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历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 言
版权信息
序 言
法治兴,则中国兴——“法治中国”丛书总序
第一编 民主在西方的历程
第一章 希腊雅典民主制
一、希腊产生民主制的历史背景
二、雅典民主制的演变
三、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和特点
(一)实行直接民主,公民大会是全城邦最高权力机关
(二)司法民主——公众法庭和陶片放逐法
(三)选举制和轮流执政
(四)低薪制
(五)公民对公职人员有严格的监督权
(六)严格实行法治,坚决抵制人治,反对僭主政制
四、民主制对雅典社会的影响
五、伯里克利论雅典民主
六、斯巴达和雅典的比较
七、雅典民主制的缺陷
八、雅典民主制在现代的回声
第二章 漫长的历史隧道——发生在罗马的故事
一、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
二、从被压迫者的宗教到统治者的宗教
三、中世纪千年的神权统治
四、冲击神权统治的思想闪光
第三章 人的觉醒——现代文明的开端
一、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崛起
二、文艺复兴运动和现代文明的兴起
三、人文主义和现代民主思想的先驱
第四章 荷兰共和国和现代民主理论的诞生
一、从人的觉醒到民主思想启蒙
二、尼德兰革命和荷兰共和国
三、阿尔图修斯和格劳秀斯
四、斯宾诺莎的民主理论
第五章 英国的两次民主革命和议会民主制的形成
一、《大宪章》和早期议会
二、1640~1649年的清教徒革命
三、平等派和《人民公约》
四、共和主义思想家弥尔顿、哈林顿和西德尼
五、1688~1689年的光荣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第六章 洛克的自由民主思想
一、辉格党理论家洛克的生平
二、呼唤革命的《政府论》
三、天赋权利和自然法
四、政治社会(公民社会)的民主原则
五、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立
六、人人都有自卫和反抗暴政的权利
七、洛克思想的影响和缺陷
第七章 美国民主制的创立
一、北美殖民地的民主种子
二、从抗税斗争到独立战争
三、《独立宣言》
四、艰难的战争
五、短命的《邦联条例》
六、《联邦宪法》和《权利法案》
第八章 美国民主制的发展
一、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二、杰斐逊民主
三、杰克逊民主
四、林肯和解放黑奴斗争
五、从进步运动到罗斯福新政
第二编 民主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章 中国古代没有民主传统
一、中国自古就“进入真正的民主时代”了吗
二、中国历朝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纲五常
第二章 19世纪40~ 90年代中国人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认识
一、“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代中国人
二、洋务运动与中国民主进程的关系
三、早期维新派
第三章 戊戌变法与思想解放运动
一、康有为发动变法运动
二、解放思想 追求维新
三、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四、百日维新
五、 变法失败后的两极分化
六、邹容的《革命军》
第四章 孙中山的民主观
一、孙中山民主观的演变
(二)贯彻民主自由精神的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
(三)“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倒退(1914~1916年)
(四)从崇尚美、法,转而学习苏俄(1917~1925年)
二、“以俄为师”
(一)为什么“以俄为师”
(二)向苏俄学什么
三、孙中山对人权、自由、平等的看法
(一)对“天赋人权”和公民权利的态度
(二)关于自由问题
(三)关于平等问题
(四)自由平等“太过”,将把国家“引入歧路”
四、孙中山民主观混乱的原因
(一)对革命失败原因总结中的错误
(二)封建意识的根源
第五章 “五四”民主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第一阶段:1915年9月~1919年5月
(一)《新青年》呼唤以“民主”和“科学”救治中国的黑暗
(二)批判儒家的伦理道德观
(三)反击旧势力的攻击
二、第二阶段:1919年5月~1920年5月
(一)思想启蒙运动和“五四”群众运动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三、第三阶段:1920年5月~1922年7月
(一)民主启蒙运动的主流发生变化
(二)民主启蒙运动夭折
四、陈独秀等人为什么否定“民主”
五、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问题的反思
附录:走出伪民主误区
一、旧说误人
二、是法国大革命首先实践现代民主制吗?
三、现代民主理论创立者洛克
四、伪民主独裁的政治哲学发明人卢梭
五、卢梭与极权主义
六、卢梭与法国大革命
前  言
这部书稿是1988年开始计划并写作的。当时书名定名为《民主论》,内容分为历史的回顾和理论的探讨两部分。不久获悉,胡绩伟同志出版了一本书也叫《民主论》,另外还有人用同样的书名出书,于是我们决定把书名改为《民主的历史》。我们希望写成一部学术性和普及性并重的著作,秉承中国古代治史者的传统,以夹叙夹议的形式来表述。
当年秋天王来棣写出书稿第一编“民主在西方的历程”第一章“论希腊民主制”,发表于《政治学研究》1988年第5期(9月10日出版)。她写出后继几章的初稿后,即转到第二编“民主在中国的传播”。第一编“民主在西方的历程”后继各章由许良英执笔。
由于我们对西方历史不熟悉,每形成一个概念都需要阅读大量历史文献和有关论著,而我们视力不好(许良英的视力仅0.1)、记忆力衰退,写作十分吃力。加上不时有不可推卸的社会义务和意外的外界干扰,写作时断时续、进度很慢,至今未能完成,只是基本上写出了主体部分。
今年年初,研究经济学的我们的儿子许成钢和他的朋友们深感中国经济改革已面临不可逾越的政治改革的关口,为呼唤民主、推进民主思想启蒙运动,他们建议我们把已写成的部分先整理出来出版,我们欣然接受。
我们青年时代都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可是对民主概念并不真正理解,以为只要新中国成立了,中国就民主了。经过“反右”、“三年大跃进”和“大饥荒”,以及对文化进行革命的“十年浩劫”,我们不得不重新探索前行的道路。
一百多年来,人们谈及民主思想家,必首推法国的卢梭(J.J. Rousseau,1712~1778年);谈及民主的实践,必首推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直至今年5月《炎黄春秋》上一篇与我们争论的文章中还坚持这样的论调,而我们自己20年前也是相信这种论调的。这实在是我国知识界的悲哀。
只要认真查阅历史文献,就会知道比卢梭早生80年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洛克(J. Locke,16 ............

书籍插图:
书籍《民主的历史》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民主的历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