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密码_中国人的野性与疯狂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颂》
商朝的古老传说
第二章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雅》
岐山下的来客
现实版的“封神演义”
西周王朝的兴衰
第三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
东周是怎样诞生的
黄泉见母
天子和诸侯的战争
第四章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齐风》
齐襄公的恋妹情结
一匡天下齐桓公
第五章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邶风》《卫风》《鄘风》
中国第一位女诗人:庄姜
州吁之乱
淫母通媳的卫宣公
淫母成风:那个荒唐的时代
卫国重生记
第六章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郑风》
理想主义的代价
不着调的郑文公
第七章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唐风》
六十七年“成大事”
齿牙为祸
第八章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
艰难的崛起
西戎霸主秦穆公
无奈的秦康公
第九章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曹风》
窥人洗澡的国君
第十章 胡为乎株林:《陈风》
史上最强悍的君臣同乐
史上最克夫的美女
后记 从“诗言志”说开去
本书大事年表
版权信息
诗经密码
作者:刘蟾
本书由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亚马逊全球范围发行
前言
一、关于《诗经》的几个基本问题
1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据学者考证,《诗经》共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由于相传为孔子编纂删定,所以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沿用至今。
《诗经》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为《风》《雅》(《大雅》《小雅》)《颂》。
其中最古老的,当属《颂》。《颂》中的诗歌,大体四字一句,偶尔也有五字、六字,用韵不够规范,应该是诗歌语言尚未完善所致。从今天的考古材料可以发现,《颂》中的诗篇和钟鼎文十分相似,有明显的承续关系,可见,《颂》产生的年代确实比较久远。清人阮元认为,“颂”即“容”,“容”是“样子”的意思,“商颂”就是“商之样子”。王国维认为“颂”的旋律比“风”“雅”缓慢。现在一般认为,《颂》中诸诗篇,是在宗庙中用来祭祀先王先公的乐歌,是配有舞蹈的。
关于《雅》,历来争议较大。有一种说法认为,“雅”是天子所在的都城的宫廷正乐,和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国风”相对。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流行较广的观点。刘师培、王国维、梁启超等人都认为,“雅”就是“夏”的假借字,而“夏”就是古书中所说的“九夏”一类(刘师培《舞法起于祀神考》)。由此得出,《雅》中诸篇,其实就是类似歌舞剧那样的,戴着面具有对唱有表演的乐章。日本学者加藤常贤则直接说“《雅》就是假面舞蹈”,这种说法也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
关于《颂》和《雅》的异同,历来也是讨论较多的话题。宋代学者王柏认为:
颂有两体:有告于神明之颂,有期愿福祉之颂。告于神明者类在《颂》中,期愿之颂带在《风》《雅》中。
就是说“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向神灵献祭;一种是祈福。那么,献祭类的,收在《颂》中;祈福类的,收在《风》《雅》中。日本很多学者持这个观点。以此观之,《颂》和《雅》有同样的性质,都是祭祀中用的诗歌,只是祭祀的目的不同罢了。这种说法也有道理,聊备一说。
“风”字的含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一样。《诗经》中的《风》共涉及十五个诸侯国,故称之为“十五国风”。一般认为,《风》代表《诗经》的最高文学艺术成就。
2
《诗经》中诸作品的作者,多不可考,能够确认的作者大概只有尹吉甫、庄姜、许穆夫人等。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作品多由各国贵族所创作。想来现在很少有人还会固执地认为,艺术源于劳动,这些作品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
同时,作为诗歌集子,《诗经》可能会被当时的盲人乐官加工整理,最终负责编订的也应该是“太师”一类的掌管音乐的官员。
所以说,孔子“删诗说”并不可靠。
3
《诗经》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后代学者,只要涉及文史研究,几乎没有不读《诗经》的。
一般来说,《诗经》的功用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被尊为中国诗歌的源头。
《诗经》一直被尊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和《离骚》一样,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无法撼动的地位。其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一直深深影响着后世。
第二类,是儒家借以教化天下的工具。
《论语·子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史记·孔子世家》进一步引申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于《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儒生据此一直相信,《诗经》是孔子编纂的,是为了政治教化,让百姓学习以后,提高道德修养,最终达到平天下的目的。
同时,《诗经》中的很多句子,也被儒家引申成为人生哲理或者道德信条。比如《论语》中就记载,孔子和弟子们经常用《诗经》里的句子,来讨论、说明一些问题。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不仅如此,《诗经》也被看成一个沟通民间百姓和帝王的途径,帝王通过了解《诗经》中的内容,来了解百姓生活状态,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政策来。
比如《礼记·王制》篇云:“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
《汉书·食货志》云:“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总之,《诗经》在儒家的眼中,是经过圣人编纂的经典,其中必有微言大义,恨不得每个字都有特殊含义——这是《诗经》的政教功能。
第三,《诗经》被当作客观反映历史的材料来用。
任何文学作品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时代特点。《诗经》毕竟是很早的作品,对于史料严重缺乏的上古时期,《诗经》当然是宝贵的材料。通过它,能够了解上古时的典章制度、草木名称等。
孔子说“《诗》……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孟子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明代有人说“六经皆史”,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
4
相对而言,大家更熟悉的,还是《诗经》的文学影响和教化功能。而“六经皆史”的学术观点,也只是认为《诗经》在客观上反映了一些时代特征而已。
极 ............

书籍插图:
书籍《诗经密码_中国人的野性与疯狂》 - 插图1
书籍《诗经密码_中国人的野性与疯狂》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诗经密码_中国人的野性与疯狂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