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怪杰——黄侃:士气为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文化怪杰:黄侃:士气为先
作者:叶贤恩
排版:AGOOD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9-01
ISBN:9787205083441
—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性少绳检,故尤乐道庄周
一、
颖异少年
光绪十二年(1886)农历二月二十九日的夜晚,黄云鹄家里发生了一件特大的喜事,周孺人分娩了!一时灯火通明,人们忙忙碌碌。坐在书房里的黄云鹄,今年六十七岁了,此时神情紧张,忧喜参半,而皱纹也似乎更多了一些。他原生有三个儿子,只幸存了一个,能再生一个儿子,是为至善,兄弟两人,有个相互帮衬的力量;但想到周氏才二十一岁,第一胎,生育能安全吗?安全就好啊!他陷入了沉思之中……突然,“哇”地传来了一声孩子的啼哭。
“老爷!老爷,大喜啊!大喜!”田夫人在房里欣喜地喊道。
“孩子出世了?”云鹄急不可耐地问道。
“是个男孩!大人孩子都平安!”田夫人大声地说。云鹄喜极而泣。
云鹄走进卧室,周氏蜡黄的脸上满是豆大汗珠,极为疲惫,喘着粗气。她见老爷来到面前,脸上露出微笑。
云鹄向她点了点头,安慰说:“这很好!安全就好,好好休息!有什么事对夫人讲。”
黄侃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十,父母叫他“季生”“十子”,社会上称“黄十公子”。他自幼颖异,聪明过人。出生不到一岁的时候,就显得机警神气,深得慈母田太夫人的宠爱,常在父亲云鹄闲暇时,要生母周孺人抱给云鹄看。云鹄看他那小机灵劲,总要逗他。一次,周孺人将他递给云鹄时,云鹄做个恶相,不速接手,黄侃哇的一声哭了。云鹄立即把脸一变,露出慈爱的神态,并连声致歉说:“我逗你的乖乖,你是我的宝贝儿子,我还不爱你!”迅速从周孺人手中接过来。侃立刻不哭了,向父亲露出笑脸来,用两只小手,在父亲的头上、脸上、下颏来回地抚摸,还把小脸贴在父亲的脸上。云鹄十分欣喜,抱着儿子不愿放手。
黄侃满周岁时,田太夫人和周孺人商量,要测测孩子将来的志向,依当地风俗,办了个“抓周”。除家人外,云鹄还请了在成都的亲朋好友。客人聚齐后,田太夫人端出了托盘,里面盛有糖果、刀剑、笔砚、剪子、金银、布匹等,依次陈列,把托盘放在床上,然后将黄侃放在床的一角,全家人和来客均上前围观。黄侃瞪着乌黑的大眼睛,望着围观的人,时而笑笑,时而摇摇小手,在两位母亲的引导下,沿垫单爬向托盘,到了托盘前,他停了下来,望着父母笑了笑,在围观人的哄闹声中,黄侃的一只小手衬在垫单上,另一只小手抓向笔墨。见此,黄云鹄笑着说:“十子将来要伴笔墨生涯,黄家儒业根本当不会断绝。”
田太夫人欢喜异常,说:“这全得祖上的福荫。《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黄家总是积善,自然善有善报。”
黄云鹄说:“你说得很对。我们黄家,世代书香门第,官宦之家,祖先们十分注重修身积德,勤苦治学,报效国家。老祖宗瞻公书读得很好,为了成就一番事业,他离开故里,游学江南。时见南唐小朝廷偏安一隅,正面临着新兴的宋王朝的威胁,他便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条例成策,进献皇帝,皇帝对瞻公的才华极为赏识,但他无意进取,就授他著作佐郎、知分宁县令的职位。因为他对钻营十分鄙视,于是就在这个职位一干二十来年。最后他干脆把全家从金华(今属浙江)迁于分宁,安居游乐,归隐于此。
“瞻公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元吉,为人豪爽,有胆有识,他没做过官,但他很会生财,就靠这一点,他用来买田聚书,使黄家成为一县之雄。在县城西二十里处,有条小溪名南溪,为修水的支流,南溪水中有两口井,当地人就称此地为双井,元吉公便在双井处选了块地段,修筑家宅,家业由此兴旺。元吉公不仅在灾年拿出钱粮赈救乡里,而且广泛地收购图书,招引四方之士,教导黄氏子弟。元吉公去世后,儿子中理继承了父业,不乐仕进,并在父亲广聚图书的基础上,在樱桃洞、芒台两处修建了两个学堂,教子孙读书问学,不仅本地的学子可以免费观览学堂里的藏书,而且常为之提供宿食,便于研读,由是声名日著,外地许多学子慕名而来,多至数百人。黄家子弟也因此获益匪浅,学业大有长进。中理公及其兄各有五子,均考中进士,时人称之为‘十龙’。”
田夫人接过话来,说:“按老爷讲的,我黄家有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这是根本,根深就会枝繁叶茂。今天有老爷的教导,看看十子抓周的这个先兆,吾家再度辉煌,是大有希望的。”
周孺人插话说:“老爷、老奶所言极是,关键是靠你们教导。”
云鹄见黄侃“抓周”拿了笔墨,心里很是愉悦。客人走后,他让周孺人搞了些菜肴,拿出一壶好酒,三人饮了起来。他边夹菜边看摇篮里的小宝贝,笑容满面地说:“这小东西就全靠你们俩耐心地抚育啊!你们知道,我今年六十八岁了,这可能生的是最后一个吧,不容易呀!一生生育了五个儿子,已经离开人间三个,并且都无后人,现在只有个乔年,今年有三十五岁,他算成了气候,当了知府。摇篮里的小东西,是个‘秋葫芦’,要他成才,还要花很大的气力,你们应该是理解的。”
黄侃三岁时,两位母亲开始教他念一些诗词,如孟浩然的《春晓》,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绅的《悯农》,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程颢的《春日偶成》。
田母开始是自己念一句,叫黄侃跟着念一句。念一两遍,黄侃就能背诵了。
慈母和生母这样教了几次以后,黄侃觉得学得太慢,要她们将一首诗四句一次教完。
周母说:“那你记得吗?”
“记得。”黄侃很有信心地答道。
田母说:“只要你记得,那就好办。”接着她向黄侃教读王安石的《元日》,将四句一次教完,黄侃仔细听后,就照念了一遍,字句无误。田母怕他记不牢,要他多念几遍,他很听话,连连念了几遍。田太夫人又接着教别的诗。有时,一连教两三首或三四首,然后带着他去玩。
周母想考考他,过半天后,看他是否还记得,常常在上午教的诗,下午要他念给两位母亲听听。可也怪哩,他背得滚瓜烂熟,一字不掉、一字不错。
田母对周母说:“现在我们教的都是五绝、七绝,句子整齐,韵律和谐,好读好记,我们再给他教点长短句的词试一试。”
一天,田母将苏轼在黄州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教侃,它句子长短不齐,有一百个字。田母对黄侃说:“这是一首词,比较长,不是五言、七言绝句,只有二十个字或二十八 ............

书籍插图:
书籍《文化怪杰——黄侃:士气为先》 - 插图1
书籍《文化怪杰——黄侃:士气为先》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文化怪杰——黄侃:士气为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