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田野笔记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Digital Lab简介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民族志研究中的田野笔记
田野参与
记录经历的/观察的现实
对于做田野笔记的启示
反思:写田野笔记和做田野研究
第二章 在田野中:参与、观察和速记
何时、何地以及如何进行速记
以写作为目的的参与
两个速记实例
速记的记忆术:词汇和短语
反思:写作和人类学意义上的边缘性
第三章 田野笔记的撰写(一):从田野到书桌
在书桌前
田野笔记撰写中的立场和读者
撰写过程
反思:“写作”和“阅读”模式
第四章 田野笔记的撰写(二):呈现场景
撰写详细的笔记:描绘场景
撰写扩展条目:组织
撰写过程中的分析:旁注、评论和备忘
反思:田野笔记是写作选择的产物
第五章 揭示被研究者的意义世界
强加的外在意义
呈现当地人的意义世界
使用被研究者界定的概念范畴:处理方法和常见问题
被研究者对族裔、性别与阶层的解读
当地事件与社会力量
反思:通过田野笔记来发现/创造被研究者的意义世界
第六章 田野笔记的处理:编码和备忘
阅读作为数据集的田野笔记
针对田野笔记提出问题
开放式编码
撰写最初的备忘
选择主题
集中性编码
综合备忘
反思:从田野笔记中创造理论
第七章 撰写民族志
主题描写
将田野笔记转化为民族志文本
撰写完整的民族志
反思:在被研究者和读者之间
第八章 结论
参考书目
Digital Lab简介
Digital Lab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业务的实验部门,成立于2014年3月。我们致力于将优质的资源送到读者手中。我们会不断努力,做体验更好、设计更好的电子书,加油!
上海译文出版社|Digital Lab
总序
过去的几十年,社会和文化人类学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出版这套丛书的目的,是让中国读者能领略到在人类学理论、研究方法、实证发现和应用实践方面的最新成果,正是这些激动人心的成果,充分体现了这场具有深刻而持续影响力的变革。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们的近期研究,是对当代人类学动向的极好阐释。这套丛书,第一次使得中国的教授、学生和有兴趣的普通读者,能接触到这些研究作品。目前,国际人类学界最值得注意的变化之一,就是其关注对象正转向当代的主要社会和地区,如中国、日本、欧洲各国和美国等等。而另一重要趋势,是作为社会和文化人类学分支的医学人类学,正逐渐占据日益显著的中心地位。这一动向显示,人类学家正在转而研究影响当代各共同体的重点社会问题,并开始表达出努力转化人类学研究成果,使之能为政策辩议、项目实施和一般传媒所用的意愿。丛书中的部分作品也使我们看到,医学人类学已经成为一方联结社会和人文科学,另一方联结健康和政策科学间的“桥梁”。用跨越不同社会空间的“桥梁”来比喻复旦大学和哈佛大学间的关系,尤其是新近创立的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是最为恰当不过的了。
我们相信,包括华琛(James L Watson)、华如璧(Rubie Watson)、赫茨菲尔德(Michael Herzfeld)、贝斯特(Theodore Bestor)及本人在内的哈佛人类学家,在比较文化和社会研究方面所做的田野实践和理论探索,将为中国人类学学科的国际化和专业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用中国人习惯的说法,这套丛书将有助于全面矫正人类学在中国知识分子和技术专家眼中的形象和面貌。它不仅是对哈佛人类学研究的一次展示,更重要的,是向读者推荐一些在人类学界内外已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思想和新看法,如文化亲熟说、地方性的道德世界、社会的疾痛体验、生命文化过程等等。这套书,还展示了都市人类学、中国乡村研究以及行政机构的田野考察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它将展示人类学方法在精神医学领域,包括像政治性创伤、医学伦理及医学人文等方面的最新应用和研究。我们希望通过齐心协力,能在中国创造出全新的人类学领域,同时,鼓舞中国的同仁们为世界范围内的人类学探索和发现,奉献出激动人心的成果。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及哈佛医学院终身教授
Arthur Kleinman(凯博文)
2007年10月24日
前言
近几年,很多民族志研究者都曾经强调写作在他们这一行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格尔兹(Geertz 1973)提出“深度录写”(inscription)是民族志“深描”的核心,而加斯菲尔德(Gusfield 1976)对科学的修辞基础做出了剖析。之后,克利福德(Clifford)和马库斯(Marcus)共同编写的《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和政治学》(Writing Culture: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1986)、范·马南(Van Maanen)所写的《田野的故事》(Tales of the Field 1988)以及阿特金森(Atkinson)所写的《民族志的想象力》(The Ethnographic Imagination 1990)进一步探讨了民族志写作的问题。
然而,学者们对民族志写作的研究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有的研究都是讨论如何从已经写成的田野笔记出发来撰写最终的民族志,所考察的都是修辞手法这种细节问题或者是整体结构之类更加概括的问题,这样民族志就算完成了。如此一来,他们就忽视了民族志写作的最初场景——做田野笔记,从而忽视了民族志撰写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理解观察者/研究者是如何在第一时间坐下来,将一段鲜活的生活经历转化为书面文本的。
的确,学者们在分析“民族志的诗学”(Clifford和Marcus 1986)时所选取的对象往往摘自业已出版的学术专著,是一些对社会生活的经过润色的描述。然而这些描述也是由一些更短小的、不够连贯的零碎文字——即田野笔记——编辑而成的,而许多田野笔记是作者在对民族志形成任何整体看法之前就已经写出来的。此外,最终版本的民族志中所出现的田野笔记都是作者按照某种分析的需要,经过选择和塑造,重新安排和改写而成的。因此,与人类学家在田野中所做的原始田野笔记相比,它们的形式和寓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考虑到这些方面,我们认为在民族志撰写中占据核心地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如何做田野笔记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