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在高处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5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增订版序 我愿此生辽阔高远
自序 因为无力,所以执着
辑一 面包与玫瑰
国家与玫瑰
挡得住德军,挡不住生活
老教授与小王子
梭罗的树林
为情侣求饶
今夜,谁在搜捕圣诞老人?
好色关乎心灵
铺路石下是海滩
诙谐社会,政治如何玩赏?
赘肉政治学
第六种自由
为什么自由先于平等?
洛克如何理解超女?
看电影,还是哭电影?
绑架为什么流行?
能养政府,为什么不能养猪?
开公司,还是开法院?
不要活在新闻里
一个中国人的不高兴
地图知识分子
“火星文”入侵
背着国家去旅行
国破山河在
辑二 自救与自由
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
人质为什么爱上绑匪?
奖励你,控制你
不自由的秩序如何杀人?
屋顶上的矿难
公民膝下有黄金
没什么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
谁来同情“体制内弱者”?
守住良心的“一厘米主权”
柏林墙上有多少根稻草?
救故乡,救公共精神
每个村庄都是一座圆明园
从魏珍怎样到郝思嘉?
杀鸡儆猴,猴为什么鼓掌?
“网瘾”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
二等于多少?
人是什么单位?
条件即逆境
预言的囚徒
人类为什么迷醉于暴力?
哪里有混乱,哪里就一定有不自由
虽自由无以言说
艾氏9·11
床上爱国主义
国界与自由
辑三 历史与心灵
以河为界的正义
假如我改《西游记》
死刑是个笑话
曼德拉的光辉岁月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英雄为何救美
被误读的《死亡笔记》
天堂五分钟
光荣背叛
为自由而担责
辑四 演讲与独白
每个人都有权有势
中国人的自由传统
自由在高处
识时务者为俊杰
日报七年,我的文字心灵
把一生当作自己的远大前程
后记 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我们想象的自由
增订版后记 小心,你想要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自由在高处/熊培云著.—2版(增订本).—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2
ISBN 978-7-5133-1713-9
Ⅰ. ①自… Ⅱ. ①熊… Ⅲ. ①时事评论—中国—文集 Ⅳ. D609.9—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95838号
自由在高处
(增订版)
熊培云 著
责任编辑:
陈万龙
特约编辑:
陈 卓
责任印制:
韦 舰
封面设计:
@broussaille 私制
出版发行:
新星出版社
出 版 人:
谢 刚
社 址: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丙3号楼 100044
网 址:
www.newstarpress.com
电 话:
010—88310888
传 真:
010—65270449
法律顾问: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
读者服务:
010-88310811 service@newstarpress.com
邮购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丙3号楼 100044
印 刷:
北京盛源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787mm × 1092mm 1/32
印 张:
14.5
字 数:
230千字
版 次:
2015年2月第二版 2015年2月第一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33-1713-9
定 价:
42.00元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如有质量问題,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You the Freedom
你即你自由
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易卜生
增订版序 我愿此生辽阔高远
《自由在高处》出版后,几年间加印了三十余次。读者之中,有的青春年少,有的白发苍苍;有的久居故土,有的远渡重洋。对作者而言,一本小书能够受此礼遇,不去妄想有何功德,至少是苦有所值,让我感恩了。
考虑到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本次修订特别增加了“历史与心灵”一辑,同时对自由与责任、中国人的自由传统等内容作了补充。除此之外,借撰写修订版序言之机,我想就最近的一些思考向读者做一个简要的说明。
一
近几年,除了在南开教书,我依旧忙于下乡和出国。国外的访问,主要集中于美国和日本。
两次访问美国给了我不少收获。先是于2012年底受卡特中心邀请观摩美国大选,它让我具体入微地了解到美国选举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在选举总统的时候,各地还同时要选出验尸官,这是我以前一无所知的。但验尸官的确很重要,因为他是让法律成为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关键因素。回国两个月后,我又自费重返新大陆,这次是着重寻找美国社会变革中的精神资源,包括独立战争与制宪会议期间美国国父们的言行,以及近百年来美国非暴力社会运动中的思想资源。我还特意选择在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市孤身一人度过了自己四十岁的生日,算是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一点纪念吧。相比占领华尔街等占街运动,我更欣赏的是发生于阿拉巴马州的这场黑人联合罢乘公交车运动。大规模的占街运动一旦旷日持久,就必须面对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让民主诉求不伤害自由;二是何时结束,在什么条件下结束。而在1955年的蒙哥马利,每一位黑人都用脚投票,对自己的良心负责,没有谁强迫谁,也不必和谁讨价还价,而历史真的被这种“脚踏实地”改写了。
回想两次美国之行,让我触动最深的还是对富兰克林的了解。美国制宪会议被后世写成了英雄史诗,然而整个过程不可不谓风雨飘摇。1787年,在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和争辩后,各州代表因为各执己见几乎要分道扬镳,正是富兰克林的一番话在最后时刻打破僵局,凝聚人心——当时富兰克林白发飘飘,已有八十高龄,是唯一一位坐着轿子到费城来开会的,而华盛顿将军当时也不过五十多岁。
主席先生,首先我必须承认,对于这部宪法的部分内容,目前为止我并不尽然同意。可是我也不敢说,我永远都不会赞成,我的岁数这么大了,不乏原以为自己眼光正确,可是后来经过深入了解、周详考虑,却不得不改变看法的经验,甚至有许多我一度以为正确的重大事件,事后却发现大谬不然。因此,我的年纪越大,反而越不信任自己的判断,愈发看重别人的判断。就像许多宗教上的宗派一样,许多人总以为自己的一派拥有全部的真理,只要别人的意见和自己不一样,就一定都是错的……很多平民也老以为自己绝对无误,就像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宗派一定是对的一样……
先生们,就是带着这些感悟,我愿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自由在高处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