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伍连德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第一章 慷慨出关
(1)
伍连德虽然见过铁良,并得到恩准,可是正式任命的手续还要等几天。一直忙得焦头烂额的伍连德这才想起自己还有几条门路,压根儿就没想起来。一个是民政部尚书肃亲王,肃王的儿子曾经在新加坡拜林文庆为师学习英文,来华前林文庆有书信给肃王。另外一位就是法部尚书戴鸿慈,三年前戴鸿慈出访槟城时,他被引见过。
拜访肃亲王属於礼节性的,但是这次会面给肃王留下较深印象。法部尚书戴鸿慈作为在京的广东帮首领,对伍连德十分热情。因为患有慢性肾病和心脏病,他希望得到伍连德的治疗。於是伍连德天天乘四个小时的骡车来回戴府和程府,十分辛苦。不过也正是在戴府,他遇见了许多广东籍官员,和其中不少人建立了友谊,其中一位就是马上赴吉林出任巡抚的陈昭常1。
如此过了一个礼拜,这天伍连德正要出门赴戴府,一个兵丁送来一个厚厚的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是铁良签署的陆军军医学堂帮办正式委任状以及有关文书。程璧光帮忙翻译出来,令他吃惊的是,月薪300两,大大地超出他的意料,因为他了解过,自己的顶头上司,北洋医学堂毕业、在军中服役15年的陆军军医学堂总办兼军医司司长徐华清也不过月薪350两。
大喜过望的伍连德马上写信,让滞留在上海的妻儿立即北上。当晚在东兴楼设宴酬谢程璧光、谭学衡、丁士源等朋友,次日一早便赶回天津上任。
经过一番周折,伍连德终于能够为国家服务了。他回到天津,立即找到一处房子,妻子和儿子很快从上海赶到天津,稍稍安顿一下,伍连德便开始主持陆军军医学堂的工作。
当年,袁世凯鉴于北洋医学堂主要为海军培养军医,决定在天津办一所陆军军医学校。在他的全力支持下,陆军军医学堂发展很快,其待遇也优于全国其他学堂。伍连德是他从海外聘请的第一位除日本人以外的教员。现在袁世凯失势了,陆军军医学堂是否能够正常运转?
伍连德到任后立即拜访总督衙门,由於有在京要人的首肯和军中几位将领的举荐,总督衙门保证提供军医学堂经费。办好这件头等大事后,他开始对军医学堂的教学进行改革。
陆军军医学堂的教员主要以日本教员为主,辅以中国教员,因此授课用中文和日文。尽管学员都学习过英文,为了更好地和师生沟通,伍连德请了一位中文教师,每天和他在一起,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用中文交流和讲课。此时尽管他还不会日文,依然努力和日本教员建立友谊,可是很快发现是不可能的,日本人有自己的圈子,别人很难介入。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学校的现状让他大吃一惊。学校当局一贯对日本教师的授课计划不予干涉,而这些日本人只是简单地教授一些护理常识。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毕业后根本不能看病,最多是高级护士,甚至被培养为日本在中国扩张的工具。伍连德终於明白袁世凯万里迢迢聘请自己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够摆脱日本人的影响,将陆军军医学堂改成英美式学校,为中国军队培养出合格的医生。成长于殖民地,从小受长辈的熏陶,努力保持民族文化的伍连德对这种情况反应极大,他不可理解的是,这些人日本人拿着中国政府的高薪,却在本国政府的授意下,步调一致地培养汉奸!
除此之外,他发现,日本的医学教育虽然秉承德国,可是他们并没有体会德国医学教育的精华,也就是重视实验的教学方式。既没有法国医学的临床传统,又没有德国医学的实验基础,日本式的医学教育只是一个劲地讲授知识,学生的临床和动手能力非常差。
(2)
民族责任感令他开始不知疲倦地工作。在教学上,一改日本人死啃书本的作风,采用西方国家重视实践的办法,健全实验室和建立临床门诊,让学生多动手多观摩。教材方面也抛弃日本的陈旧教材,使用欧洲最新的教材,特别在微生物和传染病方面,努力介绍世界最新成就。教学采用中文和英文,使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能够用英文阅读交流。此外,聘用合格的教员,增加户外体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体质。短短两年内,陆军军医学堂迅速摆脱了日本人的影响,成为现代化的医学院校,开始为中国军队输送合格的军医。伍连德在陆军军医学堂,开始了中国现代化医学教育。
当时医学教育的潮流,是重视实践,利用教学医学培养医学生。可是,陆军军医学堂没有教学医院。这两年中,伍连德无数次地进京,向军队大员们要求建立一座现代化的军队医院,供陆军军医学堂实习使用,可是每一次都被用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拒绝了。与此同时,军费被花在华丽的军装和喧闹的仪仗上,这种情况让他深感无奈,感到科学在中国起步艰难,也使他对医学教育的设想无法全面落实。
天津当时聚集很多留洋人员,物以类聚,伍连德和这些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其中有成为他太太好友的中国女子留洋习医的第一人金韵梅。伍连德的二儿子长福和三儿子长明都是出生在金韵梅的医院里。
在天津的留学人士主要是以唐绍仪2为首的留美幼童,这些人中的广东籍人士组成了一个有浓郁自由主义思想的小圈子,伍连德这个广东移民的后代自然就被吸收进这个讲英文和广东话的圈子。唐绍仪卸任奉天巡抚回到天津,和伍连德交往甚密,在一次酒醉后向他透露了甲午秘辛,原来是因为十年前伊藤博文和袁世凯在朝鲜争夺一舞女失败后,才开始力主东进。袁公赢得美人芳心,可是国家要为此付出代价。唐绍仪酒意正浓,伍连德心潮起伏,想起来三舅林国裕,想起妻子的三叔黄乃模和和致远舰上252名官兵,想起那一战殉国的将士。甲午战争,是伍连德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烙印。
另外一位好友和长辈是同样出生在海峡殖民地的伍廷芳3,和伍连德一样,两个人小时候都姓NG,来华后也都按官话改成WU。伍连德甚至希望和他连宗,认其做叔父。辛亥革命时,正是伍连德的这两位同乡好友,唐绍仪代表北方,伍廷芳代表南方,在上海谈判,促成民国的诞生。
伍连德在天津的另外一个来往频繁的朋友是温平忠,两人结识于1905年温平忠作为由端方、戴鸿慈率领的清政府宪政考察团的随员来到槟城时。在温平忠的家中,伍连德遇见了主人刚刚留美归来的美丽大方的外甥女。这个女孩子不久找到一份私人秘书的工作,然后嫁给了自己的老板,一位伍连德在家乡结识的朋友。她就是孙中山夫人宋庆龄。
除此之外,他与梁启超、辜鸿铭、严复、胡适等人交往甚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兴趣越来越浓。
伍连德在天津已经两年多了,生活和工作都按部就班,对国内的环境也已经很适应了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国士无双伍连德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