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风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序一 “台湾学人散文丛书”总序
序二 城市惊梦
第一辑 时光的声音
西湾散章
蜉蝣过客
爱憎童蒙
书牍华洋
如梦
树和时间
寻觅
桌面文章
草木篇(之一)
草木篇(之二)
草木篇(之三)
何不秉烛游
饮酒篇(之一)
饮酒篇(之二)
饮酒篇(之三)
说生死(之一)
说生死(之二)
说生死(之三)
时光的声音
知识的得失
当死亡是例外
风情
叠像
逝日篇
错失
君子之交
人狗之间
寂寞
城市风景
歌者
诗人的夏天
我打江南走过
父女
蝾螈潘彼得
车过英法海峡
不朽的鱼
十七年记:跟专栏道别
依依南艺
第二辑 时代的面目
说赌
畅销其罪
寒士之忿
母爱伦理
食“道”
时代的面目
行路
才貌之间
美女人权
没有了英雄
说文人之名
公众人物胡适之
圣彼得堡与列宁格勒
且说幽默
广告与古典
是凤凰还是灰烬?
善忘的弱者
雅子的抉择
掌声与亲吻
城的宿命
北爱喧嚣录
笑容
我看林清玄“事件”
爸爸们的女儿
怨妇永远是输家
北大行
在网上不朽
彼亦人子
不忘之象
SARS随想
在遗忘的路上
第三辑 创造力的吊诡
困顿与超越:《湖滨散记》导读
查特顿之死
从跳蚤之吻说起
《爱乐罪言》新读
作家的“工作”
诗教
快乐的媒介
读书与读光盘
《雷雨》的笑声
百老汇的艾略特
“北京人”在台北
“驯悍”之外
心灵的可能
创造力的吊诡(之一):舒曼与精神病
创造力的吊诡(之二):美少年勃拉姆斯
创造力的吊诡(之三):雅纳切克的激情
自己的房间
行脚东京都
作家谈美术
“解构”生与死
画画的女子
张爱玲的冷眼热情
北大荒行(之一):萧红故居
北大荒行(之二):北地的仙人掌
BBS文学
李安·电影·地球村
第四辑 忽忽昨日
孙将军印象记:兼记一只箱子
旧事
忽忽昨日:纪念一个早逝的学生
当典型成为夙昔:纪念张继高先生
谈《译丛》
吕绍嘉与慕尼黑爱乐
效劳读者也可以致富
辛诺波里猝逝
记几位读书人长辈
台北失去的风景:追忆曹永坤先生
跨越传统与当代的汉学家:敬悼周策纵老师
一个文人典型的消逝:怀念乔志高先生
后记/黄碧端
责任编辑 陈 蕾
装帧设计 丁威静
昨日风景
黄碧端 著
出版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
   (200001上海福建中路193号www.ewen.cc)
出品 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00027北京朝阳区幸福一村甲55号4层)
发行 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中心
印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开本 890×1240毫米 1/32
印张 11
插页 2
字数 250,000
版次 2008年5月第1版
印次 2008年5月第1次印刷
ISBN
定价  元
序一
“台湾学人散文丛书”总序
周志文
散文在中国文学中的源流既深,影响又广,完全是在西方文学家的意料之外。西方有散文,但在文学的比重上,一向甚轻。举例而言,由西方文学观念主导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最多的是小说,其次是诗,再其次是剧作,几乎没有靠散文得奖的。在中国则不然,中国传统把文类分成韵、散两类:韵文指广义的诗,而无韵的就是散文。散文几乎包罗万象,经史子集全是它的范围。唐代韩愈提倡古文,是表示与当时的骈丽之风不同调,而明代中期之后所标举的“古文”,是与考试应制时所写的“时文”(即八股文)区隔,而古文指的是传统散文,都是熔铸经史、陶冶百家的。明清以来的古文选家都持这个看法,比如姚鼐的《古文辞类纂》、林云铭的《古文析义》、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以及坊间最容易看到的《古文观止》等等。
从这个角度看,散文在中国不仅包罗广大,甚至是文学的主流。当然,传统的文学观念认为,“诗”是言志的,志比较个人化,所以诗中容许有自我意识;而“文”是载道的,道往往是由社会集体所形成,所以论文时多重视文中所含的道理是否充足、是否客观,作者的个性反而较为淡薄。这使得中国传统对诗的态度较轻松,而对散文的态度则较严肃。
然而“五四”之后,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散文改变了熔经铸史的传统,从而向纯文学靠拢,变得更纯粹、更有艺术性——简言之,是所谓的散文“诗化”。这样的处理方式当然有所建树,它使得散文摆脱历史的纠葛,重新在文学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然而也有缺点,散文在无形中被窄化了,邯郸学步地跟随着诗的脚步——作为纯文学中的一个文类,其存在的意义都不禁令人怀疑了。
有人说“五四”以来的文学解放,是自明代晚期的文学中得到启发,这个说法是可以成立的。晚明文学有一特色是诗论发达,大部分有特色的文学见解是在诗的讨论中发展出来的,譬如公安派的主要文学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原是诗论。然而,晚明甚至整个明代像样的诗人很少,真正能够流传百世的诗作也不多,倒是晚明文人在散文革命上发挥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把传统散文“载道”的观念扭转了回来。“五四”时期的文人强调晚明的“小品精神”,其实是有点弄错了,小品并不是指散文要轻薄短小,去表现“小处的美”。晚明文人搬出小品,其实是要与经邦济世的传统散文信仰相对抗,因为过分耽于大道,往往会丧失自我。所以,这种“小品精神”即自由创作的精神,强调自我意识与自我风格,与形式上的大小长短反而没有什么关系。
“五四”以来的文学革命,可以说是延续了晚明的精神,部分散文的“诗化”,其实可视为散文朝“言志”方向发展。然而散文并不等于诗,不论在其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比诗更宽广的空间,“言志”固然可以,“载道”亦无不可,不过“道”不再是以往集体认可的圣贤之道、治国平天下之道。“五四”之后的散文,如果仅以文学的范围来讨论,比以前有更大的创作和发挥空间。但事实上,中国的散文舞台看似热闹,其实涔寂,在散文创作的质与量上反而无法与传统相提并论。
台湾的文学,基本上是承袭着中国传统文学的源流而来,但因海峡的阻隔,从上世纪中叶之后又逐渐发展成一种与大陆不太相同的文化与文学环境。台湾没有经历“文化大革命”,传统的价值从未受到大的冲击,学校语文教育的古典部分占有相当大的分量,仍然使用传统汉字,并没有使用后造的简化字。其次,台湾为一海岛,与海外接触是生活中的必要。台湾人虽不抛弃传统,但通过与外 ............

书籍插图:
书籍《昨日风景》 - 插图1
书籍《昨日风景》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昨日风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