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法(精)--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史文库 (中华书局出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2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史文库
中学语文教学法
朱绍禹 著
中华书局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史文库》编辑委员会
主 编:王 确
委 员:张世超 苏铁戈 刘 雨 付亚庶
李德山 高长山 黄季鸿 宋 祥
李 洋 解 玲 王春雨
总序
学术本身成为目的才会有真学术
就在前几年,大学期间和年轻时代的记忆越来越多地被唤醒,经常想起给我们上过课或有过学术及其他交往的学术前辈。他们教书的样子,他们学术研究的事件,激起我们重读他们留给后人的那些沉甸甸的文字的热情。上大学的时候虽然就知道这些前辈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学者,他们不仅是树在我们心中的一面面的旗帜,而且在全国乃至国际同行中享有盛誉。在重读这些前辈著作的时候,还是遭遇到了一种陌生和惊奇,不由得怀疑自己,怀疑我们这些后学的治学道路来。基于此,就想把前辈的学术选集起来重新与读者见面,以便更有效地释放榜样的力量。当时我作为学科带头人和院长,责无旁贷,便开始准备条件,与大家一起策划和推进这套书的出版事宜。现在,《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史文库》(以下简称《文库》)即将在中华书局陆续问世了,这意味着我们这些后学在实现着一种夙愿。
学术史不接受事实不清、更不接受罔顾事实的知识和观点。因为重读,领略到了前辈学者学术成就的不可多得。人文学术虽然不像科学那样,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而是对一个问题的研究存在多种观点甚至不同结论的可能,但不论有多少结论,都是朝向事实的差异和依据事实的不同判断。我们常说,欲研究某个学术题材,必先知道其有什么,而后才可谈是什么或为什么,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像孙常叙先生的《楚辞〈九歌〉整体系解》,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历时60年才拿出来出版;何善周先生的《庄子》研究虽在上世纪70年代末才与读者见面(《〈庄子·秋水篇〉校注辨正》载《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1期),到他发表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3期上的《〈庄子·德充符〉校注辨正》的时候就已经有25年的时间;王凤阳先生的《汉字学》历经30年时间,几经周折才最后完成,正如他所体会到的“事非经过不知难”(《汉字学·后记》);逯钦立先生的陶潜研究从发表于《读书通讯》1942年第50期上的《陶渊明行年简考》算起,到1964年载于《吉林师大学报》第1期上的《读陶管见》的20多年时间里,才完成了10万余字的陶潜研究文稿;苏兴先生的吴承恩研究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近30年时间里,除了订正增修了赵景深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年谱》(1936年)和刘修业的《吴承恩年谱》(1958年),进而做成新的《吴承恩年谱》之外,也主要是完成了10万余字的《吴承恩传略》;孙中田先生的《论茅盾的生活与创作》,研究对象尽管是现当代作家,孙先生也与茅盾多有交往,但也花了20多年的时间才出版;张人和先生1955年就给杨公骥教授做助手,并参与了古代文学的一些研究工作,他的《西厢记》研究,仅从1980年投师《西厢记》研究泰斗王季思到他出版专著《〈西厢记〉论证》,有15年的时间。
我并不是说,研究的时间长就必然地会产生更出色的学术成果,但《文库》中的前辈活生生的研究历程和非凡的学术成就,却真的与他们长年累月的考索探求密不可分。学术史一再地告诉我们:研究的史料钩沉不仅需要孜孜不倦的努力,还要有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达成,这正如胡适喜出望外地得到《红楼梦》的“程乙本”,克罗齐等待多年发现了鲍姆加登的拉丁文《美学》(Aesthetica)一样;同时,对研究题材深层逻辑的发现,不仅仅需要反反复复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还需要历经长时间的发酵,才会得其要领,发现意义,超越前人。
张松如先生评价孙常叙先生的《楚辞〈九歌〉整体系解》是“集六十年治楚辞《九歌》的心得创获,裁云缝锦,含英咀华,结成新篇”(张松如《序》)。王国维大概是最早提出《九歌》为“歌舞剧”的人,但沿其提法展开,研究者一直未见作为戏剧应有的自觉性完整结构。孙常叙先生在发现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之后《九歌》研究中的疑点基础上,大胆反思,扎实考证,洞察到《九歌》的整体有机结构,即由《东皇太一》、《云中君》两章构成的“迎神之辞”;由《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七章构成的“愉神之辞”;由《国殇》构成的“慰灵之辞”;由《礼魂》构成的“送神之辞”。又如在与《九歌》相关的“庄蹻暴郢”问题上,作者“一时间疑窦丛生,百思莫得其解”(《楚辞〈九歌〉整体系解·自序》),被迫暂时搁置,在迂回路线,放开视野,沉淀发酵以及对文字的精深训诂中,终获新解。逯钦立先生对陶潜的研究真可谓一丝不苟,考版本,查史籍,对陶潜诗文真伪仔细辨别,明确了陶潜研究的许多问题,于是才有他特别为学界珍重的《读陶管见》等研究论文。冯友兰先生评价何善周先生的《庄子》研究说:“《庄子校注辨正》已读数则,真是前无古人。《庄子》原文费解之处一经校释,便觉文从字顺,真所谓涣然冰释,怡然理顺者。”(《冯友兰先生的来信》)又说:“闻先生的及门弟子中,唯有善周能继承闻先生研究《庄子》的衣钵,后来者居上,甚至能超过他的老师。”(《何善周先生传略》)闻一多先生1946年就离何先生而去,何先生的《庄子》研究新时期才开始发表,想想这是多么长久的积淀和承继。王凤阳先生的《汉字学》系统详实地深入讨论了关于汉字的知识、理论、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建构了迄今为止最为系统、最为详实的汉字学体系,是一部在海内外汉学中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它的丰富性和学术力量,主要来自于它几易其稿,历久弥新,深究细琢,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所能,更广泛地汲取到学界新的成果。孙中田先生的茅盾研究之所以被境内境外的同行高度认同,也是作者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从众多机缘里获得了更多的学术素材、事实和思想启示的结果。他的《论茅盾的生活与创作》虽是只有近30万字的专著,但其研究背景却是全面而丰富的。关于茅盾的代表作《子夜》的讨论,在《论茅盾的生活与创作》中大体上集中在其中一节的内容里,可后来作者将这部分专门写成了一本高质量的专著《〈子夜〉的艺术世界》,先是在1990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学语文教学法(精)--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史文库 (中华书局出品)》 - 插图1
书籍《中学语文教学法(精)--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史文库 (中华书局出品)》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学语文教学法(精)--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史文库 (中华书局出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