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德堡诗选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3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Digital Lab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业务的实验部门,成立于2014年3月。我们致力于将优质的资源送到读者手中。我们会不断努力,做体验更好、设计更好的电子书,加油!
上海译文出版社|Digital Lab
编者前言
卡尔·桑德堡的一生堪称美国精神的完美体现。1878年,他出生于美国中西部伊利诺伊州一个穷困潦倒的瑞典移民家庭,似乎注定要同他的父辈一样,在艰辛、挣扎与无知中了却一生;而1967年,当这位三次荣获普利策奖,被称为美国当代文学丰碑的伟大诗人、传记作家最终去世时,时任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给与了他最高规格的褒奖:“卡尔·桑德堡不仅仅是美国之声,不仅仅是代表美国力量与天赋的诗人。他就是美国。”桑德堡同他的先辈沃尔特·惠特曼一道,共同定义了何谓用美国语言书写的、体现美国精神内核的美国诗歌。
不论是从生活经历、社会背景还是创作动因上看,桑德堡都堪称惠特曼的传人。惠特曼出身于农夫与木匠之家,而桑德堡则是铁匠之子;惠特曼11岁离校,而桑德堡则13岁辍学,开始了在城市最底层艰难谋生的打工生涯;惠特曼在美国内战期间前往战地医院义务工作了四年,亲眼目睹了战争的血腥与死亡,而桑德堡同样在美西战争期间应征入伍,前往波多黎各参战。但两人之间最具深意的一条纽带或许要数他们对于林肯的共同热爱了。在惠特曼眼中,林肯是一个道义与公正的楷模,平民精神的旗手,废奴者与解放者,合众国的拯救者,在林肯遇刺后为他写下了四首动情的挽歌;而桑德堡更是以一种近乎痴迷的执着为林肯写下了前后六卷传记,并因此获得了1940年度普利策历史奖。
与他的先辈具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桑德堡的诗歌自然而然地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鲜明的惠特曼气质。同惠特曼一样,他摒弃精致、造作的欧洲式语言,选择用粗犷、有力,有时近乎暴烈的美国俚语来写就他的人民诗篇,而这恰恰是被老欧洲文明所鄙视的美国式粗俗。桑德堡对于精英的自命不凡不屑一顾。他在诗中以不加掩饰的嘲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对于欧洲老城中那些随处可见的国王铜像,他如此揶揄道:
在下雪的清晨一个国王喊了起来:——把我拉下来,放到那些老太婆再也看不到我的地方,把我的青铜扔进烈火,给跳舞的孩子做成项链。
(《街道太旧了》)
而在另一首诗中,他又不动声色地描绘了这样一组对比:
一个工人躬着背推着送煤车走过,冰柱的水滴在他的帽檐上,冰裹着大块的煤,在斜雨中旅店灰蒙蒙。
我们把脚上的羊毛拖鞋靠近散热器,接着写诗,写英雄兰斯洛特和英雄罗兰,以及所有那些流金岁月里在雨中骑马的男人。
(《雨中马和人》)
在底层民众中间成长、谋生,又从底层民众那里汲取了语言活力的桑德堡,自然对于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社会底层抱有一种发自骨髓的同情与认同。在这一点上,他与惠特曼展现出了美国平民精神的两张面孔。惠特曼同样认同强健有力的普通劳动者,但他在诗中更多展现出的是一种美国传统的平等主义与民主精神,一种不论贫富贵贱,张开臂膀拥抱所有人的宽容,一种人类大同的兄弟情谊;而桑德堡的诗中则体现了明白无误的阶级意识。对于“骗子”、“银行家和高高在上的人”(桑德堡似乎格外厌恶银行家),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和鄙夷。他的某些最为直白的诗句因而读起来就像是社会主义的热烈宣言:
……我最好的东西被吸干浪费。我忘了。给我的没有别的,只有死亡,我被支使去干活,交出我的一切。我都忘了。
……
当我,人民,学会记住,当我,人民,用昨天的教训,不再忘记是谁在去年掠夺了我,是谁把我当傻瓜耍弄——那时候全世界就不会有哪个人说到“人民”这个名字时,敢带半点轻蔑的口气和嘲笑的神情。
(《我是人民,是草根》)
而桑德堡早年也确实是一个社会主义者,曾经加入美国社会民主党,并为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的社民党市长担任了两年秘书。惠特曼与桑德堡这两位平民诗人在政治倾向上的差异也恰恰反映了美国乃至整个世界从19世纪下半叶到一战前后这几十年间所经历的历史与社会巨变。
与惠特曼一样,桑德堡的许多诗篇也是献给美国土地与人民的颂歌。但与惠特曼笔下那种毫无保留的昂扬乐观,接纳美国的一切,讴歌美国登上世界之巅的“昭昭天命”有所不同,桑德堡的赞美诗中潜藏了一种世事无常的虚无主义与一切终将化为尘土的悲观暗流:
西班牙、罗马、希腊、波斯,它们的老枪、长矛、弩炮、舰船,轮流领导了世界文明——
……
它们一个接一个不再坐在世界的巅峰——现在年轻的陌生人是山姆大叔,是美国,歌里唱“星条旗永不落!”其实“永远”只是一长段时间。
(《早安,美国》)
而在向年轻的美国问早安的同时,他似乎也已经预见到了美国的黄昏:
早安,美国!
早晨伴随早晨的辉煌行进!
鼎盛的中午、下午,行进!
暮色,日落,天黑了——
是时候写下:晚安,美国!
晚安,睡眠,宁静和美梦!
而最终:
四骑士将再次在苦难的尘土里骑行,
伟大国家的粮仓将成为硕鼠的食物,
流星将在天空书写新的文字。
(同上)
也许,桑德堡的这种敏感与悲观依然与他的政治观点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初的拓荒者们用生命和血汗“和大自然搏斗”,“把整个国家摆上了地图”,换来的却是“富得流油”的“猪猡”与“蠢猪”们的一场饕餮盛宴。
行文至此,我们似乎已经审视了围绕着桑德堡与他的前辈惠特曼的几个最醒目的标签,但标签终究只是标签,而诗人是无法用标签定义的。而且,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答:究竟何为体现“美国精神”的诗歌?平等主义、平民精神、颂扬劳动、社会正义、爱国主义……这些标签并不是美国所独有的,甚至并不发源于美国。如果说惠特曼表达了对美国无保留的赞美,那么桑德堡的情感则要微妙得多。而考虑到林登·约翰逊对桑德堡做出至高评价的历史背景,考虑到当时冷战高潮期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上的严重对立,他的诗歌究竟体现了怎样的美国精神,能够让时任美国总统毫无顾忌地宣称这个曾经的社会主义者“就是美国”?其实,只需翻开他的《芝加哥诗集》的第一页,我们就能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直观的体会:
给全世界宰猪的、
造工具的、垛麦子的、
跑铁路的、搞全国船运的人,
粗暴,强壮,吵闹,
宽肩膀的城市:
“宰猪的”——脱离了美国的历史文化语境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桑德堡诗选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