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忧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2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作者简介
沙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象征派诗歌先驱,现代派的奠基者,著有诗集《恶之花》、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艺术评论集《美学珍玩》等。
译者简介
亚丁:毕业于北京大学,作家、翻译家,法中文化交流大使,法兰西最高荣誉骑士勋章获得者。早年翻译了大量的海外作品,主要译作有:萨特的《理智之年》、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等。
插画作者简介
贡斯当·勒布莱东(Constant Le Breton,1895—1985):法国画家,曾就读于巴黎装饰艺术学校,后因贫困辍学。一战之后定居巴黎,他的书籍插画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沙尔·波德莱尔
Simplified Chinese Copyright © 2014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简体中文版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Constant Le Breton/ADAGP,Paris-SACK,Seoul,2014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巴黎的忧郁/(法)波德莱尔著;(法)勒布莱东图;亚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4
ISBN 978-7-108-05202-5
I.①巴… Ⅱ.①波…②勒…③亚… Ⅲ.①散文集-法国-现代 Ⅳ.①I565.6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82637号
特约编辑 汪家明
责任编辑 王振峰
装帧设计 蔡立国
责任印制 郝德华
出版发行
三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网 址 www.sdxjpc.com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隆昌伟业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5年4月北京第1版
2015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850毫米×1092毫米 1/32 印张6.625
字 数 100千字 图50幅
印 数 0,001-5,000册
定 价 28.00元
(印装查询:01064002715;邮购查询:01084010542)
译本序
沙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出生于巴黎,父亲是一位具有启蒙运动思想的画家。他受父亲的熏陶和影响,从小就酷爱艺术。不幸的是,在他六岁时,父亲生病去世了,母亲又改嫁,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了一层阴郁的色彩,产生了“永远孤独的命运感”。
他所生长的城市巴黎,当时是文化艺术的中心,各国的作家、艺术家纷纷来此相聚,艺术气氛相当浓厚。他在这种气氛中生活、成长,逐渐形成了对艺术的敏感,也认识了这座五光十色、放荡不羁的城市。十七八岁时,他经常在拉丁区的诗人画家中做客,变成一个极端的浪漫派。后来,他又决定到印度去旅行,不料这位豪放的文学青年却在远渡重洋途中怀念起家乡来。他停下脚步,逗留在印度洋中当时法国的殖民地留尼汪岛和毛里求斯岛上。南国明媚的阳光和葱郁诱人的景色未能把诗人多留一些时候,不久,他便匆匆地赶回了巴黎。这是他一生中最远的旅行,虽然旅途中外界景物并没有引起他很大的兴趣,然而却极大地丰富了他内心的感受。我们不难在他作品中读到许多描写海洋、阳光和异国情调的内容。
回到巴黎后,波德莱尔索取了父亲的遗产,得到了一笔相当大的款项,于是就奢侈地生活起来。他住着豪华的宅邸,穿着风雅的衣服。依他看来,物质上追求完美,不过是“精神上胜人一筹的象征”而已。他母亲看到他这样铺张浪费、挥金如土,会很快耗尽父亲的遗产,就为他找了一位法律顾问,限定了每月的花费。从此,波德莱尔便一直过着艰苦的日子,而生活的艰苦却促使他拼命地写作。
开始时,波德莱尔主要写艺术批评,以犀利的笔锋阐明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想观点,又以优美的风格创作了不少出色的散文。一八四八年二月革命时期,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鼓舞了他,他创办报纸,发表了好些激烈的文章。人们看到他活跃在街头的革命群众中,火药熏黑了他的双手。然而不久,理想破灭了,波德莱尔又回到了他的文学生涯中。后来,他接触到美国作家爱伦·坡的作品。他与这位诗人在思想上、经历上和才智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以后的十年中,波德莱尔不断地翻译出版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他认为,爱伦·坡是他苦难中的一位朋友,又是创作理论上的老师。爱伦·坡丰富怪诞的想象以及冷静准确的分析使波德莱尔受到了很大启发,使他脱离了当时浪漫主义诗歌的个人情感与忧愁苦闷的泥潭,并且发挥了想象力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
一八六四年,波德莱尔旅行到达布鲁塞尔。一年后,病倒在那里。一八六七年,他在巴黎逝世。死时,只有四十六岁。
诗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留下的作品也很少,除文艺批评论著外,只有一本诗集《恶之花》(收入一百五十七首诗)和两本散文集——《巴黎的忧郁》、《人工天国》。然而,这些为数不多的短小诗文却在某种意义上为世界文坛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启发了整个一代现代派诗人和象征主义艺术家,成为人们至今还在研究和欣赏的艺术品。
他的著名诗集《恶之花》出版于一八五七年。当时,在法国文坛上,浪漫主义经历了风靡一时的发展后,已开始转入低潮。浪漫主义的文学家们纵情地表露了被压抑的思潮和情感之后,都已开始面对现实。那时垂死的封建王朝与新兴的资产阶级正进行最后的搏斗,整个法国经历着急剧的变动,社会各阶层都在分崩离析。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王朝的腐朽,而日益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又使越来越多的无产者更加贫困化。这一切都深深地反映到文学思潮中来。于是,以雨果为代表的一批曾是浪漫主义大师的文学家开始转入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而拉马丁、维尼、缪塞等另一批人却转向了消极浪漫主义一方。轰动一时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开始消沉、瓦解。正在这时,《恶之花》以极端浪漫派的面目在巴黎出版了。这个集子从各个角度来讲,都是面目一新、独树一帜的,出乎人们的意料,顿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某些人认为这个怪物般的诗集是伤风败俗和亵渎神明的。波德莱尔因此吃了一场官司,诗集不仅被禁,而且诗人和出版商都被罚了款。可是当时正流放在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巴黎的忧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