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疏导治疗纪实——附长期随访案例_心理疏导疗法系列丛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心理疏导疗法简介
第一节 疏导疗法概述
第二节 心理疏导医生的条件与技巧
第二章 治疗方式——个别治疗
第一节 个别治疗概述
第二节 强迫症个别疏导治疗的原则
第三节 个别治疗案例介绍
第三章 治疗方式——集体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集体治疗第一讲
第三节 集体治疗第二讲
第四节 集体治疗第三讲
第五节 集体治疗第四讲
第六节 集体治疗第五讲
第七节 集体治疗第六讲
第八节 集体治疗第七讲
第九节 集体治疗总结
第四章 强迫观念案例随访
第一节 案例一:其痛无比,其乐无穷
第二节 案例二:曾经懦弱的我选择坚强
第三节 案例三:打破完美的枷锁
第四节 案例四:少想多做的典范
第五节 案例五:强迫还要“心药”医
第五章 强迫行为案例随访
第一节 案例一:闪光的金子
第二节 案例二:长安何所有,聊赠一枝春
第三节 案例三:知行合一,战无不胜
第四节 案例四:风雨后的彩虹
第六章 强迫性人格障碍案例随访
案例:逃避之痛与医德之美
鲁龙光教授心理疏导疗法系列丛书
强迫症疏导治疗纪实
——附长期随访案例
◎ 鲁龙光 黄爱国 陈建国 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12个长期与作者联系的“老大难”病友,通过心理疏导治疗后,均达到“最优化”的标准。这12个强迫症案例多数追踪随访在20年以上,其中两例达30年以上。这12个案例各有特色,本书详细介绍其病情、症状表现、治疗过程、治疗后的反馈材料,并附随访追踪、医生点评等,阐明了从病到愈的转化过程,整体资料较为齐全,值得广大读者借鉴。
本书可供临床心理工作者、心理学爱好者、心理障碍者等参考。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强迫症疏导治疗纪实:附长期随访案例/鲁龙光,黄爱国,陈建国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
ISBN 978-7-5641-3054-1
Ⅰ.①强… Ⅱ.①鲁… ②黄… ③陈… Ⅲ.①强迫症-精神疗法 Ⅳ.①R749.99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218369号
强迫症疏导治疗纪实——附长期随访案例
出版发行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人 江建中
责任编辑 马 伟
电 话 (025)83791797
社 址 南京市四牌楼2号
邮 编 210096
经 销 江苏省新华书店
印 刷 南京玉河印刷厂
开 本 700mm×1000mm 1/16
印 张 13.75
字 数 229千字
版 次 2012年1月第1版
印 次 2012年1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641-3054-1
印 数 1-3000册
定 价 35.00元
(凡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我社读者服务部联系。电话:025-83792328)
前 言
强迫症是一种病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的心理障碍,临床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症状严重时会明显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强迫症治疗难度较大,预后不良。
有关强迫症的长期随访追踪研究报道较为少见。本书中12个长期与作者联系的“老大难”病友,均达到心理疏导治疗“最优化”的标准。这12个案例多数追踪随访在20年以上,其中两例达30年以上。这些患者全部以心理疏导治疗为主,个别病友仅服用少量抗抑郁剂(如阿米替林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多方面综合考察、回顾,可以看出,心理社会因素是疗效得以巩固的关键,在他们病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中起着主导作用。显著地表现为:病情痊愈后,能够调动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本身的有利条件,改变和优化环境;在实践中增强自信心,步入良性循环,心理素质升华,成绩显著。虽然12个案例表现各异,文化差异较大,治疗难度也很大,但进入良性循环,疗效得以巩固的关键条件是一致的,也是值得总结和深入研究的。有些病友不但能够深刻理解心理疏导疗法,而且还创造性地将疏导疗法与自身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适合自身、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不断战胜强迫障碍的同时,较好地补充和发展了心理疏导治疗理论,充分践行了心理疏导疗法“从患者中来,再回到患者中去”的辨证施治原则,使该疗法不断完善。
在本书案例中,有两位40多岁接受疏导治疗的患者(男女各1位),接受疏导治疗前,这两例强迫症患者均有明显的恐怖症状。他(她)们在60岁后出现脑器质性疾病。其中,男患者在退休后患了脑癌,经手术合并放射治疗后,记忆、智力等恢复良好;女患者出现一次癫痫发作后,没有用药,数次检查,脑电图均高度异常,但后来没有再发作过。强迫症与脑生理病理间的关系是值得深思和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另有一例强迫症人格障碍且具有超价观念者,自幼自我要求过高。在幼儿园,有一点错误就会自责、后悔几天。在15岁时,一次在公共汽车上遗精了,数年后突然想及此事:“当时身前可能有一女孩,精液如果沾到她身上,如果她因此受辱而自杀,我怎么办?”因此,他无法摆脱此事的困扰。曾两次住院,经胰岛素休克、电休克及抗精神病药物等治疗无效。第二次出院后,屡屡自杀,多次送至医院抢救。经与心理医生共同做工作、疏导治疗半年后,一切恢复正常,二十多年来工作、生活、家庭等较为满意。
这12个案例各有特色,本书详细介绍其病情、症状表现、治疗过程、治疗后的反馈材料,并附随访追踪、医生点评等,阐明了从病到愈的病理心理向生理心理转化的过程,整体资料较为齐全,可供广大读者借鉴。
心理疏导疗法的创立和发展离不开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予以衷心的感谢!心理疏导疗法仍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真诚期望广大读者予以反馈,以期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本书写作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和粗疏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鲁龙光
2011年8月于南京
第一章 心理疏导疗法简介
第一节 疏导疗法概述
心理疏导疗法由鲁龙光于1984年创立,1987年荣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988年被评为国家科委科技研究成果(编号:870156),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
一、概念
心理疏导疗法:医务人员在与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良性影响,对患者阻塞的病理心理进行疏通引导,使之畅通无阻,从而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强迫症疏导治疗纪实——附长期随访案例_心理疏导疗法系列丛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