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杀手就在你身边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创新杀手
就在你身边
The Innovation Killer
How What We Know Limits What We Can Imagine—And What Smart
Companies Are Doing About It
提示:为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内容,中文部分特增添了作者简介、译者简介、精彩内容、重要概念部分,并在正文中增加了部分编注内容作为原书内容扩展补充。
目录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精彩内容
重要概念
5分钟摘要
MAINIDEA
为什么大多数组织都很难创新?
Why Innovation Is Difficult for Most Organizations
解决之道——零重力思维
The Solution—Zero-Gravity Thinking
如何实际运用零重力思维
How to Make Zero-Gravity Thinking Work in Practice
作者简介
辛西亚·芮比(Cynthia Rabe)
辛西亚·芮比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市的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以及史丹佛大学EMBA,在消费产品业与科技业有20余年的资历,皆担任高阶业务与营销主管。芮比曾于英特尔担任创新策划师,后来离开英特尔创设“零重力”顾问公司。芮比还曾担任英特尔家庭网络产品事业的消费者营销总监,以及宠物食品制造商“普瑞纳”(Ralston Purina)与电池制造商“永备”(Eveready Battery Company)的消费产品事业经理。芮比任职永备时,曾经参与“劲量兔子”的4人创意团队,在1988年推出“劲量兔子”的广告宣传活动。
译者简介
但汉敏
毕业于成功大学都市计划系,现就读辅大翻译研究所中英笔译组。
精彩内容
要摆脱旧有的安全感,尝试新思维,必须抗拒很大压力,有效的方法是先“放下”再“拿起”。作者提供6项关键做法,帮助所有人:事先界定问题、抽离自己的角色、改变思考模式、整理思考羁绊、建立奇特构想组合、培养零重力思维。万一自己没办法先放下,就可以引进外部人员,透过不同的观念与冲击,挹注组织及个人全新的思考空间。记住纪德说的话,“没有勇气前往看不见海岸的地方,永远无法发现新海洋!”
重要概念
零重力(Zero-Gravity)
把“零重力”一词用在商管领域,来自有网络界“彼得林区”之称的美国知名网络分析师史蒂夫·哈曼(Steve Harmon)。哈曼在著作《网际创业零重力》(Zero Gravity
)中,以“零重力状态”形容网络事业无限制发展的状况,并且认为网络使得人类的信息交流,从高重力(heavy gravity)的报纸时代、中重力(mid-gravity)的电视广播时代,发展到零重力的数字信息时代。人类可以自由自在、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信息交流,就像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中,身体可向任何一个方向移动一样容易,而零重力成了打破所有规则、挣脱迷思束缚的象征。类似的观念还有所谓的“无重力经济”(Weightless Economies),指的是同样产品的价值,不在于速度、规格和重量等具体条件,而在于可用程度和精致程度。举例来说,1977年,一个美国人平均生产5300磅重的产品,年产值19404美元。到了1997年,平均只生产4100磅重的产品,减少了23%产值却提升38%达到26843美元。又例如,1吨粗盐的价格可能是1000元,但是经过加工、赋予健康概念之后,1公斤售价就可以是1000元。换句话说,在无重力经济下,创造无形价值或概念性的价值,如环保、健康、文化、个性化等,远比追求技术规格更为重要。
人性(Human Nature)
从工业革命开始,以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rederick W. Taylor)为代表的泰勒主义(Taylorism)对管理员工的观念是,指定唯一正确的工作方式、设定工作标准,并且明确订出必须完成的时间与数量目标,才能提升效率。这种观念是把员工当成机器,忽略了人性尊严。20世纪40年代,心理学大师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提出了需求层级理论(Need-hierarchy Theory),让管理者了解到,从员工的需求考虑,能够让员工把组织的要求当成自己的要求,主动提升效率,为管理观念带进人性的思考。到了20世纪60年代,MIT教授麦格里高(Douglas McGregor)在《企业的人性面》(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
)中,提出脍炙人口的“X理论和Y理论”。麦格里高认为,员工不一定是好逸恶劳、被动消极,非得靠严密监督与处罚等手段管理;员工也可能是积极进取、勇于负责和努力工作的。至于员工的表现属于哪一种,关键在于工作性质以及领导方式,假如采取信任和尊重的态度,授权员工参与管理、自我控制,而且工作内容又能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那么员工的表现自然就会积极正面。
把X、Y理论套用到创新来看,如果组织采取X理论的人性假设来管理员工,组织就可能会是扼杀创新的刽子手,但是如果能落实Y理论的人性假设,则组织就可能是诱发创新的催化剂。以防水布料Gore-Tex闻名的美国戈尔公司(Gore),从1958年开始就借着重新架构塑料产品的用途,发掘产品和员工的价值,创造出太空用的电线电缆、医疗用防水布料等创新产品。12年前开始,该公司在安排新进员工职位的时候,会先让新进员工到处观察,让员工自己寻找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该公司认为,能够创造成果的,不是命令,而是全心投注的精神。12年来,业绩每年至少增长35%。
外部人员(Outsiders)
在人才流动快速的时代,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永远维持研发的优势。哈佛大学教授契斯布劳(Henry Chesbrough)于是在《开放创新》(Open Innovation
)中提出,创新构想不尽然必须来自于企业内部,应该思考以开放的态度进行研发,学习从研究单位、新创企业,以及竞争对手那里,找出有潜力的技术,整合到自己的应用领域里。例如,丰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创新杀手就在你身边 - (EPUB全文下载)