场长达10年的欧洲战争,一场毁灭性的瘟疫和人类文明的几近坍塌—这样长时间的混乱仅仅在英语国家独裁统治期间有过短暂的停滞,彼时,他们摧毁了全球各地组织完善的宗教,为世界带来了短暂的稳定与和平。几年后,预言照进现实,战争在波兰爆发了,于是这位英国小说家开始呼吁他的读者为创立世界新秩序、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而奋斗。“无数人……将会仇视世界新秩序……并且会做誓死抗争。”在战争最初的几个月里,威尔斯写道,“我们将铭记受尽磨难的一代人,或者说受尽磨难的反抗斗士”。在新千年的第一次美国大选中,右翼候选人帕特·布坎南(Pat Buchanan)重申了这句话:“没错,威尔斯先生,我们就是你口中所说的受尽磨难的斗士。”布坎南奉行极端的民族主义,这一点从他低到0.4%的得票率便可窥见一斑。但即使在乔治·H·W·布什成功当选之前,每次美国国会在对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赞助金额进行讨论时,公众对联合国的支持率都会下滑,对国际组织的抨击也愈加激烈,无一例外。新总统公然背弃了他父亲的多边主义道路。“感谢上帝让联合国灭亡。”布什的顾问新保守主义人士理查德·珀尔(Richard Perle)在2003年3月时这样写道,此时正值美国对巴格达大肆轰炸。
随着时间的流逝,从很多方面都能看得出来威尔斯在《未来发展趋势》中所描写的愿景和蒂姆·莱希、帕特·布坎南、乔治·H·W·布什的世界愿景已是天壤之别。大英帝国的现代主义一派坚信技术统治论,而美国则在20世纪末笃定地走上了自由主义道路,两方相去悬殊。如果一方对其政府及各种机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得自信满满,另一方则会认定“大政府”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会对极权主义形成持久威胁。的确,威尔斯时代的多数人都会认为他的想法遥不可及—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这就好比将黑鹰直升机坠落事件与世界政治精英密谋的世界秩序相提并论一样毫无意义。当然,自伊拉克方面惨败之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又恢复了多边主义,乔治·W·布什在第二届任期内极不情愿地回归了多边主义,在巴拉克·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对多边主义政策显得更加笃定。不过国际政治的发展轨迹已经清晰可见。我们对国际机制理念已经产生了信任危机,对国际机构笃定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
但美国失去的远不只这些。国际主义乌托邦由来已久,占据了过去200年中的大部分历史,涉及的意识形态之广、种类之多自不待言。威尔斯提出的在全球建立一个理性的超国家政府的理念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与威尔斯派不同,共产主义分子、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分子和无政府主义者都在探索着彻底超越国家的统一道路,期待着实现各民族的“后政治融合”。在成立世界政府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两个阵营之间的中间派国家中进行安然有序的合作(用专业术语来说,即他们主张政府间合作主义,而不是仅仅由各种超级国家机构进行收效甚微的改良),这一理念激发了联合国、欧盟以及其他多边组织对未来的期盼。这些组织纷纷怀揣着希望、幻想和恐惧竭力谋求发展,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期待着人类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个未来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全人类的解放我们企足而待。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要吹嘘我自己的版本在诸多人类梦想的未来中是多么正确,也不想宣传其中的某一版本如何优于其他版本。本书的目的在于探索人类追梦的历史进程,并对其中几个宏伟梦想在人类缔造的国际体制中成为现实的历史过程予以呈现,此外,本书还会探讨这些体制对当今世界产生过哪些影响。
这些理念和体制起源于欧洲,随后传播到大西洋沿岸和全球,在此期间,西方世界长达两个世纪的霸权统治正一步步走向衰亡。因此,本书由19世纪早期开篇,以西方为主体,在欧洲复兴的外交家中间徐徐展开。1815年,他们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政府模型—拿破仑战败后,欧洲列强以会议 ............

书籍插图:
书籍《谁将主宰世界:支配世界的思想和权力》 - 插图1
书籍《谁将主宰世界:支配世界的思想和权力》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谁将主宰世界:支配世界的思想和权力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