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疯狂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Content
Chapter_1
Chapter_2
Chapter_3
Chapter_1
追星族是怎样炼成的:解读“疯狂”(选载) 作者:武志红
超级追星狂是怎样炼成的
虽然狂热追星的事件屡有发生,但2007年3月26日无疑是中国追星族史上标志性的一天。当日,刘德华的女歌迷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在香港跳海自杀。
为了吸引自己痴迷的女影星朱迪?福斯特的注意,美国男子欣克利不惜刺杀美国总统里根,因为脑子里一个莫名其妙的声音,英国男子马克·查普曼杀死了披头士乐队的灵魂人物约翰?列侬。
但相对而言,或许杨勤冀自杀一事更加不可思议,因为这不是一个粉丝的疯狂,而是一家人的疯狂。
不过,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几乎一个超狂热的追星族,背后都有特定的家庭因素。他之所以痴迷一个明星,其实是想弥补他在家庭中的一些缺失。
杨丽娟说,她在16岁的一个晚上梦见了刘德华,从此狂热地痴恋上刘德华,随后无法上学无法交际更无法工作,她的所有关注点全放到了刘德华的身上,搜集关于刘德华的一切物品,参加其演唱会,人生也只剩下了一个梦想:与刘德华近距离见上一面。
这看似是一个无缘无故的偶然事件,仿佛是那个梦将她拉入了一个迷幻世界,从此沉溺而不能自拔。
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自发性的事件,都反映了一个人内心的需要。杨丽娟也不例外。
那么,是什么需要呢?在我看来,就是回避成长责任的需要。
杨勤冀自杀后,杨母说,杨丽娟痴迷刘德华后,他们从未阻止过女儿。这显然反映了一个事实:杨勤冀夫妇对这个女儿过于溺爱。这不难理解,杨勤冀是在近40岁的时候,才有了一个女儿,老来得女,男人是很容易生出溺爱之情的。
对于一个不到6岁的孩子,溺爱会让他产生一个错觉:我很强大。因为,他的那个小小的世界里,他似乎可以为所欲为,他想要什么想做什么,父母几乎都可以满足他。这会让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但是,他一方面是感觉自己无所不能,另一方面却是极其无能。因为,父母在替他完成一切成长需要的同时,也剥夺了这个孩子在挫折中成长的机会。父母越溺爱,这个孩子的成长机会被剥夺得就越厉害,他也因而就越无能。6岁前,是发展各种能力的关键期,如果6岁前一直被严重溺爱,这个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就都遭到了严重损害。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发现这一点。他会发现,自己不能和小伙伴打成一片,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交际;他也会发现,像在学校打扫卫生这样的琐事对他都是一个折磨;他还会发现,老师和同学不会像父母一样把他奉为中心……
这些发现会令他备受伤害。并且,6岁前,他以为父母很强大,什么都能替他解决,但现在他知道,父母其实是很平凡的人。
这时,他就很容易产生一个幻想:如果有一个远为强大的新“爸爸”或新“妈妈”,那是不是一切难题又可以迎刃而解了?
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而言,他最容易看到的远为强大的新“父母”,无疑是曝光率最高的各类明星了。于是,各类明星最容易被选中,所谓的狂热痴迷也由此而产生。
这或许就是杨丽娟痴迷刘德华的心理真相。6岁前,父亲能帮她化解几乎一切难题。但当她16岁时,父亲对她的很多问题都无能为力,于是她开始幻想出现一个远为强大的新“父亲”,而刘德华就是被她的潜意识选中的新“父亲”。
痴迷刘德华是她内心的需要
正常热度的追星,是很正常的,也是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成长的必然过程。小时候,他们是通过认同“强大”的父母来发展自己的人格的。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会发现,父母其实很平凡,于是他们就渴望找一个远为强大的新的“父母”,通过认同他们,来继续发展自己的人格。于是,他们也会追星,其实调查显示,超过90%的孩子都有自己崇拜的明星。
在正常的追星过程中,孩子会认同他们,将他们的一些被媒体描绘的人格特质吸收到自己的心中,他们的人格也由此出现成长。
但是,杨丽娟对刘德华的狂热痴迷,就不是认同,不是为了自己人格的成长。相反,她是幻想再有一个更强大的新“父亲”,替她解决成长的难题。但这当然不可能,于是,她的追星就成了阻碍她成长的因素。一方面,她狂热追星;另一方面,她严重自闭。所谓的自闭看似是因为痴恋刘德华的结果,实际上是逃避自我成长的一个借口。
奇特的是,女儿如此明显不对劲,但杨勤冀夫妇居然一点都不这么看。以前,他们对媒体说,曾斥责并阻止过女儿痴迷刘德华,但杨勤冀自杀后,杨母对媒体承认,他们从来没有指责过女儿,相反认为女儿这样很正常。杨父更是在遗书中为女儿的病态痴迷辩护,认为女儿这种痴迷是伟大的爱。
显然,不只是杨丽娟不敢面对现实,而是杨家三人都拒绝面对现实。这导致他们最终只能“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
以前,杨丽娟的唯一梦想是与刘德华近距离见一面。但真地近距离见了,她又不满,而是渴望与刘德华单独待上几分钟,一起唱唱歌玩玩游戏。她说,如果能有这样几分钟,她就心满意足了。但是,假若刘德华真满足了她这个要求,她可能会产生新的渴望。
因为,她对刘德华的痴迷,其实就是逃避她的个人成长的借口。见了刘德华又如何,刘德华真与她单独相处几分钟甚至一天又如何?那之后,她还是要单独去面对一个事实:她是一个没有能力没有工作没有朋友的大龄女子,现在,她还失去了父亲失去了资产,剩下的只有债务和同样没有能力的母亲。
于是,尽管父亲已为她而自杀,但当《华商报》记者问“究竟你是更爱刘德华还是更爱父亲呢?”她的回答居然是“就是爸爸死我也不后悔,我不见到他我是不会走的”。当记者又问她,你不是已和刘德华合影了吗?她的回答是,那张照片是合成的。
显然,她仍然沉浸在对刘德华的痴迷中,即便父亲的死都不能把她拉回来。
再套用前面的那句话“人的一切自发的行为都是内心的需要”来解释的话,她继续痴迷刘德华仍然是她内心的需要,她需要用这个痴迷逃避那个不堪面对的真实世界。
爱的匮乏也会催生追星狂
过度的溺爱容易导致狂热追星,而爱的严重缺失,也容易导致这一点。
2005年底,周杰伦歌迷谢枫在周杰伦的广州演唱会现场吞安眠药自杀,此后我参与这一事件的连续报道。他也是狂热痴迷周杰伦,不过,他对周杰伦的痴迷相对比较现实,他的确崇拜周杰伦,但同时也渴望周杰伦能治好他的偏瘫。
不过,与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解读疯狂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