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先进第十一
半部《论语》
素朴的美
知人论事
听话的颜回
孝子闵子骞
才命相妨的颜回
不问苍生问鬼神
生命的幽默
孔门弟子的素描
言语的艺术
子路的琴学入门
低昂失律的资质
儒家四相
颜回的空 子贡的有
不着痕迹的善人
应机施教
死有重于泰山
历史人物典型的塑立
从政与求学
力挽狂澜的子路
谦谦君子的冉求
性天风月
春风化雨
颜渊第十二
天人合一
静的修养
乾坤马一毛
大光明与复礼
无所住心
身非我有
梦幻空花非真无
顿悟与渐修
司马牛的问题
四海之内皆兄弟
自知者明
众志成城
内外兼修之谓美
历代兴衰的趋势
继绝传薪
书画琴棋诗酒花
吃饭大如天
知人易 自知难
相对的人为政治
能平不平的子路
理难清
完美之不易
上不正 下便歪
风吹草动
闻人与贤达
修养上的三岔路口
樊迟问“知”“仁”
交友的艺术
子路第十三
先天下之忧而忧
才难
孔子要正什么名
问舍求田
斗屋升基之争
政治、经济、文化
仁德须加累积成
正己而后正人
闲话一句
风头主义的英雄
画龙点睛
是不是——士
有恒为成功之本
乡愿之见
国防第一
宪问第十四
侠隐中人——原宪
名利浓于酒
隐痛诗人——吴梅村
草泽中自有经纶
狼虎丛中安身
度德不量力
爱里生害
为政难 做人更难
不学谓之贫
识人难 识己更难
全才——智、清、勇、艺、礼
疑假疑真
挟兵自重
管鲍之交难
死生亦大矣
人尽其才
为正义而言
风云际会
为谁读书
称职的使者
宿将还山不论兵
思无邪
智、仁、勇
待人接物
夫子何为者
报怨与报德
存心自有天知
入山未必心安
大隐市朝
收场不易
不合时宜
圣人头痛的事
急功近利之徒
卫灵公第十五
又说一贯
使节的信条
长安居大不易
夏历与过年
时空问题
英雄无奈是多情
精神失落的病态
反求诸己
多为别人想一想
毁与誉
出入无车少马骑
小忍与大谋
几人忧道不忧贫
器小易盈
烫手的山芋
花果枝叶
季氏第十六
兴灭继绝
族姓的家谱
孔孟曾颜的通天谱
红蓝画线 鬼哭神号
传统历史的资料
侵略者的遁词
老虎出笼 珠宝完蛋
孔子与冉求政略的论辩
先知的预言
朋友之道
说话难 难说话
谁人肯向死前休
怕的哲学
学问的条件
诗礼传家
称呼的礼节
阳货第十七
阳货的火腿
《三字经》与孔子
孔子与子路唱双簧
正反相依
重论诗教
面壁而立的悲叹
礼乐的基本精神
摆虚架子
古老文化社会的通病
患得患失
今古人物论
法尔如是
手挥五弦 目送归鸿
爱的回报——孝
麻将的学术思想
男人与女人
微子第十八
隐士与历史文化
众鸟高飞尽
王不留行
江山与美人
凤凰离乱不如鸡
处处关津处处寒
如此风波不可行
穷达行藏
时衰鬼弄人
周公遗训
子张第十九
有容德乃大
雕虫小技大有可观
学问无尽 岁月难留
体相圆融 用之不穷
交浅不言深
大行与小节
学与仕
办丧事不是演戏
难能可贵
继往开来
法律不外人情
成败论英雄
圣人无常师
宫墙外望
圣人心日月
欲赞无词
尧曰第二十
历史文化的重心——公天下
天人合一的气数
辨中边论
禹分九州
周重九鼎
上古的政治经济
人治法治并重
承先启后
养生送死无憾
从政典范论
四恶
学至三知的结论
乡党第十
《乡党》的歇后语
附录
孔学新语自序
孔学新语发凡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先进第十一
半部《论语》
现在我们开始讲下论。把下论讲完了再回来讲上论的第十篇,作为总结论。假使将来诸位教后一辈青年,我提供各位意见,可用两个方法,一个是先讲《乡党》,孔子生活的素描,然后再从第一篇《学而》一直讲下来。或者照我们现在这个办法,讲到第九篇以后,先把它保留,等到以后作结论。
同时在这里我们想到,也是以前曾提到的,宋朝开国的宰相赵普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句名言。因为赵普与赵匡胤年轻时等于是同学,出身比较艰苦,来自乡间,一生没有好好读过书,后来当了宰相。“半部《论语》”是谦虚的话,表示读书不多,只读了半部《论语》。另一方面,据历史上记载,碰到国家大事或重要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他都停留下来,把今天不能解决的问题,搁置到明天再解决。有人看到他回去以后,往往在书房里拿出一本书来看。后来他的左右,为了好奇,想知道这个秘密,背地里拿出来一看,就是一部《论语》。其实《论语》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治理国家,更没有告诉我们什么孔门的政治技巧,它讲的都是大原则。本来读书就不该把书上的话呆板地用。通常某一句书的原则,可以启发人的灵感,发生联想。我们小时候读书的经验,遇到不懂的句子,问到老师时,老师说,你不要管,背熟就行了,将来就会懂。我们当时对这种答复,心里很不满意。但背熟了以后,年龄慢慢增加,做人做事的经验多了,碰到某一件事,突然触发了这一句书,给我们很大的灵感,很高的智慧,往往就因此知道如何去处理事情,这是事实。
现在了解了上面的道理,开始看这第十一《先进》篇。同时告诉诸位一个经验,我们以前读老书出身的,不是在学校,而是在私塾里读书。读的《论语》,不是现在这样整整一部,是用木刻印在纸上。一篇装成薄薄的一本,每本两三个铜钱,准备翻弄坏了再买新的。而我们当年读《论语》,第一篇就开始读《先进》篇,不是读《学而》篇。
素朴的美
现在我们讲《先进》的观念,和下面第十二篇《颜渊》等等,等于上论的《学而》、《为政》、《里仁》这些篇章的注解。以实际的例证来作注解,叙述孔子当时师生之间的讨论,以及他自己实地的一些作为。所以还是连贯的。
为什么篇名叫《先进》?我们看到上论各篇,几乎都是拿每篇第一句的头两个字来作题。古人许多著作往往同我们现在相反。我们现在写一篇文章的程序,是先构想好一个大体,下面分几章,立好大题目,章的下面再分几项、几点,很有条理地写下来。和盖房子一样,先画好图,搭好钢架,然后水泥一灌就行了。中国古人写文章,完全不同。我们小时候写东西,也都是走古人的路线,大致上没有什么题目。真正抒情的,自己感情思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写完了以后再想一个题目。试看古人写诗,尤其唐诗中李商隐的诗,“无题”特别多。写了以后,没有题目,算了,就叫“无题”诗。不过也不要上当了,有些无题诗,真有题目, ............

书籍插图:
书籍《论语别裁下》 - 插图1
书籍《论语别裁下》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论语别裁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