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裘沛然学术经验研究:海派中医丁氏内科学术流派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8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海派中医丁氏内科学术流派
国医大师裘沛然
学术经验研究
主 编
王庆其
编 委
(以姓氏笔画排序)
王少墨 王庆其 石克华
李孝刚 吴定中 余小萍
邹纯朴 胡玉萍 黄品贤
章 原 梁尚华 裘世轲
裘端常
学术秘书
邹纯朴 王少墨 胡玉萍
学术顾问
李 鼎 张建中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国医大师裘沛然学术经验研究/王庆其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7
ISBN 978-7-5132-1926-6
Ⅰ.①国… Ⅱ.①王… Ⅲ.①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11228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三河西华印务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 710×1000 1/16 印张 19.5 彩插 0.25 字数 248千字
2014年7月第1版 2014年7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1926-6
*
定价 48.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目 录
鸿儒思想 大医精神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大医精诚
学术经验述要
裘沛然成才之路
裘沛然治学之道
裘沛然学术思想集萃
裘老治疗疑难杂病的经验
裘沛然关于针灸的学术成就
裘沛然膏方经验
临证思辨特点
对临床若干问题的思考
裘沛然临证断病经验
薪火传承
临证心法要旨
师承有道
医病先医心
医有常道,法无常法
释“濂洛关闽”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解读
解“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此事难知”论
“是动”“所生病”解
关于“神明”
正之不存,邪将焉祛
培补脾肾法
治病无拘于陈说
论景岳学术经验
《伤寒论》似一部规范性医案
仲景的“方证药法”
诊断中的“印象”
疑难病证治疗八法
关于脉诊
养生贵在“全神”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孙思邈是温病治法的创导者
读书法门
提倡综合治疗
养正法的功效
“内外贯通法”的应用
抓主症用古方
“医者意也”
对临床分型立方的反思
中医的“三大常规”
圆机活法
“风”与“气”
对“炎”的循名责实
治学经验
论各家学说的学习
析理、变法、通方、识药
为医者当熟谙药性
治病必治药
化验指标与用药
用药剂量议
孙思邈大方复治
辛开苦泄法的运用
运用扶正法经验
一药之用,掌握非易
读《裘沛然医论文集》《读书抄本拾遗》有感
读裘老“漫谈中医发展问题”的体会
读《治病有法不囿法》
读《健康长寿的保证书——论孙思邈的养生法》
遣方用药经验
补泻理肾方
用药不拘泥于表里、寒热、虚实
读《直自金元错到今——升麻功用质疑》
牡蛎应用种种
芩麻方中各味药材对麻黄提取效率的影响研究
裘沛然治疗咳喘病的诊疗方案研究
应用黄芪经验
细辛的配伍
磁朱丸新用
活用小青龙汤
槐花治验
炙甘草汤治心病
蜀漆与泽漆
白芍是一味破药
咳嗽用熟地黄
运用龙胆草经验
用附子经验
用黄柏经验
用干姜经验
用当归六黄汤经验
用甘草经验
用生姜经验
降血脂方
三天汤
五花汤
治萎缩性胃炎方
“头风宁”经验方
用虫类药经验举隅
关于甘草的功用
运用山茱萸经验
景岳用熟地黄
脘腹胀者可用甘草
诊病治验荟萃
治老年性痴呆三原则
治头痛经验
附子白术治头痛眩晕
金水六君煎治频咳
治咳经验
蠲饮泄肺治慢支
炎症的治疗
学习裘师的“甜酸苦辣汤”
学习先生治哮喘案经验
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
苦参治心律失常
房颤治案
窦性心动过缓治验
学习裘师治心悸不宁案
心血管病的治疗
治胃脘痛经验
辛开苦泄治胃炎
学习先生治结肠炎案
白塞病治案
治不孕症不育症经验
治疗慢性肾炎经验
治胀病经验
治结节性红斑
辨治少阴病的经验
附 文
裘沛然先生学术编年
续后记
裘沛然先生学术著作
国医大师裘沛然教授
裘老(左1)在云南龙门西山与京沪诸名家在一起
国医大师裘沛然题字
本书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裘沛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上海市卫生局裘沛然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
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海派中医学术流派丁氏内科流派分支裘沛然学术思想研究项目
上海中医药大学裘沛然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
支持编写
鸿儒思想 大医精神
(代序)
时光倏忽,裘老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每当暇时,或至夜深,经常在脑海中浮现出与裘老朝夕相处的一幕又一幕……
在外滩永安路小楼,书围四壁,座仅容膝,一灯荧然,茶烟轻荡。我经常单独或与教研室朱伟常、潘华信、周崇仁、俞尔科等老师一起去裘老家求教,倾心长谈,每至凌晨人静,灯火阑珊,意兴犹浓,不忍握别。当时所谈之事,凡古今中外、文史哲学、医家学术、杏林逸事,乃至论文撰写、教材编著等,莫不涉及。裘老师心存仁爱,诲人不倦,使我获益殊多。回思当时情景,正如裘老《追怀程门雪先生》诗所写:“茶烟连笑语,灯火话平生。”形影相随,相知益深。
还记得在裘老座右,挂着一幅程院长亲笔书写的赠诗立轴,诗曰:
春爱梅花秋爱菊,先生忧道不忧贫。
惯将双眼向人白,肯信狂言如我真。
千古文章葬罗绮,一时诗句动星辰。
华年锦瑟须珍惜,我辈于今要此人。
诗中“先生忧道不忧贫”和“我辈于今要此人”两句,直写出程院长当日对沛然先生的奖掖推许和殷切期望。
“君子忧道不忧贫”,句出《论语》。我理解先生的“忧道”,不仅为医道而忧,也实为世道而忧。《国语》曰:“上医医国,其次医疾。”裘老的一生,不但以救危拯绝为己任,而且还常为家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国医大师裘沛然学术经验研究:海派中医丁氏内科学术流派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