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怪杰——李贽:告别中庸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文化怪杰:李贽:告别中庸
作者:鄢烈山
排版:AGOOD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9-01
ISBN:9787205083465
—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英雄汉子,无所泄怒,既无知己可死,吾将死于不知己者以泄怒也
引子
万历三十年(1602)三月。
明神宗朱翊钧统治下的万历三十年三月初。
农历三月(这年有闰二月)的北京,天气已不那么令人瑟缩。御河桥下的冰凌化了,棋盘街旁的杨柳青了。可是,天宇京畿的百官万民却一点生机也感觉不到,心头重压的冻云不开,胸中拥塞的冰块难融。从庙堂大臣到市井小民,人们抹不去一个不忠不孝的念头,暗暗祈祷着,焦躁地盼望着:如果这位“酒色财气”四病缠身的皇上快快蹬腿,新皇登基照例来一番“与民更始”,大家兴许能喘一口气!
本来,二月里已有确凿消息传遍皇城内外,皇帝早晚工夫就要死了。
二月十六日,朱翊钧忽然感到病势沉重,将不得不撒手人间,急忙宣召诸大臣到仁德门候旨,并命首辅大学士沈一贯入启祥宫后殿西暖阁安排后事,说:“朕病甚,勉辅太子。这些年因为修建三大殿而征收矿税,本是权宜之计。现在可与江南织造、江西陶器俱停勿征,所遣内监,都撤回京师。镇抚司和刑部关押的罪人可以开释;过去进谏得罪降谪的官员,都给他们复官吧。”说罢,便躺下来等着断气。这个晚上,内阁大学士们及三公九卿都非同寻常地在朝房守夜,以应大变。沈一贯按朱翊钧的意思拟好的圣旨,也已由太监送朱翊钧认可,交诸大臣传阅;大臣们如获至宝,期望即刻执行。
可是,第二天朱翊钧的病情好转,他反悔了,接连派出二十多批太监到内阁办事房索缴圣旨。沈一贯奏称:“臣等昨夜值宿朝房时已将谕旨传出,顷刻间已播扬四海,不宜出尔反尔。”但是,朱翊钧不管这些。司礼监太监田义侍候在旁,也力争道:“圣谕已颁行,皇上岂可反汗食言!”朱翊钧怒不可遏,拔刀要杀田义;田义不为所动,谏诤愈力。但首辅沈一贯害怕了,赶紧缴出前谕。过了两天,朱翊钧传谕内阁,说是前两天由于眩晕云云,一切“著照旧行”。
人们空喜欢了一场。
说到矿税等等,是怎么回事呢?这位万历皇帝长于深宫,自幼挥霍成性。冲龄践位,前十年有张居正夹辅难称心愿;待到成年,世间已无张居正,便纵性肆欲,哪管它天塌地陷。万历二十四年起,便向全国各地派遣大量宦官充任矿监税使,搜刮钱财供他挥霍。这些狐假虎威的钦差,所到之处树旗建厂,广招流氓地痞为爪牙,专以敲诈勒索为能事,侵害的不止一个阶层。富户不是被诬以盗矿,就是良田美宅或祖茔先墓被指下有矿脉,逼其献款;不论有无矿藏或矿脉贫富,皆强逼富户为承包矿税的“矿头”,抓来贫户为矿役。地方官员也不在这帮皇使的眼里。州县芝麻官固然不敢阻挠中使,藩司巡院等方面大员也不敢稍加钤束。此外,还有查收商税、店税、鱼课、盐税的特使满天飞,举凡舟车庐舍、五谷六畜、农工官吏,无不是纳税的对象。“遂使三家之村,鸡犬悉尽;五都之市,丝粟皆空。”
如此穷凶极恶的折腾,闹得正如刑部侍郎吕坤所形容的:“民心如实炮,捻一点而烈焰震天;国势如溃瓜,手一动而流液满地矣。”
万历二十六年,宦官陈增监山东矿税,凿山民夫多死,并逮及代纳税款稍缓的吏民,民众大哗。
万历二十七年,临清民变,聚众三四千,驱逐税监马堂,毙其爪牙三十七人;沙市和黄州团风镇民众驱逐税监陈奉的徒党。
万历二十八年,京畿兵民苦于连年旱灾和矿税,起而为盗;浙人赵一平召集流民结党,拟举义兵造反。
万历二十九年,武昌民众聚集数万人围攻税监陈奉官舍,陈奉脱逃,投其党徒十六人于长江;苏州织工葛贤带领市民聚众包围税监衙门,乱石打死税使孙隆的参随黄建节,放火焚毁帮凶汤莘的住房,并捆住六七名爪牙扔进河流。
就在朱翊钧食言而肥的当日,江西又发生民变,景德镇民众烧毁了税使厂房,儒生们怒殴矿监潘相……
尽管民怨鼎沸,报警的羽檄联翩而至,朱翊钧却无动于衷,坚持照既定方略办。
朝野士大夫忧心如焚。那些不怕丢官杀头的便前赴后继上疏劝谏。万历二十五年,吕坤上疏陈天下安危,请缓催科撤苛税,以收人心,防止人民“悉为寇仇”。
内阁首辅大学士沈一贯也与六部九卿大臣会疏纠劾宦官酿乱,毒害天下,请召还中使,罢除矿税。
但对这些意见,朱翊钧全当耳旁风。进言,或留中不发让它自生自灭,或下诏切责;行阻,轻则罚俸、撤职,重则打入锦衣卫北镇抚司监狱。诏狱中因建言及忤矿监税使的犯官,滞留未及时发遣的常有一二百名。
朱翊钧一意孤行,是因为他不相信大臣们的危言耸听。千古一局,中国的老百姓不都是在这么过吗?有几股刁民闹事、造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本朝太祖英雄盖世,体恤民情,夙兴夜寐,终他老人家一世,哪年没有几起乱子?光《太祖实录》记载的就有一百二十多次!武宗北“征”南巡,游龙戏凤,北虏窥边,宗室造反,暴民骚扰京畿,不也照样稳坐龙廷?他又怕什么“万姓不肯为朝廷屈也”!
因此,尽管天下人情汹汹,士大夫忧心忡忡,万历皇帝并不减他在后宫寻欢作乐的雅兴。万历十七年以后他就懒得上朝了,内阁大臣想见他难于登青天。尤可骇怪、史无前例的是,政府机构的人事任免章奏他也置之不理,以致万历二十七、二十八年间,“两京缺尚书三,侍郎十,科道九十四;天下缺巡抚三,布、按、监司六十六,知府二十五”。许多衙署的正常运转陷于瘫痪。
如果谁以为这个暴君是个彻头彻尾的昏君,那就错了!他有十分警醒的一面。
他是厌恶大臣谏诤的,尤其反感言官,公然声明“耻为臣下挟制”,一再讥讽建言者是“卖直求名”。进言的疏奏绝大多数被打入冷宫。
然而,对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动向,他从未掉以轻心。前两年通政使杨时乔具疏揭发有学者“以(程朱)传注为支离,以经书为糟粕,以躬行实践为迂腐,以纲纪法度为桎梏,逾闲荡检,反道乱德,莫此为甚”,建议诏令“所司明禁,用彰风教”。朱翊钧立即“诏从其言”。
这年闰二月二十三日,礼科都给事中(七品言官)张问达上疏,弹劾二十多年前已从知府任上退休、现寄居北京郊区通州的李贽惑乱人心。
这回朱翊钧阅处的效率极高。一看到劾疏的题由,便将珍宝古玩、俚曲杂说统统推到一边,聚精会神地看下去。
李贽这个人物他是知道的。虽说躲在重城深宫 ............

书籍插图:
书籍《文化怪杰——李贽:告别中庸》 - 插图1
书籍《文化怪杰——李贽:告别中庸》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文化怪杰——李贽:告别中庸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