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常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8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儒家文化常识/杨朝明主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1
ISBN 978-7-210-08116-6
Ⅰ.①儒… Ⅱ.①杨… Ⅲ.①儒家-文化-基本知识 Ⅳ.①B222.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303315号
儒家文化常识
杨朝明 主编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三经路47号附1号(邮编:330006)
编辑部电话:0791-86898980
发行部电话:0791-86898801
网址:www.jxpph.com
E-mail:jxpph@tom.com web@jxpph.com
2016年1月第1版 2016年1月第1次印刷
开本:710毫米×1000毫米 1/16
印张:28
字数:400千字
ISBN 978-7-210-08116-6
赣版权登字—01—2015—899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定价:56.00元
承印厂:北京中印联印务有限公司
赣人版图书凡属印刷、装订错误,请随时向承印厂调换
序言
Foreword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专程来到孔子故里曲阜,在孔子研究院举行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随后,习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着眼于民族发展长远大计,坚定自信地开启了构建时代新文化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步伐,对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体系意义重大。
习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条件。”孔子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总书记系统阐发了儒学在历史的发展、在社会的作用、在今天的世界等问题,从时代高度上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全方位、系统性地阐述传统文化的巨大贡献,显示了对孔子儒学的理性认知和充分尊重。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长期动荡不安,中国人民在这一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不断探索社会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明确态度与深刻认识,指明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战略要求与努力方向,有助于澄清模糊认识,纠正片面看法。我们必须正本清源地理解传统文化,历史科学地继承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的成果苏醒过来,让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焕发生机。
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首先明确孔子儒学在历史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文化学的理论,文化应包括不同的层级,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思想文化。孔子思想或儒家学说是深层的思想文化,深深蕴含着传统中国的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对于中层的制度文化和表层的物质文化起着影响与支配作用。
中国儒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先秦时期的“原始儒学阶段”,这是儒学的初创时期;二是秦汉以来至近代以前“帝制中国时代”的“儒学发展阶段”,这是儒学与社会历史文化密切结合的时期;三是近代以来,尤其甲午中日战争以来的“儒学反思阶段”(或称“儒学反省阶段”),人们对儒学价值产生认识上的分歧,就在这个阶段。
把孔子学说的影响或儒学发展这样区分,有助于认识的提高与理解的深化。作为思想文化,孔子儒学影响之大罕有匹敌,后人对其价值认识分歧之大同样无与伦比。对孔子,有人尊崇、膜拜,有人谩骂、揶揄,正像乔羽先生《孔子赞歌》中所说,有人把他“捧上九天”,有人把他“打翻在地”。自孔子至今,虽然人们对他的关注从没停止,而对他思想的分歧也从未中断,这形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景观”。
先秦儒学是在继承上古三代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孔子之教就是“成德之教”,在儒学创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以及子思、孟子、荀子等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具有明显的“德性色彩”。他们特别强调“正名”,主张“修己安人”和“仁政”“德治”;汉代以后,儒学则有所不同,为适应专制政治制度的需要,逐渐强调君权、父权和夫权,儒学慢慢蜕变,呈现出为后世诟病的“缺乏平等意识和自由理念”,这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正因如此,近代以来,人们对孔子儒学的态度形成了明显对立、水火难容的两极。分歧的形成,也与近代中国社会特殊的历史变动有关。反对儒学的人多将中国的衰败归咎于孔子儒学,其逻辑很简单,在帝制中国时代,孔子被尊崇到极高地位,儒学是统治学说,既然中国落后挨打,儒学自然难辞其咎。这种“全盘性反传统主义”运动,其思维方式存在偏颇显而易见。不过,这场“思想启蒙运动”以鲜明的反传统形式出现,但仍然有代表人物看到孔子与后儒的不同,明确指出不能完全否定孔子和传统文化,主张应该分清“真”“假”孔子。
当人们正本清源地深入研究之后发现,“保守”孔子儒学传统的人多看到了原始儒学的真精神,而持“激进”立场的人则更多看到了作为“专制政治灵魂”的“偶像的权威”。当然,那时也有不少清醒的思想家,如李大钊说: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后来也有学者明确提出,要“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我们确实更应该关注原始儒学,澄清误解,明辨是非。
90多年前,历史学家柳诒徵先生说:孔子是“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儒学与中国社会结下两千多年的不解之缘,肯定有它的深层原因。即使身处局外,即使是国外的学者,也看到了孔子的重要价值,因为有了孔子,中华民族比世界上别的民族更和睦、更和平地共同生活了几千年;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很多价值观念。毫无疑问,孔子学说,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日子里,其积极作用不可低估。
今天的中国,孔子儒家的价值观念仍然奠定着中华儿女的生命底色。孔子思想是要把人培养成为有爱心、有情怀、有担当、爱学习、求上进的君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所以,个人的道德修养,尤其青少年的是非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儒家文化常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