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心理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吃货心理学/金圣荣 编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9.5
ISBN978-7-5190-4064-2
Ⅰ.①吃… Ⅱ.①金… Ⅲ.①饮食-应用心理学Ⅳ.①TS9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87178号
吃货心理学
作者:金圣荣编著
出版人:朱庆
终审人:朱彦玲 复审人:郭锋
责任编辑:刘旭 责任校对:王彦
封面设计:Amber Desgin 琥珀视觉
责任印制:陈晨
出版发行:中国文联出版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100125
电话:010-85923043(咨询)85923000(编务)85923020(邮购)
传真:010-85923000(总编室),010-85923020(发行部)
网址:http://www.clapnet.cnhttp://www.claplus.cn
E-mail:clap@clapnet.cnliux@clapnet.cn
印刷:天津中印联印务有限公司
装订:天津中印联印务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市德鸿律师事务所王振勇律师
本书如有破损、缺页、装订错误,请与本社联系调换
开本:710×10001/16
字数:240千字 印张:15.5
版次:2019年5月第1版 印次:2019年5月第1次印刷
书号:ISBN 978-7-5190-4064-2
定价:49.8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目录
版权信息
你的口味怎样泄露你的内心
从心理学史上寻找内心的宁静
心理心理奥秘:美食里面的心理学
被美食牵着鼻子走:嗅觉与心理
一份美食,你愿意等待吗?
吃货的自信:不吃饭的人哪里有呢?
所谓“美食”,你是不是选择了最“美”的食物?
如果美食是一种宗教,那你是不是信徒?
我们的味觉容易被谁“绑架”呢
情绪在左,美食向右
童年的味道:精神分析理论的童年经验
九型人格——美食中的人格心理学
性格诡异:也许是你吃得不对
记忆中的美食:存于脑海中的感动
喜怒无常?大脑缺乏营养了
应酬前,先来杯蜂蜜柠檬水吧
你知道吗?饥饿竟然是一种情绪
孤独盛宴:一个人吃饭,也要满满的仪式感
美食诱惑下的“瘾君子”
性格重塑之麻辣变形记
肥胖心理:为什么越胖的人对美食越有想象力
你知道吗?健康零食竟会让人变懒
垃圾食品会“蒙蔽”大脑:总以为没吃饱
肥胖人士易对美食形成具体“想象”
乐天派:不吃饱怎么有力气减肥呢?
吃出的快乐:寂寞、忧愁统统吃掉
匪夷所思,饥饿竟然会传染
你睡饱了吗?睡眠不足竟是发胖的“敌人”!
肥胖偏见:胖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
你有一份正能量“零食”需要查收
味道玄机:潜藏在味蕾边缘的心理秘密
为什么有人偏爱榴莲,有人却认为臭气熏天
你是“咸星人”还是“甜星人”
喜欢吃辣的人真的存在更强的攻击性吗?
你是肉食主义者还是素食主义者?
进食也会从众,你的美食偏好可能不是真的!
相信你也爱吃:虚假同感偏差效应
我以为你爱吃:撕扯不掉的标签
为什么越辣越爽:吃辣人群的心理分析
心理账户:一道连接心理与行为的桥梁
利他行为——吃甜食的外化表现
能“吃苦”的人,普遍心理阴暗
爱吃辣的人更愿意寻求刺激
苦味会悄悄“夺走”你的幸福感
前景理论——美食的“大小”概念
美味的主观体验与时间长短的关系
越吃越爱吃:狄德罗效应
臆想心理:大脑也能烧一桌“满汉全席”
你相信吗,石头也能成为一桌满汉全席!
菜名:始于联想,忠于口感
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想要吃火锅?
我只想想我不吃:来自吃货的觉悟
如影随形的孤独感:美食的治愈力量
你是否偏爱某种食物,喜欢了它多久呢?
大脑注意到一款美食,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
外卖心理:点餐记录暴露了你的性格
坐等外卖时,你的大脑都经历了什么?
点外卖时,你喜欢做回头客吗?
“门店新客”——每次都这么过瘾!
外卖常吃面与粉,心境犹如“九连环”
爱吃卤味吗?那你一定是位小公主
洋快餐的魅力:一款让你放松身心的美食
换一种外卖?小心心情会微调
视觉心理:用眼睛“吃”东西的乐趣
你知道吗,观察有机食物会左右道德判断!
看一看不要钱,快餐店竟然还有这些“心机”!
美食直播为什么这么火:看的不是美食,是寂寞
好不好吃先不论,很多时候好看就够了
人未开动,手机先“吃”
你有没有对一种美食“一见钟情”过?
心理波动:你的喜怒哀乐已经被美食掌控了!
吃掉美食背后的文化:集体无意识
得寸进尺——“登门槛效应”
欲得寸先进尺的“留面子效应”
当“头等大事”遇上正事
咖啡、甜点:融化的心防
不吃也要囤起来:囤积心理
越多越好的“阿伦森效应”
口腹之欲是否应该感到羞耻
拥有健康心理的第一步:接纳自己
“吃”也需要动机,你“认识”自己的进食行为吗?
吃货心理:吃货成长中的“糖衣”与“炸弹”
人格的发展:自出生之时便在路上了
糖豆的“安慰剂”效应
生理需求快感的丧失——失眠
自我价值:源自婴儿对父母的依赖
你的亲子关系有“内疚”存在吗?
你的口味怎样泄露你的内心
王保蘅
心理学上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即把人的性格和口味划分为若干种,口味的偏好便对应着性格的特征。
酸甜苦辣中最具刺激性的口味当属“辣”,那么“辣”是否可以影响我们的性格品性呢?国外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者对辣的喜爱程度与其攻击性呈现正相关的趋势。换言之,越喜欢吃辣的人可能会具有更强的攻击性。
川湘渝地区的女生,向来会给人一种泼辣直爽的感觉,“辣妹子”也是因此而来,这种称呼跟国外的这项研究数据似乎非常贴合。那么这些地区的男性会有何种表现呢?是不是比女性更具攻击性呢?从性别认知的角度来看,男性要有阳刚之气,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他们往往会被灌输强健阳刚的思想;而女性受到的教育观念往往是温婉、贤淑,其攻击性相对男性来讲比较微弱。其实女性的攻击性素来都不高,所以相对男性来说,其攻击性更容易得到提高。
“食辣”体现在女性身上,有时还能做出一定程度上的性格分辨。诸如,“女神”和“女汉子”通过一顿麻辣小龙虾或者油焖大虾就可以简单判断出来,试想一下她们会如何吃虾?是徒手开吃,然后喝着啤酒大呼“够劲”;还是小心翼 ............

书籍插图:
书籍《吃货心理学》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吃货心理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