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迁徙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2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
民族大迁徙
作者:
安介生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月
ISBN:
9787214065315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录
第一章 行走天下的“三皇五帝”
洪荒时代的迁徙往来:远古“三皇”的迁徙神话
筚路蓝缕的征途:上古“五帝”的迁徙故事
第二章 构筑“中国”
洪水后有夏民居:大禹传说与夏族迁徙历史
殷道实由迁徙兴:国都迁徙与殷商王朝史
迁徙划分两周史:周王族的迁移与建国历程
第三章 以“大一统”的名义
从关东到关中:秦汉时期向关中地区的大移民
南越王国里的“中原人”:秦汉时期向岭南及西南地区的大移民
第四章 从塞外“胡虏”到中原霸主
从“塞外虏”到“并州胡”:汉匈关系与匈奴族南迁历程
汉赵国与吕梁山的“稽胡”:南迁匈奴族的分布与政权建设
第五章 氐羌西来入主关中
回望百顷仇池山:古代氐族的迁移与发展历程
黄河源头是家乡:古代羌族人的迁徙与发展历程
第六章 从鲜卑山麓到“西海”之畔
从“大鲜卑山”到“匈奴故地”:古代鲜卑族的发源地与早期迁移
转战中原建功业:慕容鲜卑的迁徙与建国
驰骋在大西北:西部鲜卑的分布与政权建设
第七章 汉人的第一次南迁浪潮
“八王之乱”与“五胡十六国”
世族南迁与东晋建立
坞壁、乞活与侨置州郡:南渡时代的特殊景观
梦断北征之路
第八章 迈向“中国”的历程
从“嘎仙洞”到塞北大草原:拓跋鲜卑的早期迁徙历程
从雁门关外到古都洛阳:北魏后期的迁都与文化建设
第九章 从“胡越一家”到“安史之乱”
“而今胡越是一家”:唐代前期民族内迁与民族构成
汉民南迁与河北藩镇的“胡化”:“安史之乱”后的民族迁徙
第十章 辽夏金的民族迁移与建国历史
风起“松漠”镇“黄龙”:契丹人的迁移与辽朝的建国历史
崛起于“银、夏之间”:西夏党项人的迁徙与建国历史
辉煌与苦涩:金朝女真族的迁移与王朝历史
第十一章 移民造就“第一州”
兵临城下的大逃亡:“靖康南渡”与北方汉人的南迁浪潮
“销金窟”与“北国之思”:移民与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发展
第十二章 漠北狂飙
从狭隘山谷到无垠草原:蒙古民族发祥地的地理环境与早期迁移
征尘落尽即为家:蒙古族的南迁与分布状况
第十三章 跨越山海关
启运山引领迁移路:满族发祥地的地理环境与早期迁徙
“东来满洲”的“圈地运动”:入关后满族的分布与安置
第一章 行走天下的“三皇五帝”
天地肇判,
邃古遐邈,
厥详曷闻?
孔子定书,断自唐虞;
他经则自《周礼》。
——[元]胡一桂撰:《史纂通要》卷一《五帝总论》
传统时代的中国士大夫大多喜谈“上古三代黄金时代论”,即将远古社会描述为圣王统治下的美好祥和的理想社会状况,为后世追慕效法之典范。如果从赞美古代英雄人物的功绩角度出发,这类议论尚有几分合理成分,但美化远古人类的生活状态,否认了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在根本上是荒谬可笑的,因为远古时代人们的开拓生活是相当艰难而漫长的。
试想在中国不同地区发现的早期人类化石,最早的已阅历数百万年的光景,而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仅有区区的五六千年而已,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洪荒时代,占据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的最长时段。所以,对于这一漫长时段的追忆是必要的。
洪荒时代的迁徙往来:远古“三皇”的迁徙神话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
五谷不登,禽兽偪(逼)人,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最为久远的历史发展阶段,被今天的历史学家们称为“传说时代”,“传说时代”是人类历史的开始,是人类发展的“童稚时代”。也许“童稚时代”的记忆是最难以保留的,因此,关于这段久远荒邈的历史,留传下来的大多是许许多多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女娲补天”的神话从一个方面告诉了我们远古人们生活环境的可怖情形: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与现代社会的芸芸众生相比,远古年代无助的人们似乎更依赖于英雄的救护,于是乎,中国“传说时代”的主角就是神通广大、尊崇无比的“三皇五帝”。
而当我们翻阅历史文献与古代传说故事时,很容易发现这些古代帝王都有着惊人相似的“行走天下”的事迹,可以说,传说时代的“中国”的“四至八到”,不过就是这些古代帝王们的不倦“行走”所留下的地理印记。
根据北宋大史学家司马光《稽古录》等著作的记述,远古时代中国的第一位帝王为伏羲氏。在伏羲氏时代,先民们尚处于茹毛饮血、衣皮食肉的原始生活状态。飞禽野兽是主要的食物来源,而捕猎动物以充腹是相当艰难与危险的。伏羲氏发明鱼网以捕鱼,并教会人们豢养家畜。新的生活技能与生存方式的出现,大大方便了先民们获取肉类食物,丰富了食物来源,这对于原始先民的生存与进化是极其重要的,伏羲氏也因此深受先民们的敬仰。
伏羲氏像
传说中伏羲氏的都城在宛丘。宛丘在今河南淮阳县境内,在先秦时代,宛丘是陈国国都附的一处非常出名的游赏之地。《诗经·陈风》云:“子之汤(音荡)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借以喻讽陈国国君荒废国事,游玩无度。当然,宛丘的地域过于狭隘了,宋代学者朱熹在《诗经集传》中就将整个春秋时代的陈国作为伏羲氏的遗址所在,他指出:“陈,国名,太皥伏羲氏之墟,在禹贡豫州之东,其地广平,无名山大川,西望外方,东不及孟诸。”孟诸为先秦时代一处著名泽薮,在今天河南商丘市东北。可见,在远古先民的记忆中,伏羲氏率领的部族曾长期游移于从今天河南淮阳到商丘的平原之上。
古初地图
中国远古时代第二位帝王是神农氏。神农氏又被尊称为炎帝。神农氏的出现,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开始的象征。他“教民耕农,故号曰神农。”古史传说将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普及归功于神农氏。原始农业生产使远古的先民们类开始摆脱完全依赖天然果疏与禽兽肉类之困境,可以自己生产粮食。
神农氏像
传说中神农氏的都城先在陈,后来又迁至曲阜。先秦时期的陈国正是伏羲氏部族的核 ............

书籍插图:
书籍《民族大迁徙》 - 插图1
书籍《民族大迁徙》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民族大迁徙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