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辞域外地名与外来文化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屈辞域外地名与外来文化/汤洪著.—北京:中华书局,2016.1
ISBN 978-7-101-11306-8
Ⅰ.屈… Ⅱ.汤… Ⅲ.楚辞研究 Ⅳ.I207.2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45176号
书  名
 屈辞域外地名与外来文化
著  者
 汤 洪
责任编辑
 吴爱兰
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100073)
http://wwwzhbc.com.cn
E-mail:zhbc@zhbc.com.cn
印  刷
 北京天来印务有限公司
版  次
 2016年1月北京第1版
2016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
规  格
 开本/640×960毫米 1/16
印  张
 16 3/4
插  页
 2
字  数
 220千字
印  数
 1-1500册
国际书号
 ISBN 978-7-101-11306-8
定  价
 56.00元

汤洪以其《屈辞域外地名与外来文化》索《序》于我,使我得到又一次学习屈辞的机会,更深地品味到屈辞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意蕴。
我一直以为,导致屈辞较之《诗经》难读的原因,不是两者之间什么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而是两者自身主题与题材之间的距离。就其大较而言,诗的主题是当代的,而其表现这一主题的题材亦是当代的,二者之间没有距离;屈辞的主题同样是当代的,但其表现这一主题的题材却并非当代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间离。正是这种主题与题材之间距离的不同,造成了诗歌风格与审美感受的巨大的不同。不过,我上述关于主题和题材间距离的观察只是时间概念上的。读了汤洪的大作,我应该赶快补充一点,这种观察还应有空间的概念:诗的主题是当地的,其表现这一主题的题材亦是当地的,二者之间没有距离;屈辞的主题同样是当地的,但其表现这一主题的题材却是异域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间离。我们对屈辞能够获得多深刻、准确的理解,多丰富的审美感受,其实就取决于我们对这种时间和空间距离的能否把握与渡过。因此尽管我还不能说对汤洪大作所言尽皆领会和同意,但却要衷心感谢他给了我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和这样的启迪。
当然,我知道,汤洪所讨论的论题是危险甚至容易招来谩骂的(尽管鲁迅先生早就说过恐吓和辱骂绝不是战斗),其观点是不容易得到很多人赞同的。不过在我看来,人文学科中缺乏具体时间和空间坐标以及数据的结论,大约都是相对真理而并没有什么绝对真理。但重要的并不是结论,而是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之,有什么论题是禁区呢?有什么样儿的讨论是不允许进行的呢?关键在于对问题的探讨是不是认真的、严肃的。只要是认真严肃的探讨,就是值得尊敬的。人类数万年演进的过程中,正如人文学科领域中这样许许多多认真严肃的探讨(无论其结论是对是错),促进了人类大脑机能的健全和发展。
汤洪所讨论的这一论题其实并非他的发明。在我看来,这一论题有着很高的难度且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公认结论。因此我就更敬佩他勇于面对难题,孜孜不倦,极其认真严肃的读书、思考、讨论的态度。这是一位年轻的学者应有的良好的学术品格。他的讨论大量汲取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在相关学术领域中取得的成果,应该说再一次推动了这一论题的探讨。我期待他的讨论能够得到学术界的良好的互动。
是为序。
李 诚
2015年10月12日
目 录

绪 论
一 研究范围之作者问题
二 研究范围屈辞篇目之认定
三 屈辞、屈骚与屈赋
四 相关研究概况
五 研究目的
六 研究方法
七 研究材料
八 论题缘起
第一章 悬 圃
一 楚辞传统注疏“悬圃”语义之歧说
二 文献典籍所载“悬圃”与昆仑关系紧密
三 屈辞“悬圃”原义再探索
第二章 昆 仑
一 楚辞传统注疏“昆仑”语义之歧说
二 先秦文献典籍所载“昆仑”指称之淆乱
三 屈辞“昆仑”原义再探索
第三章 流 沙
一 楚辞传统注疏“流沙”语义之歧说
二 文献典籍所载“流沙”指称之淆乱
三 屈辞“流沙”原义再探索
第四章 赤 水
一 楚辞传统注疏“赤水”语义之歧说
二 文献典籍所载“赤水”指称之淆乱
三 屈辞“赤水”原义再探索
第五章 不 周
一 楚辞传统注疏“不周”语义之歧说
二 文献典籍所载“不周”指称之淆乱
三 屈辞“不周”原义再探索
第六章 西 海
一 楚辞传统注疏“西海”语义之歧说
二 文献典籍所载“西海”指称之淆乱
三 屈辞“西海”原义再探索
第七章 崦 嵫
一 楚辞传统注疏“崦嵫”语义之歧说
二 文献典籍所载“崦嵫”指称之淆乱
三 屈辞“崦嵫”原义再探索
第八章 西 极
一 楚辞传统注疏“西极”语义之歧说
二 先秦文献典籍所载“西极”指称基本一致
三 “西极”演变历程考索
四 屈辞“西极”原义再探索
第九章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一 楚辞传统注疏“冬暖之所”和“夏寒之所”语义之歧说
二 历代文献典籍所载“冬暖之所”和“夏寒之所”指称基本一致
三 屈辞“冬暖之所”和“夏寒之所”原义再探索
第十章 黑 水
一 楚辞传统注疏“黑水”语义之歧说
二 文献典籍所载“黑水”指称之淆乱
三 屈辞“黑水”原义再探索
第十一章 三 危
一 楚辞传统注疏对“三危”语义的多种阐释
二 先秦汉初文献典籍所载“三危”指称基本一致
三 “三危”讹变历程考索
四 屈辞“三危”原义再探索
第十二章 假说下屈辞先秦古地名矛盾之消解以及屈辞文本要义之贯通
第十三章 屈辞域外地名假说之旁证
一 旁证之引论
二 稷下学宫为屈辞可能反映广阔世界地理提供了学术条件
三 先秦中西交通为屈辞可能反映广阔世界地理提供了交通条件
四 先秦民族大迁徙为屈辞可能反映广阔世界地理提供了交流动力
五 丝路与南丝路更为屈辞可能反映广阔世界地理提供了直接路径
第十四章 屈辞先秦古地名注疏淆乱现象之成因
第十五章 由屈辞古地名研究所发现的中国地理文化之特点
一 基于主体理解角度的地名意义动态演变
二 上古地名中包含大量外来地理语词(音译词与意译词)成分
三 外来地理语词与本土文化因素的复杂互动
四 结 语
第 ............

书籍插图:
书籍《屈辞域外地名与外来文化》 - 插图1
书籍《屈辞域外地名与外来文化》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屈辞域外地名与外来文化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