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0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一、酷爱绘画艺术的少年
二、在绘画艺术上崭露头角
三、赴法学习西方绘画艺术
四、在绘画艺术上硕果累累
五、绘画艺术的传承
◎主编 金开诚
◎编著 于 元
吉林出版集团
吉林文史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金开诚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11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ISBN 978-7-5472-0922-6
Ⅰ.①徐… Ⅱ.①金… Ⅲ.①徐悲鸿(1895~1953)
-绘画评论 Ⅳ.①J205.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226293号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XUBEIHONGDEHUIHUAYISHU
主编/金开诚
编著/于 元
项目负责/崔博华 责任编辑/崔博华 梁丹丹
责任校对/梁丹丹 装帧设计/李岩冰 李宝印
出版发行/吉林出版集团 吉林文史出版社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4646号 邮编/130021
电话/0431-86037503 传真/0431-86037589
印刷/
版次/2012年1月第1版 2012年1月第1次印刷
开本/640mm×920mm 1/16
印张/9 字数/30千
书号/ISBN 978-7-5472-0922-6
定价/14.80元
编委会
主 任:胡宪武
副主任:马 竞 周殿富 董维仁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列):
于春海 王汝梅 吕庆业 刘 野 孙鹤娟
李立厚 邴 正 张文东 张晶昱 陈少志
范中华 郑 毅 徐 潜 曹 恒 曹保明
崔 为 崔博华 程舒伟
前言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套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一、酷爱绘画艺术的少年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七月十七日深夜,徐悲鸿诞生在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这个风景秀丽的滨河小镇位于烟波浩渺的太湖之西三十里,镇上住着五六十户人家,民风淳朴。
徐悲鸿的祖父徐砚耘曾参加太平天国革命,革命失败后在屺亭桥镇上做工。他含辛茹苦地做了十年工,才在流经镇中的塘河边盖起了一座小屋,作为自己的栖身之地。
这座小屋虽然简陋,但有南山作屏风,塘河蜿蜒流过屋前,太阳和月亮点缀在这江南水乡的天空,景色宜人。更兼鸡鸣犬吠,渔樵唱答,令人有返璞归真之感。徐悲鸿便在这座小屋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
幼时,在豆棚瓜架下,徐悲鸿偎在母亲怀里,听着那永远也讲不完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坟就在宜兴,在那些美丽的、飞来飞去的蝴蝶中,有一对就是他们。为民铲除三害的周处留下的斩蛟桥古迹也在宜兴,桥下立有苏东坡亲笔题写的“晋征西将军周孝侯斩蛟之桥”十二个大字的石碑。当年,智多星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知道越王勾践是个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的人,便悄悄带着美女西施乘了一条小船逃到宜兴。在这里,范蠡偶然发现宜兴的紫色陶土可以制陶,从此宜兴陶器闻名天下,范蠡也成了宜兴紫砂陶器的祖师。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幼小的徐悲鸿,也为他以后的绘画艺术增添了营养。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喜爱绘画,自学成才,是当地有名的画师。他还擅长书法、篆刻、诗文,在屺亭桥镇课徒为业,也卖画鬻字。他的印章有“半耘半读半渔樵”、“读书声里是吾家”、“儿女心肠,英雄肝胆”、“闲来写幅丹青卖,不用人间造孽钱”等,反映了他的学识和抱负。他的书法浑厚苍劲,他的字遍及远近的寺庙。他画的人物工整传神,有《松荫课子图》传世。画中徐悲鸿坐在课桌前读书,徐达章持扇坐在徐悲鸿身后凝神谛听。
徐达章的写意花卉清新淡雅,颇受徐渭和任伯年的影响。他的山水画是写实的,《荆溪十景图》描绘了宜兴的著名景色,如张公洞、善卷洞等,至今仍被人收藏,奉为传世之宝。
当时,宜兴县令很器重徐达章的才学,但徐达章鄙薄功名,不求闻达,从来不与官府往来。有一次,他听说县令访贤,要来看望他,他立即躲到一所寺庙里。他淡泊宁静,蔑视荣华富贵,不肯到官场去与人同流合污。
徐悲鸿6岁开始跟父亲读书,见父亲每天作画,他也极想学画,总觉得心痒手也痒,于是画了一只老虎给父亲看,并提出了学画的要求。父亲爱抚地说:“你先好好用功读书,因为要想成为一个画家,必须要有渊博的学识。”
接着,父亲叮嘱他说:“画画是要用眼睛观察实物的,从现在开始,你要不停地注意身边的事物。”
徐悲鸿聪明绝顶,过目不忘。在父亲的教导下,他读完了《诗》、《书》、《易》、《礼》、《四书》、《左传》,11岁便能出口成章了。一天,随父亲乘舟外出,他在路上即景成诗:“春水绿弥漫,春山秀色含。一帆风信好,舟过万重峦。”
这时,父亲开始教他每天临摹一幅吴友如的画。吴友如是清代末年最著名的插图画家,能在尺幅之中描绘亭台楼阁、鸟兽虫鱼、奇花异卉以至千军万马。徐悲鸿酷爱绘画艺术,用心临摹,一丝不苟。父亲还叫徐悲鸿写生,画父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