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孤立的人最强大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时代的前夜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反孔子的“托拉斯”
个人的自由与国家的自由
“正义的火气”
“杀君马者道旁儿”
主义向左,问题向右
忍不住的新努力
自由主义的观象台
“好人当政”与“跪着造反”
“最不名誉的事”
“悖主”与“善后”
“掉下来”的导师
“被革命压死了”
“胡适系反党”
北大中兴
“憎恨残暴也憎恨虚妄”
守卫课桌
杂志与救国
“民治”与“新式独裁”
北大校长
十年计划
没有选择的选择
民主的“装饰品”
“这样的校长真不值得做”
“过河卒子”
胡蒋之间
不做大哥
对胡适的“围剿”
自由主义之路
胡适之死
胡适的“非典型性”
秩序与共识
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
“被杀死的摩西”
时代的前夜
  
  “如果我们已回来,你们请看分晓吧。”
  “You shall know the difference now that we are back again.”这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第十八章中的一句诗。1917年3月,二十六岁的胡适把这句话翻译在日记中。四个月后,胡适乘坐轮船跨越太平洋,回到了阔别七年的中国。
  胡适对这句格言情有独钟,两年后他在北京“少年中国学会”的演讲中再度提起,并重新翻译:“如今我们回来了,你们便看看不同。”演讲最后他大声呼吁:“这便是少年中国的精神。”
  胡适回国之前,对自己的人生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规划。这一年的1月,他去费城讲演,顺便去看望了在华盛顿的同学朱经农。他在日记中记录了两人谈话后的感想:“我们预备十年以后中国人有什么样的思想,此问题最为重要,非一人能解决也,然吾辈人人心中当刻刻存此思想也。”此时的胡适,已经立志回国后要去影响、塑造中国人的思想了。
  实际上他在1915年就有这样的想法。他在这一年5月的一篇日记中写道:“吾不可不周知博览,以为他日国人导师之预备。”这时候他已把“国人导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并且开始为之奋斗。四个月后,胡适结束了康奈尔大学的学业,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部跟随杜威研究哲学。
  回国之前,北京大学的文科学长陈独秀已经向校长蔡元培力荐胡适为教授,甚至愿意把“文科学长”的位置也让给他。对胡适而言,进大学教书是个再好不过的选择。他在美国与教授亚丹的谈话中说:“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无博物院,无美术馆,乃可耻耳。”
  不过蔡元培看中的并不是胡适肚子里的洋墨水。胡适晚年回忆,蔡元培决定聘请他,是因为看到了他在美国写的考据文章《诗三百篇言字解》。这是一篇研究《诗经》中所有“言”字意思的文章。
  胡适去美国时还是宣统的年号,回国已换新天,但满心憧憬的洋“博士”,下了船却大失所望。国号变了,国体也变了,他却没看到任何新的气象,尤其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依旧死气沉沉,古国文明如一潭死水,看不到生气。
  胡适把这些见闻写进了《归国杂感》。他去上海大舞台看戏,演员还是赵如泉、沈韵秋、万盏灯、何家声、何金寿这些人,“没有一个不是两年前的旧古董”!而他十三岁初到上海读书的时候,他们就占据着舞台。胡适对朋友说,这大舞台就是中国的缩影,招牌是新的,房子是新的,座位和布景都是新的,但唱的还是老戏,做戏的还是那几张老脸。
  他去逛书店更加沮丧,抽出一本《墨学微》,还是梁启超十四年前的旧作,不曾改一个字;当年最流行的一部小说是《新华春梦记》。他再去看英文书,“大概都是些十七八世纪的书,内中有几本19世纪的书,也都是与现在欧美的新思潮毫无关系的书”。有名气的英文教师连萧伯纳的名字都没听说过,更不要提契诃夫和安德烈耶夫了。
  胡适更加感慨:“我看了这个怪现状,真可以放声大哭。如今中国人,肚子饿了,还有些施粥的厂把粥给他们吃。只是那些脑子饿的人可真没有东西吃了。难道可以把《九尾龟》《十尾龟》来充饥吗?”
  与文化的荒凉相关联,政治上虽然改天换日,但仍旧一片荒芜。民国虽然成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体制远未建立。1913年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遇刺身亡。接着袁世凯又罢免了国民党人李烈钧、胡汉民、柏文蔚三省都督的职务。孙中山和黄兴即起兵讨袁,号称“二次革命”,不久即告失败。孙中山、黄兴再度逃亡日本。1914年2月,袁世凯又囚禁了章太炎。随后袁世凯称帝,旋即暴毙。就在胡适的归船在横滨靠岸补给时,张勋的辫子兵刚刚冲进北京,导演了一场复辟闹剧。
  在这个时代变革的前夜,感到寂寞与苦闷的并非只是胡适。远在北京的鲁迅,那时的周树人,正坐在绍兴会馆的槐树下消磨着生命。他摇着蒲扇,“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逛琉璃厂、抄古碑是周树人苦闷中的唯一寄托。
  “1917年7月我回国时,船到横滨,便听见张勋复辟的消息;到了上海,看了出版界的孤陋、教育界的沉寂,我方才知道张勋的复辟乃是极自然的现象,我方才打定二十年不谈政治的决心,要想在思想文艺上替中国政治建筑一个革新的基础。”胡适后来在《我的歧路》一文中写道。
  在胡适的意识中,中国的问题,是一个教育的问题而不是革命的问题。这与当年逃离仙台的鲁迅十分相似。鲁迅要改造的是国民性,而胡适的口气更大一些,他要做“国人导师”。回国前,胡适豪情万丈地填了一首《沁园春》,以词明志:“且准备搴旗做健儿。要前空千古,下开百世,收他臭腐,还我神奇。”
  失望中,胡适不忘回趟安徽绩溪老家。母亲对他说:“你种的茅竹,现在已经成林了。”只是当他坐在上海剧场里看戏的时候,还未意识到,自己已被时代推到大舞台的中心。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胡适正式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是在1917年的9月10日。这时离他二十六周岁的生日还差三个月零一周。当年北大的校庆和胡适的生日碰巧在一天,都是12月17日。晚年胡适还曾作过一篇考证文章,澄清了12月17日实际是庚子义和团运动后复校的日子。真正京师大学堂创立的日子应该是1898年12月3日(现在北大的校庆是5月4日)。
  当年的北大,还在景山东街,即马神庙的“四公主府”。第一院沙滩的红楼尚在建造中,第三院的译学馆是大学预科,文理本科全 ............

书籍插图:
书籍《胡适:孤立的人最强大》 - 插图1
书籍《胡适:孤立的人最强大》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胡适:孤立的人最强大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