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作品集-心理类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心理类型
作者: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目录
版权信息
1989年译本序
原序
导言
第一章 古代和中世纪思想史中的类型问题
第二章 席勒对于类型问题的观念
第三章 太阳神精神与酒神精神
第四章 人类性格区分中的类型问题
第五章 诗中的类型问题:斯比特勒的《普罗米修斯与埃庇米修斯》
第六章 心理病理学中的类型问题
第七章 美学中的类型问题
第八章 现代哲学中的类型问题
第九章 传记中的类型问题
第十章 类型总论
第十一章 定义
结语
译后记
1989年译本序
当现代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的著作和学说在我国引起强烈反响时,这一流派的另一位泰斗——荣格的思想迄今却鲜有介绍。为此,让我们把荣格这一在西方思想界有着深远影响的代表作《心理类型》奉献给广大读者,以便使读者可能较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位心理分析的杰出天才。
荣格在西方思想界堪称怪才,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而又晦涩难懂。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他一直讳莫如深,怯而止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惊奇地发现,当代许多新思潮、新流派、新观点都或多或少地与荣格的思想有关,或从他那里得到验证,荣格的思想成了许多著名思想家的先导,荣格似乎成了一位预言家。这样,即使在西方,荣格也仿佛成了一位新发现的人物,他的理论体系正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
荣格所涉及的领域大都鲜为人知,他在人们知之甚少甚至完全无知的领域拥有惊人的渊博知识,正是在这些领域,他的心理分析的天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荣格一生都在思索无意识和种种人生的神秘现象,他说:“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历程。”因此,他的全部理论重心在于:用他的专业知识——精神病学知识——来诠释无意识,思考人类千奇百怪的神秘现象,从而给它们以科学的理解。他研究炼金术、星相学、卜卦、心灵感应、特异功能、瑜珈术、招魂术、降神术、算命、飞碟、宗教象征、梦幻等等。他所研究和思考的这一切,正是人们感到神秘而又毫无了解的领域,正是野蛮和迷信所笼罩的领域,也正是在这里,荣格最容易遭受人们的误解、非议甚至抨击。并且,这也是导致他的理论体系晦涩而难以为人们所接受的缘故。但是,不管怎样,荣格是试图把我们带出这些可怕的人类精神迷宫的杰出先驱,不管他的指引可能多么晦涩难懂,但是我们必须跟上他、了解他,以便能够超越他。
毫无疑问,《心理类型》作为荣格的代表作,较全面地表现了荣格这些深刻而独特的思想。本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章至第九章主要从世界思想史的角度,从个体心理出发,勾勒两种心理类型——内倾和外倾,四种心理功能——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的历史演变。在此深广的历史勾勒中,他涉及哲学、美学、文学、文化学、精神病学、神学和宗教等思想领域。由于荣格把自成体系的无意识、非理性、象征、幻想、欲力、价值这些概念引进这些领域,使得他几乎在每一专门领域都有着独创性的论述,使每一领域都闪烁着他睿智的光辉。在这种近乎囊括一切的论述中,荣格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而留下了这部极为独特的人类精神发展史。本书最后两章为第二大部分,是荣格思想系统的逻辑展示,是对第一大部分的理论总结。前一章为类型学总结,后一章则对他思想中的主要概念作出了界定和阐述。这两大部分一从史的线索,一从逻辑线索,纵横交错而从整体上展示出他的类型学观念。
在此,要想全面地概述荣格的思想是非常困难的,似乎也没有这种必要,因为读者自会从这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中获得启迪。笔者在此只想从心理学、哲学、美学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如果荣格的理论基础是从他接触弗洛伊德开始的,那么他的思想的真正确立,则以他与弗洛伊德的决裂为标志。
1907年,当荣格把他的第一本著作《精神分裂症心理学》寄给弗洛伊德后,便大为弗氏所赞赏,邀请荣格去维也纳做客,两人一见倾心,竟持续长谈十三个小时。尔后,由弗洛伊德力荐,他荣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第一任主席,弗氏称他为他的过继长子,他的王储和继承人。
但是,荣格是一位极富独创性的理论家,并不甘心依附于他人门下。荣格不久便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许多基本范畴产生了怀疑。这样,他写作了《转变的象征》,该书标志着他与弗洛伊德的决裂。决裂曾使荣格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在痛苦中艰难地思索。于是,在经过三年沉寂之后,荣格写出了他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心理类型》。这部著作从根本上使他与弗洛伊德学说区别开来了,并向世界思想界显示了他——荣格的存在。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根本分歧,在于对无意识范畴的不同界定。无意识是精神分析流派的核心概念。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有两层含义:一指人的本能欲望,一指本能欲望的压抑。并且弗氏一再强调,本能欲望主要指性欲,本能欲望的压抑主要是性的压抑。因此,性欲和性压抑所构成的无意识与人的意识功能的冲突,是人类永恒的悲剧性冲突。这种冲突的失控是导致人的精神疾病的最终根源,因而精神分析就在于使人压抑的性意识上升到意识的层面,从而恢复两者间的平衡。弗洛伊德并由此而追溯,人的无意识性压抑,多半源于幼年时期的性的创伤。
荣格认为,弗洛伊德把无意识概念简单化了。无意识是个非常丰富的概念,它远非性欲所能完全包容。性欲仅只是人的种种欲望之一,除此之外,人还存在多种欲望。荣格激烈反对弗氏的泛性论观点,他把人的欲望统称为生命力,因而,人的精神分裂并不只是性的创伤问题,关键是生命力的表现。
正因为这样,荣格坚决反对弗洛伊德把欲力(libido)这一概念等同于性欲,而认为它是人的生命力的普遍表现。它实质上是一种能转化为心理能的物理能,源于人对营养的需求。在荣格看来,人的人格系统主要靠这种生命的能量来维持和发展(荣格也把它称为心理值)。人的进化、人的摆脱野蛮状态、文明的发展在于这种生命力的分配。他批驳了弗洛伊德主张人类文明建立在对性的压抑之上的观点,而认为关键是欲力(生命力)的引导问题。
当然,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分歧并非仅仅如此。在荣格看来,弗洛伊德称之为无意识的东西只不过涉及了个人无意识,个人无意识只是无意识的表层内容。荣格发现,在个人无意识之后,还存在一种更深广、更隐晦,也更可怕的东西,这 ............

书籍插图:
书籍《荣格作品集-心理类型》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荣格作品集-心理类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