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初中古诗词鉴赏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专题一 理解诗词内容
考纲须知
常考题型
答题技巧
考点分析
必备知识
专题二 感知诗词形象
考纲须知
常考题型
答题技巧
考点分析
必备知识
专题三 探究诗词情感
考纲须知
常考题型
答题技巧
考点分析
必备知识
专题四 品味诗词语言
考纲须知
常考题型
答题技巧
考点分析
必备知识
专题五 分析表达技巧
考纲须知
常考题型
答题技巧
考点分析
必备知识
附录一
附录二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拿下初中古诗词鉴赏/马德高,郝淑美主编.—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2011.2重印)
 (念念不忘.初中古诗文系列)
ISBN 978-7-5308-5538-6
Ⅰ.①拿… Ⅱ.①马… ②郝… Ⅲ.①古典诗歌 中国 初中 教学参考资料 Ⅳ.①G634.30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024895号
责任编辑:刘丽燕 徐鸿鹏
责任印制:白彦生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出版人:蔡 颢
天津市西康路35号 邮编300051
电话(022)23332398(事业部) 23332697(发行)
网址:www.tjkjcbs.com.cn
新华书店经销
德州文源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880×1230 1/64 印张6 字数240000
2011年2月第1版第2次印刷
定价:11.40元(全套三册)
专题一 理解诗词内容
考纲须知
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考纲或考试说明对此考点的要求是: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考查的重点:整体把握古诗词内容,理解诗词内容。这里所说的“理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古诗词积累,而是对所给的诗词从内容上概括、整合并能作简单的描绘、解释、评价,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要求。这里所说的“内容”是指理解诗句的含义,概括整首诗的大意,把握诗词的主旨等。
常考题型
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理解诗词内容”的考题,题型多样,包括填空题、简答题、选择题、问答题、比较题等,并且以主观题为主。考查形式如下:
1.概括诗词大意。
例1(2009·湖北荆州中考题)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_____,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答案:对月怀人(2分,如果答成“抒发对子由的怀念之情”之类的答案,得1分)。
2.根据提示写出相关诗句。
例2(2009·云南中考题)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陶渊明《饮酒》)
答案: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说说对某一诗句的理解。
例3(2009·湖北荆州中考题)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理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答案: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大意相同即可,2分)
4.从诗句中悟出道理。
例4(2009·湖北恩施自治州中考题)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朱熹《观书有感》)
答案:人只有常读书、多读书,作为知识的源头活水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新活力。
5.根据诗词的内容或情感为诗词拟写一个题目。
例5(2009·湖北十堰中考题)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李商隐《无题》)
答案: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2分,拟题扣住诗歌内容、情感即可)
答题技巧
解答这类题,应该以词意、句意的理解作为切入点,逐步扩展到对全篇内容的理解、大意的概括和主旨的提炼。在分析过程中,要适当联系写作的时代背景,进行合理的想象,抓住景物的特征,注意语言的组织。
技巧一:抓题目
题目是作品的眼睛,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暗示着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很多诗作,如果不看标题,对诗歌大意就很难把握,如(2009·湖北恩施自治州中考题)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全诗似乎都在讲方塘美景,如果不联系诗题,我们就无法读懂其意图。联系诗题《观书有感》,就能明白作者使用比喻手法来阐明读书的道理:人只有常读书、多读书,作为知识的源头活水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新活力。
正因为题目与主题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许多中考试题通过拟写题目来考查对主题大意的把握,如(2009·湖北十堰中考题)阅读下面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首先概括诗歌的内容或情感,抓住“别亦难”“愁”等关键词语,不难看出这首诗歌的内容是相思、伤别,扣住这一内容拟写题目为: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
技巧二:抓作者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经历遭遇,就可以设身处地揣摩诗人的心境,然后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的空白。因此,鉴赏诗歌要联系我们已有的关于作者及生活时代的有关知识去解读诗歌。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空阔浩渺的画面,后四句触景抒怀,渗透出诗人______的心境。
这首诗是诗人杜甫在大历二年(767)秋所写。当时他年事已高,生活困窘,病卧夔州。回答这道题时若能联系杜甫的这种人生经历,我们就不难理解诗人此时的心境是“愁苦悲凉”的。
技巧三:抓注释
一般说来,注释起到降低难度、帮助理解诗歌主题的作用。如(2009·大连中考题)“注释:①劳劳亭:古时送别之所,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暗示了诗歌主旨是离别。有些注释介绍作者或写作背景,如(2008·江苏泰州中考题)“注释 ............

书籍插图:
书籍《拿下初中古诗词鉴赏》 - 插图1
书籍《拿下初中古诗词鉴赏》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拿下初中古诗词鉴赏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