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字词音义答问 (中华书局出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言
古文答问
一、“弘毅”的音义 兼论传统学术的弘毅精神
二、“乐(樂)”的音义
三、“曾”的音义
四、《公输》中“长”的音义
五、“具卒乘”的解释
六、“奇兵”的解释
七、“至圣”的结构
八、“轩”的解释
九、“雉、寤”的解释
一〇、“还、旋”的音义
一一、“旅、游”的音义
一二、“解”的音义
一三、“生、性”的音义
一四、“景(影)、响(響)”的音义
一五、“参”的音义
一六、“受、授”的音义
一七、“要、腰、邀”的音义
一八、“齐(齊)、斋(齋)”的音义
一九、“车(車)、乘”的音义
二〇、“行、步、趋、走、奔”的音义
二一、“贫(貧)、穷(窮)”的音义
二二、“系、係、繫”的音义
二三、“知、智、识(識)”的音义
诗词答问
二四、《客至》“来开”与“醅杯”押韵 兼谈杜甫的孤独感与情谊慰藉
二五、《春夜喜雨》“看、重”的音义 附:了解诗歌韵律的作用
二六、“省”的音义
二七、诗词入声韵脚字的读法
二八、陆游《钗头凤》“薄、错、莫”的音义
二九、“池塘生春草”中“塘”的音义 兼论与“塘”紧密相关的一组同源词
三〇、“推、排、挤”的音义关系
三一、“忽如一夜春风来”中“如”的音义
三二、“示、视”的音义 天垂象以示神事
三三、《琵琶行》“间关”的音义 “关关”为鸟鸣婉转相和之声
三四、《琵琶行》“冰下难”的音义 《琵琶行》幽咽感伤的琴心
三五、红豆诗“发(發)、八”的音义
三六、“压(壓)”的音义
三七、“黄河入海流”的句法 诗歌中韵律重于句法
三八、“乡音无改鬓毛衰”中“衰”的音义
三九、“裳”的音义
四〇、“独自莫凭栏”中“莫”的音义
四一、吟诗之“吟”的本义 附:谈作诗的“情”与“理”
四二、柳永《雨霖铃》中“说”的音义
四三、“槛”的音义
四四、“行”的音义
四五、“间(閒間)、闲(閑)”的音义
四六、“睡觉、教学”的音义
四七、“道、导”的音义
四八、“冯、憑、凭”的音义
文化答问
四九、“商”的音义
五〇、“巫、舞、玉”的音义
五一、“社稷、马谡”中“稷、谡”的音义
五二、“禅”字的音义说解
五三、“礼(豊、禮)”与“丰”的形音义 “礼”的神性体悟
五四、“闻、臭、听(聽)”之间的词义通感
五五、“盥洗沐浴”类词的音义辨析
五六、“救、捄”的音义辨析
五七、“会稽”的读音
五八、“壴、鼓、彭、喜、嘉”的音义
五九、《尚书》书名中“尚”音义
六〇、“相”的音义
六一、“侯、候”的音义
六二、“艸、草”的音义
六三、“格物”详解
六四、“乘”的音义
六五、“高屋建瓴”中“建”的音义
六六、“见、现”的音义
六七、“内、纳、呐、讷”的音义
六八、“声(聲)、音”的音义
六九、“诗”与“寺、志、之、止”的音义 附:诗是心头一棵青青的草
七〇、“和、盉、龢”的音义关系
七一、“莫逆”之“逆、迎”的音义
七二、“禺、愚”的音义
七三、“姓、氏、氐、石”的音义
七四、“相、象、像”的音义
七五、“炒”的音义
七六、“句读、句践”的音义
七七、“履、屦”音义的异同
七八、“番”的音义
七九、“文化”与“自然”的音义
八〇、“长(長)、考、老”的音义
八一、“佚、轶、逸”的音义
八二、“姑娘、闺女、归宁”的音义
八三、“於、乌、于、乎”音义异同
本书所解字词音序索引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小学字词音义答问/万献初著.—北京:中华书局,2018.5
(万献初解字讲经)
ISBN 978-7-101-12349-4
Ⅰ.中… Ⅱ.万… Ⅲ.语文课-中小学-教学参考资料 Ⅳ.G634.30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99212号
书 名 中小学字词音义答问
著 者 万献初
丛 书 名 万献初解字讲经
责任编辑 王传龙
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100073)
http://www.zhbc.com.cn
E-mail:zhbc@zhbc.com.cn
印 刷 高教社(天津)印务有限公司
版 次 2018年5月北京第1版
2018年5月北京第1次印刷
规 格 开本/880×1230毫米 1/32
印张11 插页2 字数220千字
印 数 1-8000册
国际书号 ISBN 978-7-101-12349-4
文中的□,原书即是如此。
前言
这些年,在我的“万献初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362424510)上,有很多中小学教师及各类网友,不断提出大中小学课文中有关古典诗文字词的读音与释义问题。基于这类问题的基础性与普遍性,我们开辟了一个“博友答问”专栏展开讨论,着力解决大家在教学、阅读和应用中的实际困难,注重知识的准确性、趣味性和应用的便利性,既生动活泼,又有一定的深度。几年的努力,得到了博友们很好的反响和支持,在此深表谢忱!
这些话题,大多数都是各类语文教材所收经典名篇中的字词注音、释义、字形变化和语境辨析等方面的问题,一般都是有分歧和争议的。这些分歧,大体由于教材的注释、教参资料的编写,多数是系统内的教师所为,很少有语言文字、古文献研究者参与。因而往往就问题自身说事,各呈己见。很少从语言文字和古代文献的历史源流来作系统考察,也很少参看历代相传的版本源流和章句疏证,容易以现代汉语知识背景的眼光去看待或解释千百年以前古诗文的用字用词,以今释古,六经注我,自然会各言其是,众说纷纭。
这类对古诗文所用字词的音义解读分歧,有的可能是两者皆通,但在当句语境中有高下之分。如李煜《浪淘沙》词中“独自莫凭栏”中的“莫”字,今人的注释有读去声(mù),解释为“暮、傍晚”的,也有读入声(mò),解释为“不要”而今译为“一个人不要倚着栏杆远眺”。但根据词的语境和情境,把“莫”解为“暮”,读为mù,当更为合适。试想,由皇帝变囚徒的词人李煜,日暮时分独自站在被软禁的小楼栏杆边,心如暗暮,回望往日繁华已经暮落的故国旧都,那心情才是最悲凄而不堪回首的,才好引出“别时容易见时难”的伤感。李煜古文辞修养很高,这个“莫”用古音古义是得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小学字词音义答问 (中华书局出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