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统治世界.3,战争篇:理性操控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心理学统治世界.3,战争篇:理性操控
作者:(法)勒庞
译者:张晓宁
责任编辑:梁一红
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亚马逊全球范围发行
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两条战线上的战争
卷一 当前研究必需的心理学原理
序言:战争的心理学研究
第一章 情感的、集体的、神秘主义的力量及其在国家生命中的作用
第二章 人格的多种形态
卷二 现代德国的演进
第一章 德国实力的崛起和发展
第二章 德国哲学家对国家的定义以及对历史的阐释
第三章 德国的经济演进
第四章 现代德国的心理
卷三 战争的远因
第一章 战争的经济与政治原因
第二章 种族仇恨
第三章 德国的侵略姿态与复仇思想
第四章 神秘主义影响在战争起源中扮演的角色/霸权理想
卷四 战争的近因
第一章 奥地利的最后通牒和外交谈判周
第二章 英国起初的反战情绪
第三章 英国国内心理的演变
第四章 德、奥、俄、法在外交谈判进程中的各自作用
第五章 大众心理对战争起因的影响
第六章 奥、德、俄三国君主意志的作用
第七章 结论:究竟是谁想要战争?
第八章 德国和各国国内就战争起因的观点
卷五 战争涉及的心理因素
第一章 战争手段的变化
第二章 战争激发的新型情感与新型人格
第三章 作战勇气及其起源和形式
第四章 战争中由于缺少远见和心理错误导致的后果
第五章 源于心理错误的战略错误
卷六 德军在战争中运用的心理战术
第一章 德军作战方法的心理基础
第二章 德军对作战原则的具体运用:烧杀劫掠
第三章 德国的作战方法对于中立国家感情的影响
卷七 战争中的未知变量
第一章 现代战争的直接后果
第二章 不可靠的战争报道
第三章 马恩战役假说
第四章 和平问题
结语
序言:两条战线上的战争
古斯塔夫·勒庞的《战争心理学》成书于1915年之秋。当此之时,法国已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渐已习惯战争特有的负担、节奏与艰辛。无论是平民还是士兵,都进入了斯多葛主义那种屈从现实与放任自流的状态:一时满怀希望迎接胜利,一时坐看战争苦难持续。尽管法国还在盼望下一轮“大推进”将带来胜利与和平,但在1915年的秋天,局势已很明朗:战争至少还得持续一个冬天。9月下旬,法军在香槟战区发起新一轮攻势,却和阿图瓦与弗兰德斯的春季攻势一样,未能打破西线的僵局,年内结束战争的希望化为泡影。尽管如此,香槟攻势失利的苦涩与失落并没有动摇法国人的信念:为夺取最终胜利,法国将不计代价、继续战斗。士兵们要奋战到底,平民们要出于道德义务为祖国奉献力量,知识精英与道德权威们也要担当起引领全民的特殊使命,为法国参战寻找合理解释。勒庞撰写《战争心理学》正是基于以上背景。
在开战的头几个月内,法国的学者与作家们纷纷加入笔者谓之为“知识动员”的宣传活动,在国内外出版刊物并进行公共演讲。在国际舆论战场上,他们与德国人展开激烈交锋,驳斥德国人对战争不负有责任的主张;在对国内及中立国的宣传中,他们也详尽论述了法国为何必须战斗并将继续战斗,直至获取最终胜利。
在以上活动中,法国人发现了两个问题,并纷纷给予了极大关注。第一个问题有关德国学者们在开战头几周内的奇怪表现:为什么93名最杰出的德国学者公然违抗众所周知的事实,抛出一份颠倒黑白的宣言?这分明与他们客观、公正的学术作风大相径庭。在这份臭名昭著的《93宣言》中,德国学者们全盘否认了德国的一切罪行:蓄意挑起战争、侵犯比利时中立地位、残害无辜平民、违反国际法、故意无视既定公约。这彻头彻尾的谎言激怒了法国的知识分子,他们决心列出所有罪证,让一切针对德国的指控都变得不容辩驳。
《93宣言》引起法国知识界思考: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世界知名的德国学者背弃学术声名,抛弃真理,转而捍卫谎言。与此同时,法国人还发现了第二个问题:在香槟攻势失败后,法军处于空前的不利地位,却体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非凡的决心,这又该如何解释?第一个问题使人警觉,第二个问题则令人敬畏。德国学者在战争动员下发表《93宣言》的行径为人不齿,法军面对战争的表现出人意料,二者却同样发人深省。
对于以上问题,古斯塔夫·勒庞在《战争心理学》中给出了答案,这些答案都基于一些他在已有著作中充分阐述的原则。他写这本书的目的看来并非为加入本来就已是众说纷纭的公共讨论,而是要改变这种讨论的性质,利用心理学规律更充分有力地解释德国学术界何以如此癫狂、法国人何以如此充满斗志。勒庞坚信只有心理学才能揭开集体行为的谜团,因此否定了所有现存解释,认为它们不准确、没有说服力,没能认识到“那种感性、神秘、共同的力量”在政治家、知名学者和普通士兵的集体行为中所扮演的决定性角色。《战争心理学》一书引入了心理学原则,以弥补以上提及的不足,同时也捍卫了勒庞本身的学术地位——当时他在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了,直至1914年,占据学界主导地位的都是笛卡尔主义与新康德理性主义学派。
勒庞一直力图在作品中宣介,集体行为是非理性(但是真实的)力量的产物,这对当时统领法国学术与教育界并限制勒庞学术成就的理性主义思维构成了挑战。在第三共和国时期,一名学者若要成就学术名誉,就要在巴黎大学获取一席教职,或是获准加入法兰西学院的五个学院之一。在这两条前进道路上,勒庞都持续地、反复地受到阻遏。他不仅不能在巴黎大学或是巴黎任何一所与之相当的教育机构获得教职,也没能被选入法兰西科学院。他逐渐开始厌恶这种被学界放逐与边缘化的处境,被迫加入法国知识界的大讨论中。因此,《战争心理学》不仅针对国外敌对势力,也是对国内知识界主导思想与个别人士的反驳。
乍一看来,与“一战”期间法国学者们写作并出版的许多文章和书籍相比,《战争心理学》并无特殊之处。在此书中,勒庞每每不留情面地将德国人称作禽兽,这或许比同类作品更加露骨地流露出反德倾向,但也不算太突出。说到底,反德在当时是法国学术界的流行趋势,勒庞只是在书中采取了更多形式,并用更多论据抨击德国人。与许多其他同处“一战”时期的作家一样,勒庞肯定了德国应对战争爆发负有责任,谴责了德国的战争暴行,批评德国学者软弱且毫无原则,并刻画了德国人在服从政府权威时体现的奴性和在欺凌弱小 ............

书籍插图:
书籍《心理学统治世界.3,战争篇:理性操控》 - 插图1
书籍《心理学统治世界.3,战争篇:理性操控》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心理学统治世界.3,战争篇:理性操控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