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严泉著.—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5
(新人文丛书)
ISBN 978-7-5133-1389-6
Ⅰ.①历… Ⅱ.①严… Ⅲ.①政治制度史—世界—文集 Ⅳ.①D59-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51403号
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
严泉 著
策  划:
陈 卓
责任编辑:
高微茗
特约编辑:
陈 卓
责任印制:
韦 舰
封面设计:
版式设计:
魏 丹
出版发行:
新星出版社
出版
人:
谢 刚
社  址: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丙3号楼100044
网  址:
www.newstarpress.com
电  话:
010-88310888
传  真:
010-65270449
法律顾问: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
读者服务:
010-88310811   service@newstarpress.com
邮购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丙3号楼100044
印  刷:
三河兴达印务有限公司
开  本:
660mm×970mm  1/16
印  张:
17.25
字  数:
183千字
版  次:
2014年5月第一版 2014年5月第一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33-1389-6
定  价:
42.00元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如有质量问题,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新人文丛书编辑委员会
主 编
 王晓纯 吴晚云
副主编
 罗学科 史仲文(执行)
    张加才 郭 涛
特邀编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建嵘 马立诚 王向远 王清淮 王鲁湘
刘丽华 安乐哲 尤西林 吴 思 吴祚来
张 柠 汪民安 李雪涛 陈晓明 邵 建
赵 强 单 纯 金惠敏 骆 爽 夏可君
黑 马 熊培云 敬文东 谢 泳 戴隆斌
编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文革 王鸿博 王景中 王德岩 曲 辉
刘永祥 孙德辉 李志强 邹建成 张卫平
张 轶 张常年 周 洪 屈铁军 赵玉琦
赵晓辉 赵姝明 袁本文 铁 军 秦志勇
【总序】
新人文:在思想与行动之间
王晓纯
“人文”一词,用法不一:古人将之与“天文”对举,今人把它与“科学”并列,它还常用来概称一种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存在的崇扬人性与人道的主义或精神。
“人文”与“天文”对举,最早出现于《周易》。《周易·贲卦》彖辞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语。根据后人的解释,“文者,象也”,即呈露的形象、现象。于人而言,包括人世间的事态、状况,并可以引申到个人气象与社会风貌。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强调“文明以止,人文也”。文明总是与人文密不可分。人而文之,方谓之文明。在中国传统中,“人文”主要指人类社会的礼乐教化、典章制度和道德观念。而文明在其本质上,乃是人类对“人之为人”在思想上的自觉和这种自觉在实践中的表现。
“人文”与“科学”并列,与西方近代分科之学的出现与发展有关。伴随科学与技术的勃兴和迅猛发展,人类社会传统的文化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尤其通过科学与工业革命不断推波助澜,甚至形成了科学与人
文之间所谓“两种文化”的分裂。
“人文”作为一种精神或主义,泛指从古到今东西方都出现过的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关注人的精神和道德、重视人的权利和自由、追求人的旨趣和理想的一般主张。
当代中国思想者的研究视域从来没有离开过对中国社会的人文关注。如今,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新时期呼唤新人文,也不断催生着新人文。
新人文是一种新愿景。现代社会使人在工具理性和技术统治面前常感无力,物质的丰富与精神的幸福之间往往容易失衡。新人文将目光聚焦于人本身,重塑价值理性,高扬人性尊严,唤起内心力量,促进个性自由发展,让梦想不再贫乏,让精神充满希望。
新人文是一种方法论。唯人主义和唯科学主义是现代性的基本组成部分,但两者的分隔也有渐行渐远之势。新人文试图重新发现科学与人文的内在融通,增进科学与人文的互补互用,让科学更加昌明,让人文之光更加夺目。
新人文是一种行动哲学。继往圣、开来学不是思想者的唯一目标,理想与现实之间需要架设坚实的桥梁。新人文力图夯实人文基础,作为社会的良知而发出公正的呼声,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让思想冲破桎梏,用行动构筑未来。
鉴于以上种种,我们编辑了这套“新人文”丛书,奉献给关心当下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新人文建设的广大读者。
2012.10.19
目录
【总序】新人文:在思想与行动之间
自序:我的宪政史研究道路
上辑 民国政治转型与制度经验
民国时期的政体转型
现代中国的首次民主转型——读朱宗震《真假共和——1912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
民国早期的政治权力变迁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政治参与
透视民国早期的政治文化
理念与利益:抗战时期民主运动的反思——读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
国民党的十年政改(1938—1948)
《临时约法》与民国政体规划
《天坛宪法草案》与民初宪政选择的失败
“超总统制”与民初政体选择的迷失
央地关系:民国初年省宪的制度设计
民国式制宪国大模式与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
民国早期制宪与民主化经验
民国北京政府筹备国会事务局与选务运作
民主遗产:清末民初上海的地方自治——读周松青《上海地方自治研究(1905—1927)》
“职业议长”吴景濂与曹锟贿选
国会政治与民国早期的民主转型
民国国会立法程序与《罗伯特议事规则》
南京临时参议院是如何开会的
民初国会议场上的质询场景
安福国会与保守主义议会政治
民初临时参议院与临时政府的冲突
民初第一届国会选举舞弊与竞选活动
民初上海第一届国会及省议会议员选举
一位北洋政府外交官1917年的社交文娱生活
下辑 比较政制发展与制度体验
民国与美国:制宪目标与模式的比较
法国式制宪议会模式与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美国式制宪会议模式与1922年《湖南省宪法》
比较视野中的中美制宪议员背景特色
国王陛下 ............

书籍插图:
书籍《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 - 插图1
书籍《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