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萍班级日志:我们二年级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薛瑞萍班级日志.我们二年级啦/薛瑞萍 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014.4重印)
(亲近母语)
ISBN 978-7-5495-0076-5
Ⅰ.①薛… Ⅱ.①薛… Ⅲ.①小学—班主任工作—工作经验②小学语文课—教学研究 Ⅳ.①G625.1②G623.20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37202号
出 品 人:刘广汉
责任编辑:刘美文 卢 义
装帧设计:徐 妙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出 版 人:何林夏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销售热线:021-31260822-882/883
北京东君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三间房工业区 邮政编码:102600)
开本:720mm×1000mm 1/16
印张:16
字数:252千字
2014年1月第1版 2014年4月第2次印刷
定价:32.0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印刷单位联系调换。
看云的意义:还至本处
我是被台上的看云打动的。2005年4月15日,南京。那天她演讲的主题是“根在沃野”,说的是自己的阅读和教学的经历。在素朴而典雅的东南大学礼堂,她端坐台上,舌灿莲花,大放光明,语调慈柔,却不乏锋芒,听来声声在耳;她的手随着语言的顿挫而摆动,似乎在寻找言语的节律。在此之前,我阅读过她的不少帖子,惊叹于她的文字,尤其是流淌于其中的大气和厚重。也正因为如此,当我的朋友筹办活动的时候,我力荐邀请看云。在我看来,为了人气,名师固然要请,但一个立意较高的活动,必须给老师们更好的引领。但我还是没有想到,看云的讲座居然如此打动了我,打动了台下的上千名教师。其实与其说是打动,不如说是惊喜,是唤醒。多年来,我主持亲近母语实验研究,倡导儿童阅读,可谓上下求索,在我看来,童年应该是快乐的,母语学习应该是简单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母语的化身,但有这样的老师吗?有这样的教学吗?母语教育能找到回家的路吗?
在那一刻,我知道,我自己真正找到了回归的道路。
让我们一起回家。
回到来处。
还至本处。
本处之一:回到母语温暖的怀抱
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
每个语文教师都应成为道成肉身的语文。
如果我们老师有非常好的语言功底,即使满堂讲,又怕什么?学生的语言是听来的,是读来的。
我基本不改作业,因为我极少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
看云的狂人狂言,因为有底气而不觉狂妄。
看云的底气来自她的“海读”,在回顾自己最初十几年的教师生涯时,她提到了自己因为上了师范,不甘心做一个教师,于是就以“诗人梦”做了替代。于是,在同学们懈怠时,她借、买、抄、写,夜以继日地读,常常一人空室,高诵《过秦论》、《长恨歌》、《琵琶行》、《叶甫盖尼·奥涅金》、《吉檀迦利》、《先知·沙与沫》……这应该是她真正厚积底气的最初阶段、重要阶段。而难能可贵的是,她将读书的习惯保持到了工作后。在最初的律师梦破灭后,在厌倦了没有自由精神的公开课后,她将自己的获奖证书全部收起,决意“隐逸”,读愿意读的书,做愿意做的事,和学生一起过宽松、舒服的教育生活。春往秋来,她每天在学校都要“发声读”一小时左右,且读无定所。自己读书,在班上读书给孩子们听,在孩子们写字时读书,在孩子们上体育课的时候在空教室里读书,在办公室里读,在有风穿行的走廊上读。
她读书有一些习惯,一是喜欢发声读,二是好书至少读两遍,三是觉得最好的必须要写了读书笔记。而她读的往往是真正的经典,在她看来,“除却经典不是书”,经典意味着真正的文化的根,是精神不竭的源。
她不仅自己读书,而且带着孩子们读书。从一年级开始,她基本不让孩子们带书面作业回家,作业都在校内完成,孩子们每天要做的就是完成一首童谣或者童诗的背诵,看云称之为“日有所诵”。她在课堂上讲故事给孩子们听,用“白色朗读”把一个个经典的图画书,一个个经典读给孩子们听。她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每天上学书包里都必须装着课外书,作业完成的同学就可以看课外书。每周有两节读书课,学生汇报读书心得和交流日记,是为“手不释卷”。一年级要求孩子们“每天一句”,二年级开始一周三篇日记,是为“间有所记”。
母语是可亲的,母语学习是简单的。快乐地诵着诗意满满的句子,读着童趣盎然的儿童文学名著,写着虽然稚嫩却出乎性灵的句子,看云的学生何其幸福!只有这样一个充分感受过母语温暖的教师,才能把学生带到母语温暖的怀抱。
要做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自己先做语文人,要培养读书的种子,自己先做读书人。这是看云告诉我们的再朴素不过的真理。
其实这个道理是再简单不过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听说读写,又怎么教孩子听说读写呢?语文教师成长的第一要义就是力求自己成为语文的化身,语文教师应该力求锤炼自己的语言、文学素养,然后才是教育素养、教学方法。教师培养、教师培训应该唤醒教师对于语言的感觉,然后才是技巧的训练。但遗憾的是,多少年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却更多是在技巧的泥潭里打转。母语教育改革的根本出路在哪里?我看恐怕还在培养一批热爱母语,有较高的语言素养,有教育情怀的语文教师。
让我们一起回家,回到母亲的怀抱。
跟着看云,跟孩子们一起:
日有所诵。诵童诗,诵唐诗,诵《诗经》,诵《论语》,诵《老子》,诵泰戈尔,诵在时间的流里,诵在四季的风中。
手不释卷。读儿童文学,读教育名著,读古往今来的文化名著。
间有所记。写所见、所闻、所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做过的事,写自己的教育思考,发出自己的声音。
本处之二:回到大地的怀抱——“草根”的力量
看云曾经自称“草根教师”。她的的确确是一个“草根”,这么多年,她一直待在一个城郊结合部的小学,这么多年,她一直带着一个班,任教语文课并做班主任。
她的班是她的“根”。她把自己的根扎在五十八个孩子中间。她在带过两个大循环,回头带一个一年级班的时候,在“教育在线”用“guiqulai”开辟了专题帖。“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第一度春夏”、“我们二年级啦”、“三(2)班的故事”是她的网络班级日志,记录了她的教学、班主任工作以及部分生活。这些原生态的班级日志给我们研究看云提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薛瑞萍班级日志:我们二年级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