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与现代社会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自序
上编 柳田国男与日本民俗学
第一章 柳田国男的生涯与学问
第二章 “一国民俗学”的建设
第三章 “世相解说”之学与社会史
第四章 日本民俗调查的历史与方法
第五章 日本民俗学的历史发展——以概论为例
下编 民俗学与现代社会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俗学研究——兼论日本无形文化财保护法的变迁
第七章 当代中国民俗学研究概观——非物质遗产保护时代的中国民俗学
第八章 革命纪念碑、公园与都市公共空间
第九章 现代都市的灾害记忆与记录——以唐山大地震殉难者的埋葬与祭祀为例
第十章 记忆论与民俗学
第十一章 “风俗”概念的近代嬗变
柳田国男基本文献
参考文献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民俗学与现代社会/王晓葵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12
ISBN 978-7-5321-4272-9
Ⅰ.①民… Ⅱ.②王… Ⅲ.③柳田国男(1875~1962)-民俗学-思想评论 Ⅳ.④K893.1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262919号
责任编辑:徐华龙
封面设计:王志伟
民俗学与现代社会
王晓葵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发行
上海绍兴路74号

经销 上海港东印刷厂印刷
开本 890×1240 1/32 印张 10 插页 2 字数 250,000
2011年12月第1版 2011年12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321-4272-9/G·111 定价:35.00元
告读者 如发现本书有质量问题请与印刷厂质量科联系
T
:021-59671164
自序
本书包括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关于柳田国男与日本民俗学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柳田国男的学术人生、他的“一国民俗学”的学说、“世相解说之学”的民俗学与社会史,还有两章分别讨论日本民俗调查的历史、方法和通过日本出版的三本重要的概论著作梳理日本民俗学的脉络。
第二部分是笔者用民俗学的方法对当代社会进行研究的一些探索。近年来,有关记忆论、都市民俗学、民俗学的人类学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都是民俗学的热门话题,这一部分集中讨论了这些新概念、新方法和民俗学的关系。其中第六章、第七章结合当代中国民俗学概况,分析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俗学的关系。第八章和第九章分别讨论都市空间的建构中,战争、灾难引起的死亡时间的记忆与记录是如何被整合进去的。第十章,讨论记忆论引入民俗学的可能性。第十一章通过分析风俗概念在中国近现代的流变,讨论民俗学中国化过程中的问题所在。
感谢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徐华龙编辑,他的丰厚的专业知识和文字素养,为这本书的出版提供了保证。
上编 柳田国男与日本民俗学
第一章 柳田国男的生涯与学问
一、“日本最小的家”
柳田国男于1875年(明治8年)7月31日出生于日本兵库县神东郡田原村辻川(现神崎郡福崎町辻川)。辻川位于日本近畿与九州的交通要冲,从姫路市往北大约15公里。这里道路东西南北四通八达。来往不断的人流不断给这个地方带来新的物质和精神的文化因子。因此,这块土地成了农耕文化和信息、文化、商品流通的商业文化的交点。在这里,柳田自幼就感受到古老生活样式在新时代的不断变化。他在晚年的回忆录中曾经写到:“我的故乡辻川,是一个古老的交通要道,我自幼在那里就学到了很多知识”。
[1]
柳田国男家姓松冈,父亲松冈操,自幼受家风熏陶,研习汉学,学业优异,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秀才。后来转而学医并在故乡开办了诊所,终因患精神疾患,导致家业荒废。柳田
[2]

的母亲亦出自书香门第,治家甚严。柳田的父亲病后,更是一手操持家事。松冈家一共生了8个孩子,其中两个早夭,柳田排行第六。他的家境在当时虽然比一般农民要好,但是也不算富裕,柳田说自己的家是“日本最小的家”。他说:
我的家是日本最小的家,从数字上来说是4贴半的一个小屋,隔着门还有一个一样大小的储藏室,旁边还有两间3贴的小屋。入口处的门廊也只有3贴。此外还有3贴大小的称为茶室的厨房,在这样狭小的地方居住两对夫妇,何其难也。即使我母亲是个随和好处的人,也是不可能的。
[3]
柳田这里说的是长兄鼎结婚以后,媳妇和母亲的家庭纠纷,他回忆说,“我的长兄鼎,……20岁娶了邻村的姑娘。但是我们家住不下两对夫妇,妈妈比较苛刻难处。俗话说“天无二日”,当时婆媳相争,都是婆婆占上风,才一年的功夫,大嫂就逃回娘家去了。从那以后大哥就开始酗酒,家业从此荒废”。
[4]
后来,长兄鼎再婚。而第二个嫂子最终也被逐回了娘家,又被娘家赶回来,走投无路的嫂子在回夫家的路上投水自尽了。两次婚姻的失败,给大哥鼎的打击非常大,他后来离开家乡到东京学医,后来东京附近的茨城,独立开业。三十多年后才回老家一次,连口音都变了。
从柳田的晚年的回忆来看,家庭的悲剧对他的心灵影响很大,他说:
“我想到长兄的悲剧,就常对人说“我家是日本最小的家”。事实上,这个小家所引起的我的命运,也是我迈向民俗学的原点。”
[5]
这些晚年的回忆,带有总结人生经历的意味,多少会有将自己的一生的所有的行为用一个完整的逻辑贯穿起来的倾向。事实上,柳田自幼的生活体验,未必直接和他后来从事民俗学相关,但是对他后来选择人生的道路有直接的影响,比如他大学选择农政学作为专业,就和他在少年时代在故乡体验的农村贫困饥饿的状况不无关系。他希望能够通过研究农业政策,找到改变农村贫困面貌的方法。他晚年在回忆录中说,他进入农商务省的动机就是“一定要消灭饥馑”。
他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
北条町明治18年的时候,大概是日本最后一次发生饥荒了。我当时住在贫民窟附近,我看到当时本地的两三家豪门富商在门口支其大锅,向饥民舍粥。饥民们提着土瓶瓦罐来接受施舍,盛到碗里的是几乎没有米粒的清汤。我记得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大约有一个月,是相当大的饥荒了。我的母亲害怕周围左邻右舍嫉妒,不敢给我们吃什么像样的东西,每天也给我们喝粥”。
[6]
幼小的心灵里就遭遇多次这种悲惨的经历,实在是受不了。这也成了我在大学研究三仓(义仓、社仓、常平仓)的动机。这个研究内容没有写成论文发表之前,就有这样的经历。这 ............

书籍插图:
书籍《民俗学与现代社会》 - 插图1
书籍《民俗学与现代社会》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民俗学与现代社会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