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陈墀成,蔡虎堂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7
ISBN 978-7-5161-4560-9
Ⅰ.①马… Ⅱ.①陈…②蔡… Ⅲ.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生态学—研究 Ⅳ.①Q988-02②B0-0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56758号
出版人 赵剑英
责任编辑 赵丽
责任校对 石春梅
责任印制 王超
数字编辑 周晏
出版
社址 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
网址 http://www.csspw.cn
中文域名:中国社科网 010-64070619
发行部 010-84083685
门市部 010-84029450
经销 新华书店及其他书店
印刷 北京君升印刷有限公司
装订 廊坊市广阳区广增装订厂
版次 2014年7月第1版
印次 2014年7月第1次印刷
开本 710×1000 1/16
印张 23.5
插页 2
字数 374千字
纸书定价 66.00元
凡购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图书,如有质量问题请与本社联系调换
电话:010-64009791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陈墀成,男,福建厦门人,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多部。
蔡虎堂,男,陕西白水人,曾为厦门大学办公室管理干部,现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干部。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哲学、高教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相关文章30余篇。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研究文库》编委会
主编
杨振斌
副主编
陈振明
编委会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石红梅 白锡能 杨振斌 苏劲 张有奎
陈炳辉 陈振明 陈喜乐 林东伟 林金忠
徐进功 徐梦秋 赖小琼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发展的理论指南(总序)
近代以来,面对中国“二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种种迥异的思潮和主义粉墨登场,又纷纷黯然退去了,唯有马克思主义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成长壮大并取得最终胜利。这不是偶然因素造成的结果,而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社会发展规律之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我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随之而来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开创并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取得了史诗般的成就。在可以预见的今后很长时期内,马克思主义将是继续引领中国发展的理论指南。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了解中国二十世纪以来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简单套用,而是要求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发展变化的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前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复强调,任何固守本本的思想都是要不得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应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当然,修正主义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名义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的做法是我们绝对不能同意的。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现实可期的事业。然而,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如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如何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出发给予理论的解答。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研究文库》基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紧密联系,试图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库》的基本思路之要点在于:一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我们坚决反对种种否定马克思主义和要求埋葬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力求阐扬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辩护。二是强烈的创新意识。我们偏重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并突破成见的创新之作,偏重于结合时代新特征新情况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沿研究。三是凸显中国问题。我们聚焦于中国新形势下的各种深层矛盾和话题,青睐于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对中国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四是倡导“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我们竭力避免食古不化和食洋不化的作品,始终不渝地追求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之佳作。
编者
2013年5月
目录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发展的理论指南(总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整体思路与主要观点
第一篇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源与流
第二章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考察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形成演化
第二节 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环境危害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认知基础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学术渊源
第一节 对伊壁鸠鲁唯物主义的传承
第二节 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
第三节 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发展
第四章 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石:实践与交往
第一节 立足社会实践的生态哲学思考
第二节 社会实践的交往性
第三节 交往实践的统一性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人文追求
第一节 真、善、美的价值维度的统一
第二节 人文关怀的基本向度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二篇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六章 人类现实的自然界
第一节 生态哲学视域中的自然
第二节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第三节 自然是人类“无机的身体”
第七章 实践主体的“类”本性
第一节 主体的“类”本性的形成
第二节 实践主体的能动性
第三节 实践主体的社会性
第八章 物质变换的异化与控制
第一节 物质变换的实践性
第二节 ............

书籍插图:
书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插图1
书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