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
作者:梁衡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300-14869-4
价格:39.80元
目录
CONTENTS
上篇
《过秦论》
《报任安书》
《出师表》
《桃花源记》
《谏太宗十思疏》
《岳阳楼记》
《正气歌序》
《少年中国说》
《与妻书》
《为人民服务》
下篇
武侯祠:1700年的沉思
心中的桃花源
好文章是怎样写成的
这思考的窑洞
百年革命三封家书
前言
从古至今,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美文为数不多。我排了一下有十篇。
这里说的是“政治美文”,就是说既要有思想,还要文字美,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文章提出了一种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的思想;二是文章中的一些名句熟词广为流传,成为格言、成语、座右铭,有的已载入辞典,丰富了民族语言;三是文章符合艺术规律,词、句、章,形、情、理都达到了美的要求。如果我们只是就文字“选美”,当然还会选出更多,如王勃的《滕王阁序》等,但那是另一个范畴。
下面按这个标准一一分析。
贾谊的《过秦论》探讨一个政权为什么会灭亡。为政者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后来提到农民起义时常用的“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一词,即出自本篇。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探讨生命的价值,提出一个做人的标准:“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成语“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即出自本篇。
诸葛亮的《出师表》提出忠心耿耿的为臣之道和勤恳不怠的敬业精神。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亲贤臣,远小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广为流传。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文学的手法描绘出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从中可以看出老庄哲学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子。西方的政治名著《乌托邦》、《太阳城》与其相类。“桃花源中人”、“只知秦汉,不识晋魏”,已成后人常用的成语。而“桃花源”已经是理想社会和优美风景的代名词。
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探讨一个政权怎样才能巩固,并且塑造了一个较理想的君臣关系样板。提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提出“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这就是1945年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谈的政权周期律。后人常说的“居安思危”、“善始善终”、“水可载舟覆舟”,主要出于此。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人、为政理念。这句名言几乎成了范之后所有进步政治家的信条。范的这篇文章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做到了形美、情美、理美,是用文学来翻译政治的典范。
文天祥的《正气歌序》提出的为人要有正气的气节观鼓舞了历代的民族英雄,成了中国人的做人标准。“正气”成了战胜一切邪恶、腐败势力的旗帜。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反对保守,提倡革新。提出抛弃老朽的中国,创造一个少年中国,振兴中华。几乎通篇都是美言美句。
林觉民的《与妻书》呼唤共和,敲响了数千年封建王朝的丧钟。再次响亮地喊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牺牲个人,报效祖国。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成了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宗旨,并已是检验一个政权成败、好坏的标准。
这些文章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经典。
好文章是替时代立言,是一个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全部知识和阅历的结晶,是生命的写照。这十篇文章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史上的坐标、文学史上的脊梁。
兹将十篇文章汇编并加以导读说明,是为上篇;又将我的五篇解读文章收入,是为下篇,合为一书以就教于读者。
上篇
《过秦论》贾谊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报任安书》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出师表》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桃花源记》陶渊明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岳阳楼记》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正气歌序》文天祥
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与妻书》林觉民
牺牲吾身为天下永谋福利
《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过秦论》
贾谊
|导读|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华夏的封建王朝,也是第一个瞬间就土崩瓦解的政权。贾谊4岁时秦王朝垮台,他有幸成为第一个研究评说这一历史现象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正是靠这篇文章奠定了他在中国政治史、文学史上的地位。秦的垮台,贾谊认为是“仁义不施”,焚书愚民,而单靠暴力统治。秦以后中国又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王朝起而复灭,可谓“潮起潮落”,无不被贾谊所言中。任何政权,仁义不施,反人民,必然灭亡。
这篇文章的魅力是能将一个王朝的兴灭过程轻松收入一篇文章之中,又顺理成章,如黄河泻地,长江入海,自有一股排山倒海又万水归宗的气势,开了古代政治论文的先河。
|关键词句|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仁义不施。
|名言成语|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作者介绍|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河南)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曾任博士、太中大夫,因多次上疏议论政事,被元老权贵排斥,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当上了梁怀王太傅,怀王不慎坠马而亡,他郁郁不欢,一年后便去世,年仅33岁。其著作主要包括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正文|
秦孝公据函之固[1]
,拥雍州之地[2]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3]
,并吞八荒之心[4]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5]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6]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7]
。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8]
,因遗策[9]
,南取汉中[10]
,西举巴蜀[11]
,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12]
,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13]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