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论生存与痛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译者序
意志形而上学导读
论女子
论政治
论自杀
论争术
逻辑与辩证法
论艺术的内在本质
对存在虚无理论的补充
关于泛神论的一点看法
论人类的形而上学需要
论人世的痛苦
我们的真实本质的不灭性
对物自体之反面现象的一些考察
后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叔本华论生存与痛苦/(德)叔本华
(Schopenhauer,A.)著;齐格飞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ISBN 978-7-208-12840-8
Ⅰ.①叔… Ⅱ.①叔… ②齐… Ⅲ.①叔本华,A.(1788~1860)-哲学思想 Ⅳ.①B516.4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43993号
责任编辑 任俊萍
装帧设计 王小阳
叔本华论生存与痛苦
[德]叔本华 著
齐格飞 译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
出版
(200001 上海福建中路193号 www.ewen.co)
世纪出版集团发行中心发行
常熟市新骅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635×965 1/16 印张17.25 插页4 字数180,000
2015年6月第1版 2015年6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208-12840-8/B·1108
译者序
暌违多年,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又一新译本《叔本华论生存与痛苦》终于与各位读者见面了!说“新”是因为上海人民出版社一直耕耘的叔本华系列丛书又有了新的成员;但说“不新”是因为译本中的几篇已有译文,应出版社的要求又重新译了一遍。
《叔本华论生存与痛苦》一共收录了叔本华不同时期的12篇文章,其中《论女子》、《论政治》、《论自杀》、《逻辑与辩证法》、《对存在虚无理论的补充》、《关于泛神论的一点看法》、《我们的真实本质的不灭性》以及《对物自体之反面现象的一些考察》均选自《附录和补遗》第2卷,《论艺术的内在本质》、《论人类的形而上学需要》和《论人世的痛苦》均选自《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2卷,《论争术》选自《叔本华遗稿》第3卷。译本的内容涵盖了叔本华哲学思想中的美学伦理学(包括政治学)、逻辑学与意志形而上学。“意志形而上学”的称谓是为了与其他(特别是与中世纪)形而上学体系相区分,它在20世纪以后才出现。
我在译本中将叔本华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Wille译成了“意志”,没有采取韦启昌先生的译法“意欲”,在同一套丛书里对同一个概念居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译名,因此,十分有必要向各位读者作出说明。
首先申明,我并不反对韦启昌先生将Wille翻译成“意欲”,同时对韦先生多年来辛勤地将叔本华哲学思想译介成汉语的劳动表示由衷地敬佩!
我将Wille确定地译为“意志”,纯粹是出于一个稳妥的考虑:第一,“意志”这一译名在东亚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完全就是对应Wille/Will这一德文单词,在习惯上和传统上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对译关系。第二,如果单独地将Wille翻译成“意欲”,显然切断了叔本华思想中的Wille与所有其他意志学说因译名的相同而继续保留下来的纽带关系;叔本华的Wille概念,早在中世纪的时候就已经是十分热络的哲学话题了,尽管叔本华赋予了Wille一词一个新的生命,但他依然没有生造出一个新词表达与表象世界对立的另一面,取代Wille这个概念。最后,如果说“意志”确实不能满足表达Wille真实内涵的要求,我们寻觅一个新的译名,似乎需要就此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不然,今天用A译名,明天又有人用B译名,届时会给翻译工作和读者阅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我已将叔本华的《颜色理论》的大部分内容翻译完成,最后没有放进新译本的原因是,叔本华是在批判牛顿和歌德色彩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有关颜色的假说,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新的颜色理论。我并非专门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担心不能正确地将原文翻译出来;加之目前国际上针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也极其稀少,暂时将叔本华的《颜色理论》束之高阁了。期待和欢迎从事物理学、光学研究和从事相关工作的读者们,以及熟识歌德色彩理论的学者们,可以不吝赐教,如有可能来共同研究叔本华的颜色理论,希望不久的将来可以最终将《颜色理论》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奉献给广大的读者。
是为序。
齐格飞
2015年4月于莱茵河畔
意志形而上学导读
[1]
围绕叔本华哲学的意志形而上学,本书选译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2卷中的《论人类的形而上学需要》与《论人世的痛苦》,以及《附录和补遗》第2卷中的《对存在虚无理论的补充》、《关于泛神论的一点看法》、《我们的真实本质的不灭性》、《对物自体之反面现象的一些考察》等篇目。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2卷的最后一章“后哲学”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哲学:
在这本书的结尾我想就我的哲学思想再说一点内容,正如我曾说过的,我的哲学并不是要以僭越的方式把世界存在的最后根源一一诉说出来,倒不如说我的哲学就根植在内在与外在经验的现实之中,我的哲学向每一个人都敞开,我的哲学证明了内在与外在经验中真正最为深刻的连续性为何物,但是却又根本不需要逾越经验走入什么外在于世界存在的物之中,走入外在于世界之物与世界的关系之中。我的哲学中没有一条结论指向异于可能经验的实在之物,而是干脆在外部世界与自我意识所给予的东西上来谈论问题,从而就在世界本质的内在连续性中把握住世界的本质。用康德的话来说,我的哲学便是内在的。
所谓内在即是相对于超验而言的,区别在于内在的哲学不再去追问:
为什么以此种方式证明出来,为什么不以别的什么方式?
叔本华举例说,当人们继续向他追问:
那自由地肯定了自己的意志,因此现象世界得以呈现出来,以及自由地否定了自己的意志,因此我们便不再认识什么是现象的意志,究竟从何而来?难道说是那经验彼岸世界中的厄运,根据一份糟糕透顶的折中方案,用一个由痛苦与死亡主宰的世界替换掉意志,或者说以此来否定自己最内在的本质吗?还是说为了维护意志,就要将无限美好的安详状态打破吗?
以及当我们再问:
要是我不是生命意志,又该是什么?
便不再是叔本华哲学所能够回答的,因为
或许只能这样来回答这一问题了,那即是说我们智力最普遍与最寻常的形式是根据律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叔本华论生存与痛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