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2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1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Table of Contents
第二十二集·卦有次序
第二十三集·小有畜聚
第二十四集·以小养大
第二十五集·实践天道
第二十六集·柔能克刚
第二十七集·天下太平
第二十八集·君子的责任
第二十九集·否从泰来
第三十集·无道则愚
第三十一集·否极泰来
第三十二集·一视同仁
第三十三集·万众一心
第三十四集·为富要仁
第三十五集·谦恭合礼
第三十六集·谦谦君子
第三十七集·乐极生悲
第三十八集·择善而从
第三十九集·整治腐败
第四十集·临事而惧
第四十一集·亲临现场
第四十二集·观察瞻仰
第四十三集·见微知著
第四十四集·慎始善终
 
 
 
第二十二集
卦有次序
伏羲氏创造的八卦图只有符号而没有文字,因而被称为“无字天书”,几千年来,后人不断地用文字对八卦图进行各种各样的诠释,逐渐形成了《易经》。其中最著名的有三部:《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这三部《易经》最大的区别,就是六十四卦的排序不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连山易》和《归藏易》渐渐残缺不全了,能够流传至今的,只有周文王所著的《周易》。那么《周易》是根据什么对六十四卦进行排序的?这种排序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大家如果用心看《易经》,会发现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架构,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识,根据自己的见地,根据自己的胸襟,根据自己的涵养,做不同的诠释。所以每一个人讲《易经》,多少都会有所不同,我们都应该予以尊重。
伏羲氏一画开天地,这一画就是太极,而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个三画卦又互相组合,成为六画卦,就形成了六十四卦。也就是说,六画卦一共有六十四种变化(图22-1)。
那么,六十四种变化所产生的卦,该怎么去安排次序?这个当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说你的,他说他的,你排你的,他排他的。我们知道,有一种把艮卦排在第一卦的,叫做《连山易》,因为艮就是山,艮卦上艮下艮,下面一个山,上面一个山,山外有山。当时在天地之间最高的就是山,而且山连续不断,统治者希望他的统治能够像山一样连绵不断,所以就把艮卦摆在第一卦,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也有把坤卦摆在第一卦的,叫《归藏易》。因为坤为地,万物莫不归藏其中。人类的文化和文明都以大地为主,所以在人类文明草创时期以坤卦为首,也是有道理的。而《周易》是把乾卦摆在第一卦。当然,我们也相信有很多人会把谦卦摆第一卦,因为谦卦本来就是《易经》中核心的一卦!还可以把泰卦摆在第一卦……可是弄来弄去,最后大家慢慢地取得一致的想法——就按照周文王当时所排列的卦序,他一定有相当的道理。
历史上《易经》六十四卦有很多排序方法,而至今还广为流传的,只有周文王所著的《周易》,也就是以乾卦为首的排序方式。为了便于人们理解《周易》的这种排序,孔子还专门作了《序卦传》。那么,《序卦传》是如何解释这种排序的呢?
《序卦传》是把乾、坤、屯、蒙、需、讼、师、比……这六十四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次序进行了推演。第一句话是: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天地就是乾坤两卦,所以实际上一出来就是两个卦,不是只有一个卦。因此我们再说一遍,中国人最大的遗憾就是把儒家跟道家分开来看。儒家比较偏重乾卦的发挥,道家比较偏重坤卦的使用,道家的以柔克刚、不敢为天下先,都在讲坤卦。我们只能说把乾卦解释得最精彩的是孔子,把坤卦讲得最精妙的是老子。
一个人,如果始终是儒家的刚健、自强不息,恐怕也活不下去。那样太紧张了,一定要用道家的无为思想来调适。所以孔子不是纯粹的刚健、自强不息,孔子有他轻松的一面。有一天,孔子跟子路说:“哎呀,这个道不可行,我们那么辛苦,人家根本就不相信我们,干脆我们弄个小船,到海外去溜达溜达,不问世事算了。”子路听了就很认真地说:“老师,你真的要去,我陪你去!”孔子说:“你真傻,我会做这种事吗?我讲着玩儿而已啦!”(原文见《论语•公冶长》)这里的“讲着玩儿”就是道家。
同样,一个人就算是道家,也必定有积极的时候,也必定有自强不息的一面,否则也是道不起来的。所以我们不能再把儒道分家。后来我们又把佛家的思想也拉进来,主要就是因为它可以构成我们生活里面更充实的内涵,而它跟《易经》也是不冲突的。
天地生万物,乾坤是《易》的门户,那么,天地的功能是什么?就是创造万物。可能有人会问,这到底是创造论,进化论,还是演化论?我想那是西方的思路,对我们中国人来讲,这些都是同时存在的,既创生又演化,然后又不停地进化,有进必然有退,不可能一路进或者一路退,因为进退是一体两面的。
譬如说中国人有能屈能伸的民族性,这个能屈的部分就是坤,能伸的部分就是乾。乾告诉我们要自强不息,只要有机会就要抓住,只要有能量就要发挥。可是当环境不许可的时候,当你感觉到力不从心的时候,那你就要像坤卦一样的逆来顺受。所以中国人老是讲两句很矛盾的话——自强不息,逆来顺受,合起来就叫做能屈能伸。
读卦的时候,凡是看到一个卦,就要想到与之相反的那一种变化,然后把两个合起来,才可以考虑得比较全面、比较周到。
乾为天,坤为地,天地孕育了万物,所以乾坤两卦成为《周易》的开始。然后乾卦的六条阳爻和坤卦的六条阴爻,互相交错,从而生出其他的六十二卦。那么,天地之间的万物是怎样繁衍的?而乾坤之后的屯卦和蒙卦,又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呢?
《序卦传》接着说道:“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盈”这个字很像怀孕的“孕”字,就表示天地孕育万物,而盈满天地之间的也不过是万物而已。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根本,就是天地。《序卦传》第一句话“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中的“天地”,在告诉我们要把乾坤合在一起(图22-2),而这几句话就在告诉我们要把屯卦与蒙卦这两个卦合在一起(图22-3)。
原始人类一开始是从小孩子出生这个难关去感受始生之艰难的。当你看到屯卦的时候,你可能会想象到一棵小草很容易就生长出来了,不像人出生那么艰难,要怀胎十月,而且生产时还会面临高度的危险。其实如果设身处地,把自己想象成一颗小草,你会发现小草要钻出地面,跟人怀胎十月生产的 ............

书籍插图:
书籍《易经的智慧2》 - 插图1
书籍《易经的智慧2》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易经的智慧2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