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意味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艺术的意味
〔德国〕莫里茨·盖格尔 著
艾彦 译
译林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艺术的意味/(德)盖格尔(Geiger,M.)著;艾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1
(汉译经典)
书名原文:The Significance of Art
ISBN 978-7-5447-2364-0
Ⅰ.①艺… Ⅱ.①盖…②艾… Ⅲ.①现象学—美学—研究 Ⅳ.①B83-06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198853号
 
 
书   名 艺术的意味
作   者
 〔德国〕莫里茨·盖格尔
译   者
 艾 彦
责 任 编 辑

 韩继坤
特 约 编 辑

 贾英红
原 文 出 版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6
出 版 发 行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译林出版社
集 团 地 址

 南京市湖南路1号A楼,邮编:210009
集 团 网 址

 http://www.ppm.cn
出版社地址
 南京市湖南路1号A楼,邮编:210009
电 子 信 箱

 yilin@yilin.com
出版社网址
 http://www.yilin.com
经   销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印   刷
 三河市三佳印刷装订有限公司
开   本
 640×960毫米 1/16
印   张
 19
字   数
 229千字
版   次
 2012年1月第1版 2012年1月第1次印刷
标 准 书 号

 ISBN 978-7-5447-2364-0
定   价
 24.80元
译林版图书若有印装错误可向承印厂调换
目录
译者序
 
第一编 科学背景
第一章 现象学美学
第二章 美学的实质内容
第三章 事实与价值
 
第二编 审美经验
第四章 表层艺术效果和深层艺术效果
第五章 快乐与享受
第六章 内在的专注和外在的专注
第七章 审美判断
 
第三编 审美价值与人类存在
第八章 艺术的精神意味
第九章 各种价值的位置
第十章 审美意味的本质
第十一章 审美态度
 
译者补充说明
译者序
摆在大家面前的这部《艺术的意味》,既是现象学美学的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理论著作,是现象学美学家莫里茨·盖格尔最全面、最重要的著作,也是他的最后一部美学著作。
凡是熟悉美学的历史和研究现状的人都知道,在所有各种自称为科学并且具有比较悠久的研究历史的学科中,美学的处境似乎是最窘迫不过的了——这种处境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虽然古往今来有无数杰出的美学思想家在这个领域中不停地煞费苦心、辛勤耕耘,但却从来没有得到过能够令大多数人满意的收获——迄今为止,美学不仅没有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没有系统严谨的公理系统,而且,更令人难堪的是,它甚至连自己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都无法提供准确的界定和说明。难怪以现代西方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者,要对美学存在的合理性提出怀疑了。如果说美的东西总是在永恒地向人们展示它那无限的魅力的话,那么,美学所处的这种状况则总是在引起人们的困惑,不停地向研究者的智力和思维水平提出挑战,不断地激发人们进一步研究探索的欲望。在《艺术的意味》中,盖格尔所进行的研究探索也和以往的任何其他美学家一样,是以结束美学的这种处境,揭开审美之谜和艺术之谜为目的的。如果希望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理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盖格尔从现象学角度出发进行的这种美学探索向我们表明,方法比结论更重要,至少就美学领域而言确实如此。
之所以这样说,不仅是因为美学研究的演变过程历来与方法的转变息息相关,而且,也是因为盖格尔研究美学所运用的现象学理论本身也主要是一种崭新的研究方法;我们到后面还会谈到,盖格尔本人对现象学美学的贡献,实际上也主要是在方法方面体现出来的。
从西方美学史的角度来看,自柏拉图通过他的《大希庇阿斯篇》对美进行了初步研究之后,一直发展到叔本华的美学,人们在研究美学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基本上是形而上的方法(也可以说是“自上而下”的方法),即从哲学的一般性的抽象原理出发,通过进行演绎推理来推导、解释各种具体的美学问题。一般来说,这种研究方法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以主体—客体的二元分裂、对立为基础,用人类认识活动的模式来研究人类的审美活动。二是强调美是某种与审美主体无关的、具有客观本体性的东西。这两者的密切相关,早在柏拉图那里就以“美是什么?”的形式突出表现出来了。实际上,这种形而上的方法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就是它的弊病,“美是难的”这个结论两千多年来久攻不克就突出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与其说人们在研究美学的过程中,应当从以往研究者的具体结论方面着眼,通过分析和辩论来汲取各种经验教训,还不如说,我们更应当对前人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深刻的反思;因为从根本上说,正是这样的思维方式,这样的研究模式,这样的研究方法,决定了人们用于进行美学研究的基本视角,而这样的基本视角则使他们尽管煞费苦心地对美下过几十种,乃至上百种定义,但最终依然只能是众说纷纭,在具有总体性、根本性和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方面一无所获。
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心理学研究的异军突起,人们开始对这种“自上而下”地研究美学的模式提出强有力的挑战。从费希纳的实验美学开始,一直到当今托马斯·门罗的科学美学研究和阿恩海姆、冈布里奇等人的艺术心理学研究,一大批美学家纷纷从“关于事实的科学”出发,抛弃了以往对审美之谜进行哲学沉思的做法,开始把美学研究的注意力从通过研究审美对象来确定美的本体,转移到集中研究审美主体的心理反应——审美经验上来了;于是,这种自称运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来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科学(它认为哲学美学并不纯粹是科学),就变成了一门心理科学,变成了心理学这门自身同样不成熟的科学的一个分支。其实,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如果说所谓“自上而下”的方法接近于演绎推理的话,那么,这种“自下而上”的方法则接近于归纳推理;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它仍然是一种力图从纯粹理智的角 ............

书籍插图:
书籍《艺术的意味》 - 插图1
书籍《艺术的意味》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艺术的意味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