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全集:王阳明全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1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第一册
出版说明
王文成公全书序 徐阶
诰命
新建侯文成王公小像
侄子正愚百拜赞
客座私祝(王阳明手迹)
镇远旅邸书札(王阳明手迹)
别诸伯生诗轴(王阳明手迹)
传习录序 徐爱
阳明先生文录序 邹守益
阳明先生文录序 钱德洪
重刻阳明先生文录后语 王畿
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序 徐阶
刻文录叙说 钱德洪
卷一 语录一 传习录上
卷二 语录二 传习录中
卷三 语录三 传习录下
卷四 文录一 书一
卷五 文录二 书二
卷六 文录三 书三
卷七 文录四 序记说
卷八 文录五 杂著
第二册
卷九 别录一 奏疏一
卷十 别录二 奏疏二
卷十一 别录三 奏疏三
卷十二 别录四 奏疏四
卷十三 别录五 奏疏五
卷十四 别录六 奏疏六
卷十五 别录七 奏疏七
卷十六 别录八 公移一
卷十七 别录九 公移二
卷十八 别录十 公移三
第三册
卷十九 外集一 赋骚诗
卷二十 外集二 诗
卷二十一 外集三 书
卷二十二 外集四 序
卷二十三 外集五 记
卷二十四 外集六 说 杂著
卷二十五 外集七 墓志铭 墓表 墓碑 传 碑刻 赞 箴 祭文
卷二十六 续编一
卷二十七 续编二 书
卷二十八 续编三 杂著
卷二十九 续编四
卷三十 续编五 三征公移逸稿
卷三十一 续编六
第四册
卷三十二 年谱一
卷三十三 年谱二
卷三十四 年谱三
卷三十五 年谱附录一
卷三十六 年谱附录二
卷三十七 世德纪
卷三十八 世德纪附录
卷三十九 旧本未刊语录诗文补编
卷四十 旧本未刊祭文传记补编
目录
出版说明
王文成公全书序 徐阶
诰命
新建侯文成王公小像
侄子正愚百拜赞
客座私祝(王阳明手迹)
镇远旅邸书札(王阳明手迹)
别诸伯生诗轴(王阳明手迹)
传习录序 徐爱
阳明先生文录序 邹守益
阳明先生文录序 钱德洪
重刻阳明先生文录后语 王畿
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序 徐阶
刻文录叙说 钱德洪
卷一 语录一 传习录上
卷二 语录二 传习录中
卷三 语录三 传习录下
卷四 文录一 书一
卷五 文录二 书二
卷六 文录三 书三
卷七 文录四 序记说
卷八 文录五 杂著
出版说明
阳明先生被后人誉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完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阳明学不仅是中国儒学五百年来的源头活水,其影响力更是远播日韩。
阳明先生毕生的讲学语录和诗文著作,由其门人整理并刊行。最初门人徐爱等刻印了传习录;明嘉靖年间,钱德洪、邹守益、欧阳德、王畿等人又陆续刻印了阳明先生的文录、文录续编、年谱;隆庆六年,御史谢廷杰巡按浙江时,最终汇集了传习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世德纪,以及年谱、奏疏、祭文等,整理而成《王文成公全书》。这是第一部阳明先生的全集,以后刊行的各种全集,基本都是以此刻本为底本。全书共三十八卷,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附录,附录又包含年谱、年谱附录、世德纪、世德纪附录。
本社此次出版的简体本,是以民国《四部丛刊》中所影印的隆庆刊本《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的。编校期间参考了中华图书馆标点本、《四库全书》本等版本,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
本书在编校上完全遵从原版体例和文本。隆庆本《王文成公全书》总共三十八卷,在此基础上我们增加了第三十九卷和第四十卷。内容均为隆庆本所没有收录的。
文字校订方面:一是将繁体竖排转为简体横排;二是改正了旧版中少数明显的错字。书中所出现古今不同写法的词形,均根据现在通行的标准处理。其中已有国家标准的,改成标准推荐的词形,国家标准未作规定的则不做改动。如原文中的“折衷”,国家标准中的推荐词形是“折中”,则统一改成“折中”。再如原文中的“甚么”,推荐词形是“什么”,因国家标准未作规定,所以依旧保持原样。
由于编者的水平和条件有限,书中难免出现错漏,敬请读者谅解。
王文成公全书序
徐阶
《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首三卷为《语录》,公存时徐子曰仁辑;次二十八卷为《文录》,为《别录》,为《外集》,为《续编》,皆公薨后钱子洪甫辑;最后七卷为《年谱》,为《世德纪》,则近时洪甫与汝中王子辑而附焉者也。
隆庆壬申,侍御新建谢君奉命按浙,首修公祠,置田以供岁祀。已而阅公文,见所谓录若集各自为书,惧夫四方正学者或弗克尽读也,遂汇而寿诸梓,名曰《全书》,属阶序。
阶闻之,道无隐显,无小大。隐也者,其精微之蕴于心者也,体也;显也者,其光华之著于外者也,用也;小也者,其用之散而为川流者也;大也者,其体之敛而为敦化者也。譬之天然不已之妙,默运于於穆之中,而日月星辰之丽,四时之行,百物之生,灿然呈露而不可掩,是道之全也。古昔圣人具是道于心而以时出之,或为文章,或为勋业。至其所谓文者,或施之朝廷,或用之邦国,或形诸家庭,或见诸师弟子之问答,与其日用应酬之常,虽制以事殊,语因人异,然莫非道之用也。故在言道者必该体用之全,斯谓之善言;在学道者亦必得体用之全,斯谓之善学。尝观《论语》述孔子心法之传,曰“一贯”。既已一言尽之,而其纪孔子之文,则自告时君,告列国之卿大夫,告诸弟子,告避世之徒,以及对阳货询厩人,答问馈之使,无一弗录,将使学者由显与小以得其隐与大焉;是善言道者之准也,而其为学固亦可以见矣。唯文成公奋起圣远之后,慨世之言致知者求知于见闻,而不可与酬酢、不可与佑神,于是取《孟子》所谓“良知”合诸《大学》,以为“致良知”之说。其大要以谓人心虚灵莫不有知,唯不以私欲蔽塞其虚灵者,则不假外索,而于天下之事自无所感而不通,无所措而不当。盖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必先致知之本旨,而千变万化,一以贯之之道也。故尝语门人云:“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于时曰仁最称高第弟子,其录《传习》,公微言精义率已具其中。乃若公他所为文,则是所谓制殊语异莫非道之用者,汇而梓之,岂唯公之书于是乎全,固读焉者所由以睹道之全也。谢君之为此,其嘉惠后学不已至欤!虽然,谢君所望于后学非徒读其书已也。凡读书者以身践之,则书与我为一;以言视之,则判然二耳。《论语》之为书,世未尝有不读,然而一贯之唯,自曾子以后无闻焉。岂以言视之之过乎?自公“致良知”之说兴,士之获闻者众矣,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真正全集:王阳明全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